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

2019-12-24 09:02郑子瑜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差异

郑子瑜

摘要:英汉被动句具备一定的共性,但又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分别探讨了英汉被动句的种类,并对两种语言中被动句在被动标志、施事和受事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希望为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被动句;对比研究;差异

一、引言

汉语、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而被动句是两种语言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两种语言中,英语经常使用被动态,汉语经常使用主动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试图探究英汉被动句的差异所在。

二、英语被动句

在英语中,通常不用“被动句”这一称呼而用“被动语态”。薄冰说:“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用以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英语的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1]当句子主语所指的人或物是动作的承受者或遭受者时,动词的形式就是被动语态(the passive voice)。[5]在本文中,为了方便称呼,将使用被动语态形式的英语句子统称作英语被动句。

(一)主要被动句

主要被动句分成两类:有施事短语的、没有施事短语的。前者因为有施事短语,所以可以转写为主动语态。后者因为没有施事者表达出来,就没有相应的主动形式。

例1:This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had been shown by John Dryden in 1676.(from: Pamela: a play adapted from the novel by Samuel Richardson.Morgan, Fidelis and Giles Havergal.UK: Amber Lane Press,1987,pp.5-77.1853 s-units.)

例2:BELVILLE kneels beside PAMELA, who is finally convinced by the COUNTESS's confession.(from: Pamela: a play adapted from the novel by Samuel Richardson.Morgan, Fidelis and Giles Havergal.UK: Amber Lane Press, 1987,pp.5-77.1853 s-units.)

以上兩个例子即为有施事短语的主要被动句,都可以转换为相应的主动语态:

John Dryden had shown this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in 1676.

The COUNTESS's confession finally convinced PAMELA.

例3:On that day, everyone and anyone is invited to visit the campus to see what we do here.(from:Ideas in Action programmes(03):radio broadcast.9 partics,555 utts)

例4:Then he withdrew his hand like he was bitten,laughing like a child playing with a coiled asp.(from:The Fool's Stone: Analog Science Fiction&Fact.New York Vol.137,Iss.7/8,(Jul/Aug 2017):58-69.)

例3、例4没有出现by加施事的短语,因此不能转换出相应的主动语态。

(二)半被动句

例5:Now, we may well argue, we're supposed to encourage them, we've actually got to make them, create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people are encouraged to come forward and take part.(from:Pastoral parish council meeting(Pub/instit).Rec.on 21 Dec 1993 with 2 partics,316 utts)

例6:The media are obviously hard up for stories because they are/seem interested in what they refer to as our overcrowding problems here.(from: Captives.Hutson, Shaun.London: Warner Books,1992,pp.163-322.3893 s-units.)

半被动句介于被动句与系表句之间,其谓语动词既有形容词性质也有动词性质。

(三)假拟被动句

假拟被动句谓语动词形容词性比上一种强,它不表示动作本身,而是动作产生的结果状态。此时,be不是助动词,而是系动词,且可用其它系动词代替。所以这类句子一般看作系表句。

例7:Poland, the St Petersburg region and Baltic coast, and the eastern Ukraine were industrialized more intensively.(from: National liberation.Harris, Nigel.London:I B Tauris&Company Ltd,1990,pp.1-100.1645 s-units.)

在例7中,industrialized形容词性比动词词性更大,强调的不是动作本身,而是结果状态。

三、汉语被动句

宋玉柱认为:“只要主语代表动作的受事,句子就可以称作被动句,因此也可称为受事主语句。”[7]本文中汉语被动句分为三种:“被字句”、“遭受类被动句”和“无标志被动句”。

(一)“被”字句

汉语“被”字句,顾名思义,即包括“被”字眼的被动句,其主要形式是“N1+被+N2+V”和“N1+被+V”这两种。

例8:“答辩”期间还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曼彻斯特和悉尼发放的太阳帽竟然被记者发现都是中国生产的,BBC作为一条新闻大拍。(#语料来源[出版时间]:1992-7-20;[书刊名称]:中国青年报;[出版社]:中国青年报社)

例9:听说出版外国文化遗产的商务印书馆,就曾被定为“黑店”,连招牌都给板斧劈掉了。(#语料来源[样本名称]:《思想家的智慧》节录;[作者]:江霞;[出版时间]:1980-4-10;[书刊名称]:读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例8为“N1+被+N2+V”形式,例9为“N1+被+V”形式。

(二)遭受类被动句

这一类被动句中的被动标志是“遭”、“受”、“挨”等词。“被”是介词,但“遭”、“受”等是动词。这一类被动句中其他成分不能省,可以是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多表不如意的情况,如例10、11。

例10:刘表虽面露喜色,心中却十分不快,后又多次遭弥衡讥讽侮辱,实难忍受。(#语料来源[样本名称]:《曹操借刀杀狂士》;[作者]:周纯;[出版时间]:1986-5-5;[书刊名称]:知识窗;[出版社]:江西科技出版社)

例11:她挨过皮鞭的毒打,她被灌过辣椒水,她上过老虎凳,她坐过五次电椅,她被送到刑场上陪斩……。(#语料来源[样本名称]:《申信子》节录;[作者]:曾卓;[出版时间]:1951-6-25;[书刊名称]:新观察;[出版社]:新观察杂志社)

(三)无标志被动句

不含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称为无标志被动句。有三种情况:主语抽象或无生命;仅主语和动词能表明被动关系;受事作主语表示强调,句子中没有施事。

例12:服务队员想,如果灰尘多了,有可能造成机内零件烧毁。(#语料来源[出版时间]:1985-4-28;[书刊名称]:北京日报;[出版社]:北京日报社)

例12中零件(被)烧毁,被字可以加上,但是并不符合人们说话方式。零件是非生命体,只能是被烧毁,而不能是零件作出该动作,烧毁其他东西。这一类无标志的被动句,是为了强调动作产生的结果。

例13:十二月,陈胜遇害,使革命遭到暂时的挫折,陷入了低潮。(#语料来源[样本名称]:《刘邦》节录;[作者]:项立岭、罗义俊;[出版时间]:1976-1-1;[书刊名称]:刘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例13中,“遇害”以主动形式表达被动,因为其含义即为“被害”。

四、英汉被动句对比

(一)被动标志

汉语被动句中,“被”“叫”“让”是介词,同时也是被动标志。它们和施事之间粘着性较弱,施事是否省略与被动标志没有关系。by在英语被动句中是介词,引出施事,还可表示方式、原因、处所等。by和施事之间粘着性非常强,二者必须同时出现。但它们出现频率低,除非要强调才会出现。

例14:He grabs it when he determines to leave, and he drops it when he is persuaded to stay.(from: Dostoevsky.Jones, John.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3,pp.1523 s-units.)

例15:辽宁、山东、上海三支足球队都曾获全国冠军称号,在这次决赛的第一阶段被分在一个小组。(#语料来源[出版时间]:1987-11-27;[书刊名称]:天津日报;[出版社]:天津日报社)

例14构成其被动语态的标志是is persuaded,此处没有“by+施事”短语;而例15中出现了被动句标志“被”,且其后不加施事成分,可见汉语被动句被动标志和施事成分之间的黏着性较低。

(二)施事

1.句中位置

英语中,施事经常跟在介词by或其他介词后面,而汉语中施事总是跟在“被”或其他标志后面,两类短语都充当句子中状语成分。“by+施事”较灵活,常位于句末;“被+施事”一般情况下在主语后,一般不在句末。

例16:Contrary to the view expressed by some critics,one of the dialogue was written by us.(from: Pamela: a play adapted from the novel by Samuel Richardson.Morgan,Fidelis and Giles Havergal.UK:Amber Lane Press,1987,pp.5-77.1853 s-units.)

例17:自己被对方破门之后,拚力强攻,试图挽回败局,然而又让对方乘虚而入,再丢一球。(#语料来源[出版时间]:1987-11-27;[书刊名称]:天津日报;[出版社]:天津日报社)

例16中by us作为状语置于句子最末;例17“被”置于主語“自己”之后。

2.使用频率

汉语被动句施事者出现频率远高于英语。何修媛统计,在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中无施事被动句的使用频率为28.6%。[3]而“英语中五个被动句中大约有四个施动者是不表达出来的”[4]。英语中出现by+施事者,是为了强调施事者;而因为汉语人群一向注重人对事物产生的影响,因此,即使被动句是从受事者出发展开,其仍然注重施事者。即使汉语被动句的施事者是不定指成分,也总是用“人们”这类词填补空缺,如例18、例19。

例18:恰在此时,一度被人们冷漠、淡化的英雄,如雷锋、王铁人,又被人们重新唤起,也开始复活在屏幕,走进了书店,人们并以街头义务劳动、服务等形式,力图使雷锋精神、铁人精神重新在社会光大,以逐步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语料来源[出版时间]:1990-2-14;[书刊名称]:天津日报;[出版社]:天津日报社)

例19:金山翠芽,是镇江地区产的一种中国名茶,1984年问世,即被排名于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六合瓜片之间,以其“形似宝塔,色翠显毫,夺天地真情,汇自然之香”而被人们青睐。(#语料来源[样本名称]:N/A;[作者]:N/A;[写作时间]:N/A;[出版时间]:1988-1-3;[书刊名称]:经济日报;[编著者]:N/A;[出版社]:经济日报社)

(三)受事

1.受事性

英汉被动句的主语一般都带有受事性。

例20:Mr Newman added the councils'policy of inaction is shortsighted as a recent survey carried out by property agent Drivers Jonas for English Estates shows that 32pc of all office property in Middlesbrough is situated in the Enterprise Zone.(from:[Northern Echo].Commerce material,pp.1837 s-units.)

例21:这对夫妻响应号召,订了“夫妻竞赛条例”,结果丈夫被评为市先进消防干部;妻子被评为局工会积极分子。(#语料来源[出版时间]:1982-4-13;[书刊名称]:解放日报;[出版社]:解放日报社)

但是,汉语被动句存在施事作为主语的情况。

例22:可是如果您是一位死心眼的读者,一定要追问我求这些"知"来做甚么用,那我又要被您窘住了。(#语料来源[样本名称]:《随无涯室记》节录;[作者]:既澄;[出版时间]:1934-2-1;[书刊名称]:文学;[出版社]:生活书店)

例23:曹天德站在她的头前,哆嗦着两只手,喊叫着叫她哭、哭出声来,自己的胸窝却一下也被什么东西堵噎住,也喊不出声,憋得张着嘴直着眼珠子喘不出气来。(#语料来源[样本名称]:《野血》节录;[作者]:于德才;[写作时间]:N/A;[出版时间]:1991-5-1;[书刊名称]:野血;[编著者]:N/A;[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例22的“我”是“窘住”的发出者——“我窘住了”,例23的“胸窝”是“堵噎住”的发出者——“胸窝堵噎住”,这两个动作对主语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事情。动作不是主语自发采取的,而是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而被迫发出的。

2.生命度

英语中,生命度不会对被动句的使用构成限制。汉语里,在不出现施事者的情况下,受事主语的生命度越高,使用被动句的可能性越大。因为生命度越低的主语,在逻辑上只能作为后面谓语动词的承受着,而不能做动作的发出者,所以听者自然地可以理解出句子的意思是被动。

例24:口红用完了,修眉毛的镊子弄坏了,镇上买不出,老爷几次到上海又不肯买,菱姐就一天一天难看,至少是没有什么比众不同的迷人力量。(#语料来源[样本名称]:《小巫》节录;[作者]:茅盾;[出版时间]:1936-5-1;[书刊名称]:春蚕;[出版社]:开明书店)

例25:我连忙喊来了马勇,从保险柜里取出备用钥匙,打开妈妈的房门,不见妈妈,只见床上的被子有一半落在地上,床头柜上的电子闹钟也摔破在地上。(#语料来源[样本名称]:《碧岛谍影》(上)节录;[作者]:叶永烈;[写作时间]:N/A;[出版时间]:1980-6-1;[书刊名称]:少年科学;[编著者]:N/A;[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口红、镊子都是无生命的词,因此用完、弄坏只能是口红被用完,镊子被弄坏,摔破是电子闹钟被摔破,而不可能是口红用完了别的什么东西,镊子弄坏了别的什么东西,或者电子闹钟摔破了别的什么东西。

3.不定指

例26:她发现这个男人仿佛有神奇的功力,使自己一夜间变得更具魅力和风采了,有一种做姑娘时不曾具有的神韵和情感,像一朵花被雨露所滋润,更加娇艳迷人了。(#语料来源[样本名称]:《难民少女风尘录》第4,10,19章节录;[作者]:程凌征;[出版时间]:1992-3-1;[书刊名称]:难民少女风尘录;[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例27:It being stated to this Meeting that the Water of A-ruagh under Kilchoman House is at present impassable--and a total obstruction to Travelling until a Bridge is erected--...(from:An Islay notebook.Booth,C.Gordon.Port Charlotte:Islay Museums Trust,1984,pp.7-101.1824 s-units.)

第一,作为汉语被动句主语的不定指成分必须是先于动词动作就已经存在的,而英语被动句主语的不定指成分则往往只是动作的结果。例26中“一朵花”暗指“她”,在被滋润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例27“a bridge”是erect的结果。

第二,如主语本身是不定指形式,那在汉语中它是定指成分,在英语中则是不定指成分。一朵花为“数词+量词+名词”结构,在句中是定指的那一朵花,是暗指“她”的那一朵花;而“a bridge”则是一类事物,不是定指的某一座特定的桥。

第三,引入新信息采用不定指形式,重提旧信息采用定指形式。例26中定指成分的“一朵花”是指前文出现过的“她”,是旧信息;不定指形式的“a bridge”是前文没有提到过的新信息。

五、结论

通过对英汉被动句的对比,本文更深入地了解了英汉被动句的特点,发掘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共性与个性。英汉被动句的被动标志是不同的,英语被动句以be+动词过去分词为标志,汉语除了少数情况外,往往以“被”“遭”“挨”等为明显标志;被动句中施事的位置不同,汉语施事出现的频率比英语高;两种语言被动句往往把受事置于主语位置,但汉语被动句也可将施事置于主语位置,汉语被动句受主语生命度限制,且两种语言被动句的主语不定指性也存在区别。

参考文献:

[1]薄冰.英语语法札记(第二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傅雨贤.被动句与主动句式的变换问题[J].汉语学习,1986.

[3]何修媛.认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中的“被”字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6).

[4]夸克.英语语法大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

[5]刘明东.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用分析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01):1-4.

[6]吕文华.“被”字宾语的有无[C].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87.

[7]宋玉柱.现代汉语特殊句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8]徐廣联.大学英语语法(第三版)[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9]王还.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J].中国语文,1983.

[10]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

[11]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2]钟书能.信息结构——英汉被动句主位强调说质疑[J].外国语,1997(5).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差异
相似与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收入性别歧视的职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