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默多克《黑王子》中的叙事伦理

2019-12-24 09:02吴雨宁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艾丽丝默多克

吴雨宁

摘要:《黑王子》以其中蕴含的深刻伦理哲思成为英国当代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在这部充满实验性后现代艺术手法的作品中,默多克有意识地将形式与内容相融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处理叙事和伦理的关系。其中具体表现为:在叙事声音方面,“真实作者”隐退,“虚构作者”对读者的阅读进行直接伦理干预;在叙事结构上,多层嵌套、局部并置的叙事结构使自我消解于真实世界之中。在叙事聚焦上,由单一“主聚焦”向多元“次聚焦”的转移,也意味着从“关注自我”向“发现他者”的过渡。默多克正是以这种“消除确定性”的叙事手法击溃读者擅于归一的本性,迫使他们放弃對小说中的世界进行编码的愿望,从而真正走出自我设定的非真实世界。

关键词:艾丽丝·默多克;《黑王子》;叙事伦理

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1919-1999)是英国当代小说家,同时还是一位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的伦理学家。默多克共创作了二十六部小说,六部哲学专著,还投身于剧本与诗歌的创作,获得布克奖等多项重要的文学奖项,并于1987年被英国女王授予大英帝国女勋爵头衔。《黑王子》作为默多克成熟期创作的小说,在这部作品中,默多克保持了她对社会伦理,个人伦理以及艺术伦理问题的持续关注。在艺术形式上,小说充满了晦涩意象,为读者设置了诸多阅读障碍,也迫使他们与作者一起参与到对文本中所提出的伦理问题的共同追思与探索中。本文尝试以《黑王子》中的独特的叙事手法为切入点,逐步剖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艺术形式实现伦理表达的。

一、叙事声音:“真实作者”隐身与“虚构作者”干预

默多克曾在采访中表明过她希望自己在作品中消声隐退的意图,并在多部作品中选取了第一人称男性叙事声音,但在《黑王子》中,她不但取消了文本外“真实作者”的发声,还设置了一位文本内的“虚构作者”承担起全部的叙事任务。这样,真实作者与真实读者之间又多了一道屏障,拉开了距离,实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作者隐匿。

从开篇起,读者就跟随着第一人称“我”——五十八岁的作家布拉德利的声音进入故事。他直接与读者建立对话,十分坦白地向读者袒露他的创作手法及写作意图,并常常中断叙事线插入大量主观的评论性话语,利用“自我”声音对读者持续不断地进行伦理干预。虽然故作客观与谦逊,但除了常规介绍个人信息外,他都会将自己的主观印象强加给读者。比如蕾切尔“是一个‘出色的标本,一个‘良好的类型”(默多克,黑王子 28)。作为布拉德利相识二十几年的老朋友,蕾切尔在他眼中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标本或者某种类型化的象征,而不是一个活生生地出现在他生活中的实体他者。布拉德利简单粗暴地把生活中出现的真实个体都总结为扁平化人物,他小心谨慎地维护着自我搭建的这一确定的世界,他挣扎着发出一种无比肯定的声音,“以固有的,总的形式来涵盖所有的偶合无序”(何伟文 173)。

但随着生活中的偶合事件频频出现,以一种恐惧又真实的形式对“我”编码的自我空间猛烈冲击。读者会发现受到冲击后,发现“我”的声音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犹疑不决,甚至前后矛盾,开始自我否定与自我批评。最为明显的例证莫过于布拉德利对自身评价的变化。在前言中布拉德利言之凿凿地认为“‘作家的确是对自己最好的概括”(默多克,黑王子 4)而经历了之后的一系列偶然事件后,布拉德利的声音中充满了困惑与不安。

默多克认为人类总是“不停地编织一个焦虑的,专注于自我的,通常也是虚假的面罩”(Murdoch,The Sovereignty of Good 84)。但当真实世界逐步瓦解掉之前塑造的虚幻的自我世界时,在自我与他者相遇的那一刻,自我的他者性体验使其对他者承担绝对的责任,自我同时对主体性进行自我批判。而叙事声音的不确定性造成了阐释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为读者设置了阅读障碍,消除了读者对传统叙事者的绝对依赖,但默多克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以隐身的方式带领他们一起完成了伦理探寻之旅。

二、叙事结构:多层嵌套、局部并置的叙事结构

默多克在《黑王子》中所表达的伦理诉求还体现在它不同寻常的多层嵌套式和并置叙事所构成的复杂叙事结构。这部小说共分为六部分,三层叙事层次环环相套,这种复杂的叙事结构可以通过上图更直观地展示出来(图1):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默多克选择在文本中嵌套了另一本书籍的“书中书”结构,整体上使叙述层次更加丰富,也使读者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加立体化。布拉德利的自我陈述被放置在了最里层的位置,被三组不同的声音所包裹:他自己撰写的前言后记,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所写的后记,以及出版编辑的前言后记。而且三个层次在内容上相互交叠,但在第一、二层次中的前言与后记中,无论是对事实的描述还是对人物的评价,都同第三层次中布拉德利的自述故事存在诸多分歧与矛盾。强烈打击了读者探寻真相并建立因果联系的意图。这正是默多克专门埋下的一个伦理隐喻:自我世界终将消解于他者世界之中。无论是文内人物还是文本外的读者,若想找出唯一确定的真理,唯有放弃自己尝试“掌握世界”的欲望,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他者的难解与未知。

而在第二层结构中,作为作者的布拉德利与四位出现在他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后记在形式上相互并置,又在内容上相互解构。小说中的四个后记作者都和布拉德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默多克以神秘编辑之手充分赋予了小说中人物自由评述的权利,对于布拉德利在监狱中根据回忆所写的陈述部分,他们均提出了强烈质疑,他们对布拉德利的反驳,也是对读者以长久接受的已知事件再度质疑,甚至对于这个自称“罗克西尔斯”的编辑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怀疑。读者也不禁对所发生在小说里的一切以及布拉德利这个身份极其困惑,满脑都充斥了一种不确定性。而迪普则视这种“非确定性”为优秀小说的重要标志,“在默多克的独特日程里,叙述者,人物和反逻辑思维的行动等令人难以捉摸的表现,无不剥夺读者阐释的确定性”(Dipple 143)。默多克是用这种“消除确定性”的叙事的方式逼迫他的读者走出自我设定,击溃他们擅于归一的本性,使他们放弃尝试对小说中的世界进行编码的愿望。让读者们困惑不解,继而“超脱幻觉,不要在小说和精神生活中寻找确定意义”(Dipple 144)。

三、叙事聚焦:由单一“主聚焦”向多元“次聚焦”的转移

“视点”一般指人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和角度。而热奈特将“视点”进一步解释为“聚焦”(Focalization),并将聚焦模式主要分为“内聚焦”、“外聚焦”和“零聚焦”。这样便将“目光”与“声音”分离开,文本中的“聚焦者”并不等同于“叙述者”(Booth 98)。布拉德利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在小说的大部分都承担着主聚焦者的地位,这样,读者被迫跟随布拉德利的视角去解读周遭外部世界;布拉德利也不自觉地不断向读者暴露他的内心世界。因此在小说的前三分之一,我们读到的几乎全部是布拉德利的自我陈述以及从自我出发的对他人的评价,内心独白大大多过人物间的对话。

但随着布拉德利逐渐走出封闭的自我场域,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从来不曾了解那些出现在生命里的人,哪怕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妹妹,曾结婚多年后又离婚的妻子,结识了二十几年每周末会面共度晚餐的老朋友。这时聚焦点便从“主聚焦者”布拉德利身上被逐渐分散转移,并出现了一个个之前被忽视的“次聚焦者”。当聚焦转移到每一个次聚焦者时,该人物内心世界的帷幕便被渐渐拉开,个体的独特性开始显现,之前出自叙述者口中的评论也转换成密集的对话形式,单人舞赫然变成了众生相。当聚焦点落在弗朗西斯·馬娄,在他歇斯底里的痛哭声中读者们才得以窥探到他“游手好闲”、“唯利是图”的“混蛋”外表下,长久以来忍受着怎样痛苦的生存境遇与精神折磨(默多克,黑王子 163)。另外一个出现的次聚焦者是布拉德利的妹妹普丽西娜。普丽西娜在悲痛中回忆起幼年时跟哥哥躲在商店的柜台如今更像是一个“空空的子宫”(默多克,黑王子 158)。“子宫”这一意象是一个生命最初形成的场所,封闭又安全,往往象征着生命的孕育。普丽西娜“总是梦见小店”,在潜意识中她总是逃回子宫,逃离现实回到最初安全场域。而梦中的小店却“像一个木头盒子”,更像是一副棺材。而这种从出生到死亡的转变,也暗示了她之后的自杀结局。

这些“次聚焦者”无一例外地通过“对自己危险的揭露与真诚打破内向性”,“放弃所有的遮掩,向创伤裸露其脆弱性”,尽管需要不可避免地忍受生长阵痛,但不断“走出自我,趋进他者”这一行为本身是回应自身伦理诉求的必经之路(Murdoch,The Sovereignty of Good 48)。在《黑王子》中,由“主聚焦者”向“次聚焦者”的转移,也由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移,由抽象性概括向真实实体的转移,主聚焦者在这一转移过程中,自我世界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主聚焦者顿感“迷惑”、“不安”、“震惊”、和“恐惧”的复杂情绪。聚焦的分散和转移赋予了叙事的多重性,每一个视点开始呈现自我,而当多个自我相遇时,主聚焦的自我就被迫分散瓦解,进入每一个他者的内心世界。默多克利用聚焦的转移成功地丰富了读者的伦理体验,迫使读者对自我的内心世界也进行审视,更好地发现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尽管默多克多次否认自己的创作为哲理小说,但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无可避免地触及到她一直关注的哲学核心思想。人类具有从相对清晰而有序的道德规则中获取安全感的本能,企图在自我世界中构建一个稳定有序的新世界。就像默多克在访谈中所讲,“我们意识中归一的本性经常淹没或消减了它的分辨能力,然而忽视道德世界复杂,含混特性的观念恰恰违背了真实反映现实的目的”,但她始终坚持“一种理性力量的存在和人作为偶在个体的存在”,所以她常常通过小说中独有的艺术形式再现个体在这种力量的指引下,如何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岳国法 7)。作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经历了突破自我-发现他者-回归自我的过程。在受到叙事造成的矛盾冲击后,读者不得不在困惑中摒弃所有已形成的主观判断,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文本内的人物,并在回归自我真实生活后继续延展这种伦理体验。

参考文献:

[1] Booth,Wayne C.The Rhetoric of fic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

[2] Dipple,Elizabeth.Iris Murdoch:Work for the Spirit.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3] Murdoch,Iris.The Sovereignty of Good.London:Routledge,1970.

[4]艾丽丝·默多克.黑王子[M].萧安溥,李郊译.译林出版社,2008.

[5]何伟文.艾丽丝·默多克小说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6]岳国法.类型修辞与伦理叙事:艾丽丝·默多克小说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艾丽丝默多克
默多克和杰莉·霍尔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哥特元素探析
燕南飞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
新书披露默多克被邓文迪“情伤”近崩溃
传媒大亨默多克被曝将辞职 次子或接任福克斯CEO
默多克口无遮拦惹火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