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乐
英語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三大主科”这一,无论是在日常课程安排还是各项考试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英语是第二语言,受母语的大环境影响,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式各样的困难,本文之中笔者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出发,阐述了单词、阅读、写作三个方面的学习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1. 高中英语学习困难分析
1.1单词学习困难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犹如高屋建瓴般重要,在整个高中阶段,每个高中生大约要掌握3500个单词,这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如有很多的英语单词,字母构造非常的相似,以“adapt”和“adopt”这两个单词为例,只有一个字母不同,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千差万别,前者表示“适合”,后者表示“收养”,很容易出现混淆,而导致张冠李戴的问题出现。而像这样的例子在英语单词学习的过程中比比皆是,因此对于多数同学而言,学习掌握好单词是十分困难的。
1.2阅读学习困难
阅读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项英语测试中,阅读所占的比例也是最大的,说英语考试中“得阅读者,得天下”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但是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能够“得阅读者”又有几个呢?在笔者的周边,存在阅读学习困难的同学有很多,这主要是因为英语文章阅读过程中生词很多,而即使掌握了所有的词义,单纯的将单词对应文章进行翻译,还是很难达到阅读的目的,能够对英语文章含义和思想都有效的把握是非常困难的。
1.3写作学习困难
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笔者发现周边的很多同学都是“谈写色变”,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写,很多同学写出来的作文,即没有对应主体又缺少内容,全篇下来多是一句句汉语翻译过来的,很少有同学能够做到在文章之中应用特殊句式,如虚拟语气或者倒装句等,这表示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多数的同学都困于英语写作学习的困境之中。
2. 高中英语学习困难突破策略
2.1单词学困突破策略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语言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因此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采用有效的措施,突破词汇学习困难是十分重要的,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抓好语音,强调诵读,词汇学习的开端就是会读,正确的读音是有助于我们加深是词汇基因的,因此建议在学习新单词时,花费10~20分钟的时间,按照标准的音标读法诵读单词,这是可以帮助自身加深记忆的。第二掌握构词规则方法,高效记忆单词,英语词汇的形成看似分布零散,实则却是有规律方法可寻的,因此在学习记忆单词时,切记不要死记硬背,要从单词的构词方法出发,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的记忆单词。一般英语中的构词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转换、合成、词缀,如“frenemy”表示亦敌亦友,就是由“friend(朋友)”和“enemy(敌人)”两个词语合成,了解了这样的构词法,单词记忆的就会更加牢固。
2.2阅读学困突破策略
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阅读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学好英语阅读却并非易事,笔者在自身学习过程中,对于英语阅读学习做出了一些经验总结,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是英语阅读过程中,可通过推断和猜测解答词义或者替换词义,在阅读文章时,总是会出现一些陌生的单词而影响文章的理解判断,对此可以采用联系前后文的方式,自主进行推断,如“The new tax law supersedes, or replaces, the law that was in effect.”这句话中“supersedes”是一个生僻词,但通过“or”这个连接词,就可以推断出“supersedes”与“replaces”含义相似,从而突破阅读障碍困难。其次顺着作者的情感通读文章,从而体会阅读文章的观点和看法,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分析“approving...”, “satisfied...”这些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要反复斟酌、仔细推敲,这样就可以顺着作者的情感,从而明确阅读主旨。
2.3写作学困突破策略
写作往往是高中英语学习中的最困难所在,其它的英语知识还可以猜,写作有时连如何下笔都不知道,因此能够突破写作学习困难十分重要,而对此笔者给出两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是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要熟悉不同的问题特征,从而形成英语写作结构意识,英语写作表达是具有主观性的,重要是考察我们遣词造句、组段成句、谋篇布局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单停留在句意方面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从篇章入手,了解各种文体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撰写文章。第二是积累英语表达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建议身边的同学在日常学习中,多去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实际写作的过程中,下笔才能犹如泉水涛涛不竭。
3. 总结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英语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并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分值比例,但很显然多数的同学,都存在英语学困的问题,在单词、阅读、写作方面存在各种学习困难,本文之中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学习经验,提出了相关的突破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困惑于英语学习的同学,若是其中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学指正交流。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18级2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