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家图书馆建成110周年。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近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但是藏书机构却早已有之。据记载,周代的藏书机构叫“藏室”。西汉的“藏书楼”有石渠阁和天禄阁。学者刘向曾对天禄阁的藏书进行校正整理。其子刘歆在父亲研究的基础上编出了第一部国家藏书目录《七略》。魏晋时代,社会动乱,但图书搜集、整理仍有推进。晋元帝时,著作郎李充造《四部目录》,确立了经、史、子、集四分法体系。唐代,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图书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藏书机构不断扩大。北宋初年,最大的藏书机构是史馆、昭文馆和集贤院,宋太祖时藏书4万多卷。明清时期,紫禁城里的皇史宬、文渊阁等处都收藏古籍。《四庫全书》编成后,清廷在全国各地修建了收藏《四库全书》的馆阁,它们和紫禁城的文渊阁合称“七阁”(文渊、文津、文源、文溯、文宗、文汇、文澜)。这一时期,私人藏书也达到高峰。明代宁波范钦的藏书楼天一阁是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机构,建于嘉靖末年,原有藏书7万多卷。清代珍藏《四库全书》的几座馆阁,都是以天一阁为模板修建的。
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为什么以“京”称之呢?“京”最初是一个地名,后来才用来指称国都、首都。这一点为现代语言学家杨伯峻所发现。他在所编著的《春秋左传注》中说:“京本周祖公刘所居之地名,《诗·大雅·公刘》‘笃公刘,于京斯依是也。其后镐京、洛邑俱亦称京。”“京”,初有二意:其一,从字义看,“京”为高地;其二,作为地名,“京”为豳地的一个地方。综合二意,“京”为豳地的一个高地。周武王灭商后,定都镐,也称“镐京”。此后,“京”逐渐由一个地名演变为对都城的一般称呼。
120年前,金石学家王懿荣从中药“龙骨”中发现甲骨文,此后无数学者对其展开研究和破译。目前已知的甲骨文单字,各方统计并不相同,但整体而言,大约在4300字左右,这个数字也随着考古发掘和新材料的出现不断增加。与之相比,经过120年来几代研究学者不断考证,相对能够确定含义的单字只有1500个左右。近几年来,不少年轻学者加入到甲骨文的释读工作之中,带来了很多成果,但相对而言,由于多数常用字已被成功释读,当前的甲骨文释读工作确实处在一个瓶颈期,新的释读成果也需要一个长期理解、接受的过程,因此确认含义的单字增长速度并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