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视角下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研究

2019-12-24 08:53易琳芝
经营者 2019年23期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措施

易琳芝

摘 要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可以很好地弥补全面预算管理的不足和缺陷,二者形成良好、有效的目标,更有利于战略目标和预算目标的有机结合,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更加合理与准确的决策依据。鉴于平衡计分卡的显著优势,近些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发挥平衡计分卡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有效价值,笔者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着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展开分析与探讨,为企业全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全面预算管理 优化措施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维度,分别为相关理论概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下提出的优化方案,重点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其内外部环境,就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流程与实行效果进行深入剖析,从多个维度出发有效解决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平衡计分卡对问题的优化作用,切实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全面预算理论与平衡计分卡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更是企业实行并强化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对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实现企业资源高效实用、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形成全面监控与考核等方面,在现代企业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财务规划应严格遵循企业战略指引来有序展开。综合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其中所涉及的每一个预算环节都不能孤立存在或独自运作,一旦出现部分孤立或割裂,则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将大打折扣。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现实基础,该工具主要具备规划职能、控制职能、协调职能以及激励职能,组织架构和预算内容覆盖面广泛。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能够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愿景转化为一系列业绩指标。平衡记分卡的内容可从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企业内部流程维度四个方面来解读。具体来说,所谓“平衡”主要表现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结果性指标与动因性指标之间的平衡、企业内部与外部群体的平衡、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平衡。从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内容及平衡各分项来看,不难发现它所具备的显著特点,其中,突破多个方面的平衡是最鲜明的特点之一,除此之外,平衡计分卡有益于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为企业实现战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脱节

确定的、合理的目标,是实际管理行为落地的重要指引。结合企业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其他财务报表数据来看,笔者发现,现阶段企业的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脱节的问题比较显著,通过对企业基本情况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其根源性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员团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还未上升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客观要求,不同部门的人员在沟通、交流上也存在一定障碍。另一方面,虽然企业内部制定了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但并未重合融进经营业务的特征和要求,同时,所制定的目标往往是大而全的,过于宏观,缺乏对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没有明确具体的关键控制节点,员工之间可能存在推诿、没目标、无方向等问题,不利于后续预算管理系列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预算编制分析止于表面

预算编制过程需要多个不同部门共同参与、互相协作,由于实际操作中相应人员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其重大作用和长远影响缺乏客观且全面的认知,在协作过程中无法正确看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给预算编制工作增设了多余的阻碍。其次,由于思想层面上的不重视,以及业务水平的局限性,企业内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深入的分析,现行的分析往往流于形式、至于表面,甚至可能只是为了应付工作,其分析结果的参考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预算执行监管机制缺失

综合来看,企业预算执行效果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即在每个季度的前面几个月,预算执行的效果是较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都在逐步下降,实际上这是监督反馈机制缺失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无法对预算执行形成有力的约束和严格的督促,预算人员在初始阶段出于任务压力搞突击,越到年末,这种压力逐渐减小,执行力度就随之减弱,必然导致年末的预算误差过多,错失了及时纠正的良好机会,预算超支的情况便难以避免。

(四)预算考核指标尚未完善

预算考核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最后階段,也是极其关键的重要一环,既是对整个全面预算管理过程的总结,也是对其执行效果的科学检验,因此,预算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全面、精准,直接关系到考核结果。企业现行的预算考核指标以财务指标为主,严重缺乏非财务类指标,这就意味着经营管理者依然将主要重心放在追求利益上,忽视了其他非财务指标对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单纯依靠财务指标是无法客观、全面地反馈企业预算考核的实际结果的,无法真实体现预算人员及企业部门之间的业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面预算管理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平衡计分卡视角下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方案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预算目标确定

基于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将预算管理与战略管理建立并联系起来的整合思路,如图1所示。

通过上图的整合思路,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预算目标确定,首先必须明确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市场挑战和政策要求,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红利,借助外力来推动企业更好发展。其次,通过对平衡计分卡的有效引用,促使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目标时融合战略管理理念,并根据管理要点将整体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成长等多个维度,并针对各个维度的不同侧重点采取差异化的管理策略,始终坚持并严格遵守全员参与、成本效益以及战略指导等基本原则,明确界定不同维度上的预算范围和内容,使得最终的预算目标真正是为企业所量身定制的,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预算编制

首先,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特征和管理要求,合理筛选并确定最有效、最科学的编制方法,不一定局限于单一或统一的某种方法,根据编制内容的差异性来针对性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方法。其次,外部的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在平衡计分卡下预算编制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僵化或固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保证编制方法的灵活性和先进性,如适当采用滚动预算法、零基预算法等等,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提高使用效率。再者,编制流程直接影响到编制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笔者基于平衡记分卡下的预算编制,提出新型预算编制流程,具体表述为:围绕预算目标将流程划分为财务类、顾客类、内部流程类以及学习与成长类,再针对不同类别分别设定与之相符的关键绩效指标,最后形成科学、全面的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预算执行控制

预算执行控制是全面预算管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首先,基于平衡计分卡下预算分析的指标必须兼顾财务类指标和非财务类指标,形成闭环的执行体系,将指标数据统一收集起来并进行深入分析。其次,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预期之外的情况,应提前确定预算调整的原则,保证其调整结果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相吻合。最后,企业必须在内部设立风险预警机制,这是预算执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将风险严格控制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才能更加有力地保证预算执行过程顺利且高效,才能从根源上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预算考核设计

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预算考核设计,必须从财务类、客户类、内部流程类、学习成长类四个维度分别设置,以内部流程类为例,企业内部应重点在运营管理流程、质量安全流程和创新流程三个层面做文章,充分评估这三大层面对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影响和作用,有的放矢地设计基于平衡计分卡下企业内部流程类指标,如表1所示。

另一方面,预算考核机制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预算激励作用的发挥效果,因此,企业内部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下要对所建立的考核指标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优化体系、健全机制。

四、结语

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依然存在诸多方面的显著问题,制约了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企业更应该加强管理与规范,建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小组或组织机构,逐步健全并落实监督体系,从根本上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方位把控。

(作者單位为云南农垦高原特色农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胡俊南,邓皓,张婧.战略视角下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J].财会通讯,2017(14):88-91.

[2] 刘芳.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的K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优化[J].财会学习,2019(05):223-224.

[3] 谭卫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烟草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9(02):2-3.

[4] 朱莲美,王青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会计师,2017(15):60-62.

[5] 王成,高倩雯.基于平衡计分卡的W商管公司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企业,2018(05):20-23.

猜你喜欢
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措施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