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数学实验形态学范畴内“示以思维”包括信息关联型、系统补偿型和迁移可逆型,涉及数学思考、数学判断和实现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的形态思维。通过对数学实验“示以思维”的研究,让常态数学实验从“教理解”转向“教智慧”,从“学以致用”转向“用以致学”,进而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示以思维”;数学实验;数学思考策略;常态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3-0014-03
【作者简介】朱桂凤,江苏省连云港市凤凰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对数学实验教学法而言,“示以思维”就是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将逻辑思考的过程建立体系,并将此思维过程可视化。“示以思维”能帮助学生构建某一类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时要“示以思维”地教,为学生铺垫思维。这样的常态化实施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抽象、推理和建模思想的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活动经验、能力素养及其结构体系的构造与建设,需要“示以思维”“授以思考”,方能让数学实验从“教理解”转向“教智慧”,从“学以致用”转向“用以致学”。
本文主要以《数学实验手册》中的实验项目为思考对象,建构“示以思维”视角下的数学实验常态化实施教学策略。
一、在经历中催生数学思考
这里的“经历”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是在抽象中获得的、在经历中形成的。数学抽象是数学学习的三大能力(抽象、推理和建模)之一,是初中段学生畏惧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体现出张奠宙教授说的数学“冰冷与火热”的特征(数学概念、原理、方法本身很冰冷,但背后的数学思考极其火热)。对初中生而言,他们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需要一个帮助其思维发展的载体。数学实验是一种数学活动,具有弥补数学抽象思维短板的功能,有助于学生在“经历中”,自觉地生发数学思考。
更具体地来说,数学实验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的间接载体,有助于学生在直观中抽象,在抽象中进行信息关联,形成“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数学课堂立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告诉概念+重复训练”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将知识上升到能力素养层面,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而数学实验课堂关注“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其优势就在于能将“知识经验”转化为“思想方法”。因此,常态化实施数学实验意义重大。
在南京大学教授吕林海看来,数学抽象从背景上看具有客观性,从产生上看具有能动性,从内容上看具有特殊性,从方法上看具有构造性,从过程上看具有发展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常态数学实验时,一是关注数学抽象的客观性,创设问题情境,关联思维;二是关注数学抽象的能动性,采用“做数学”的思维方式;三是关注数学抽象的过程性,在经历数学中体验数学的多元思考,进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我们将直角三角形纸片按图1所示的方法折叠成这样的两个矩形称为“组合矩形”。在下定义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剪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折成“组合矩形”,说明理由,并由此说明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其次是在方格纸上,让学生画出顶点都在格点上的三角形,使该三角形折成的“组合矩形”为正方形,并通过折叠加以验证;最后是让学生基于“特殊—一般”思想,思考非特殊的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时能折成“组合矩形”,画出这样的四边形并进行折叠验证。
上述“定义组合矩形→折组合矩形→折组合正方形→探讨折成组合矩形条件”的过程,涵盖了“特殊→一般→特殊”、“折→剪→画→判断”以及“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非特殊四边形”的过程,这样的实验经历,能让学生既获得知识又获得方法。
二、在体验中形成数学判断
在数学实验常态化实施中,“实验体验”是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获得真实经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数学实验作为“领悟课程”,需要通过“动手做”还原推理的思维本真,落实“怎样到达那里”;另一方面数学实验作为“运作课程”,需要“活动数学”,将静态的概念转化为动态的数学思考,建立系统概念。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强调的那样,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基于这一认识,需要做好三个层面的系统补偿工作,让学生在信息体验中提升数学判断能力。一是运用信息技术操作画图,体验数学目标;二是说数学,展示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三是概括推理,发展数学判断力。
2011年版课标指出,教师应当努力开发制作简单实用的学具和教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数学实验室”供学生使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在研究“中点四边形”这一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在“希沃环境”(一种教学软件平台)下画图,获得对中点四边形的认识与理解,建构系统关联的学具思维。具体操作顺序如下。
首先是让学生在“希沃环境”下,画出一个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然后下定义。其次是让学生画出特殊四邊形的“中点四边形”,猜想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形状,说理并折纸验证。最后是让学生任意画一个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探寻该四边形的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时,其中点四边形是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并验证。
如果说“软件画图→形象定义”是由体验到形成判断,那么“画出→猜想→验证→说理”是由做数学到说数学,而“画图→判断→推理→概括”则体现了学习的系统性。这样的实验形态,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概念体验,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示以思维”,并将“结构知识”转化为“认知结构”,这就是数学实验常态化实施的工具思维。
三、在探索中实现问题解决
数学实验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和“向实践学习”的立场。数学实验作为“经验课程”,一方面需要实践,落实行为探索目标;另一方面需要向实践学习,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研究“特殊四边形”概念时,让学生任意画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并分别画出其绕顶点或直角顶点旋转180°后的图形,猜想并验证四边形的形状。这种实践的立场,有助于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形成问题能力,这就是向实践学习的表现形式。
在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看来,“问题”可以理解成“找出适当的行动以达到一个可见而不能立即可及的目标”。在数学实验活动范畴,提出问题是人们创造性能力的一个重要内涵。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一个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2011年版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的“情境→抽象→建模→解决问题”是数学实验常态化实施的基本形态,是知识、发展逆向思考的一种“示以思维”和实践举措。这就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解决”教学具有探索性、可逆性以及潜在的迁移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这就是数学实验常态化实施的不可替代性。
在数学实验常态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性是發现和提出问题的创新基础;可逆性就是让学生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逆向思考和学会思考的能力,进而实现问题的双向回流,这是数学创新的核心;迁移性就是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证明,这是创新方法。可以说任何一个实验都是以“问题→建模→解模和使用模型”的思维程序呈现的,一方面能让学生获得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形成可逆迁移,落实经验课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吕立杰,李刚.核心素养在学校课程转化的层级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50-56.
[2]邱冬,王光明.平面几何教学的新视角——“示以思维”——基于章建跃先生对“研究三角形”的过程分析[J].数学通报,2018(8):27-30.
[3]李昌官.数学抽象及其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17(4):61-64.
[4]严虹.基于能力要求的初中数学课程国际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8(30):80-83.
[5]郑毓信.“问题意识”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J].数学教育学报,2017(5):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