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中國成立70年来,社会舆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以政治导向、传播技术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为标准,将我国社会舆情的发展历程划分为社会舆情萌芽期、初步发展期以及繁荣期。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社会舆情载体、主体以及客体的演变特点,总结社会舆情的发展经验,探讨社会舆情发展规律,提出应对当代社会舆情潜在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对丰富社会舆情理论研究、促进社会舆情更好地发挥正面效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舆情;发展历程;,启示
一、引言
社会舆情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社会舆情发展历程研究领域,学者们见解迥异。王来华提出“伟人说”。他认为政治领袖对社会舆情的重视程度以及所实施的方针、政策是推动社会舆情生态演变的决定性力量。宋焕斌提出“重大历史事项说”。他认为重大历史事项会改变社会舆情的原有生态,并以其为标准,将社会舆情发展史划分为舆情初步发展、舆情快速发展、网络舆情持续发展三个阶段。喻国明提出“三方力量博弈说”。他认为中国社会舆情生态主要是在政治力量、媒介技术以及民间社会力量的不断动态博弈中实现自身的不断演变。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各位专家学者对社会舆情发展阶段的研究,对把握社会舆情生态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社会舆情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是这些学者只是对社会舆情发展阶段进行初步的划分,很少深入研究社会舆情发展阶段的特点、探讨其发展规律,这也是本文需要着力的地方。
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舆情的生态演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历经考验中奋力前行,党和政府日趋强调以人为本、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人们思想观念更加强调个性和自由,社会舆情随着政治导向、传播技术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示出不同的风貌。
(一)社会舆情萌芽期
从上层建筑来看,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稳定社会舆情提供了根本政治条件。就经济基础而言,中国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传播技术落后,对社会舆情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社会舆情主要有如下表现。
1.社会舆情以报纸为主媒介
新中国刚刚成立,科学技术落后,社会舆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广播和报纸。但是在这个时期,广播尚处于创始阶段,媒介效用大大减弱。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创办了首批中国近代报刊,随后,报纸业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据统计,1956年全国报纸发行种类为1236种,到了1960年全国报纸数为392家,报纸发行总印张达到58.8亿,报纸无疑成为社会舆情传播的主要媒介,人们主要通过“视觉”获取舆情信息。
2.党注重加强对地方舆情工具的管控
在这一时期,媒介是党和政府巩固政权的手段,肩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工作,社会舆情稳定与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人民幸福安康。1949年,我国成立了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规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媒介组织,对传媒活动进行法制化和行政化管理。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给西南新闻出版局的指示中强调,“各级人民广播电台,都应受各地新闻行政机构的领导”。
3.人们接收社会舆情信息的主动性不强
这一时期的社会新闻传播工作在服务大局的引导下,主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关联度不高,导致人们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在1949年,全国总人口为5.5亿,而文盲几乎达95%。国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维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人们对社会事件很难产生深入的思考,更多的是被动接收信息。
(二)社会舆情初步发展期
1978年后,我们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开始向富起来不断跃进。在经济方面,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在政治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日益关注社情民意,强调新闻工作要更加注重贴近人民,关注民生;在思想方面,人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现进一步解放思想,我国社会舆情也得到了初步发展。这一时期,社会舆情主要有如下表现。
1.社会舆情以视听载体为主媒介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电视机,到了20世纪90年代,电视机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普及。电视机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即时传达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从视觉和听觉上吸引大批观众。人们可以通过收看电视节目,快速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在社会中形成舆情浪潮。社会舆情传播的主载体由报纸开始逐渐向电视机转移,社会舆情的传播媒介实现了“视听结合”。
2.政府工作更加关注社情民意
邓小平指出,“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但党性也包括联系群众、艰苦朴素、实事求是”。随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理念的相继提出表明,民生问题己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的首要问题。在这样的政治导向下,报纸行业的办报理念逐渐转向民生领域,具体表现为报纸行业除了坚持党性原则与政治家办报原则、传播政治思想、弘扬主旋律外,更多地朝着展现民众生活、寻求民众民意的表达、听取民众心声的方向发展。
3.人们开始参与利益相关社会舆情事件
一方面,随着新闻界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由“以传播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加之,电视以“视听结合”的形式使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新闻日益受到民众的喜爱。另一方面,很多民生栏目设置了可供人们表达言论渠道,使人们的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开始觉醒。但从总体上看,民意表达渠道狭窄且程序复杂,导致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且社会舆情事件只有涉及自身利益,才能吸引人们发表意见和看法,削弱了社会舆情的广度和效度。
(三)社会舆情繁荣期
自媒体的普及标志着我国从大众传媒时代进入自媒体时代。党的十八的召开,拉开了中国向强国迈进的帷幕,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整体素质的更加提升,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对社会舆情的发展产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影响。新时代社会舆情在自媒体时代实现了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
1.社会舆情以自媒体为主媒介
自媒体一经产生就以自身独特的优势代替大众传媒成为社会舆情传播的主媒介。自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强调用户的主体地位,并实现了广泛的社会互动,受到民众的热烈追捧和喜爱。据统计,2019年我国网民达到8.02亿,手机网民占比98.3%,自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的第一信息源。
2.社会舆情客体多元化
在自媒体时代,社会舆情的客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公共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实现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融合,私人领域被“公众化”。原属于私人领域的事件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迅速进入公共领域,成为社会公共讨论的对象。人们在对私人领域事件提出评论的同时也会涉及对公共领域的思考,揭露公共领域的潜在缺陷。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融合已经成为社会舆情在自媒体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
3.人们积极广泛参与社会舆情
在巨大的社会转型和改革中,政府要时刻把握“老百姓在想些什么、盼些什么、煩些什么”成为一项特别重要的社会要求,社情民意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新媒体的匿名性,以往因传统民意表达渠道不够通畅而被压抑的表达欲望得到空前的宣泄和释放,人们表现个性、表达情绪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满足。
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舆情发展历程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社会舆情在传媒技术、政府导向以及人们思想观念转变这三方力量的动态较量中不断发生变革,它们对我国社会舆情生态的演变有着不同的功能。
(一)传媒技术发展拓展新的话语空间
随着传播媒介从口头表达升级为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再到自媒体媒介,我国的社会舆情也从街头巷议到报纸、电视,到“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是传播源”,人的话语表达空间不断得到释放,同时社会舆情的传播也从“视觉”到“视听结合”,再到“以听为主”,话语的接收空间日趋提升和改善。列夫托尔斯泰说,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传媒技术发展至今,以其自身所带有的开放性、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等优势,使社会舆情只触及人们社会生活的一小部分转变为与人们的全部生活紧密相融,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
(二)社会治理体制转型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社会治理”“政府治理”等概念中,第一次将“管理”改为“治理”,从“管理”到“治理”虽然仅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向走向互动,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人民心之所向。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型最大程度强调了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建国初期新闻业的党性原则和政治家办报原则得到弱化,政府不再是社会舆情的唯一主体,形成社会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局面,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保障人民充分的当家作主。这就为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扫清了障碍,为社会舆情的繁盛在上层建筑领域提供保障。
(三)公众意识觉醒推动参与能力提高
公众意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公众对自己应该享受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公众意识的觉醒与两个因素密不可分,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二是民主政治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激烈的竞争和利益冲突,使人们对自身权利和利益的维护意识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们素养的提高,人们的主体性认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倾向于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身的价值,维护自身权益。罗尔斯曾说,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成员。民主政治为公众意识的觉醒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土壤,是公众意识觉醒的制度乃至法律保障。公众意识是民主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观条件,公众意识的不断觉醒也必然推动公众参与社会舆情的能力和素养的不断提高。
四、建国70年来我国社会舆情发展历程的启示
回首过去,镜鉴当下,展望未来。从社会舆情生态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传播媒介的更新升级在方便人们话语表达的同时,其匿名性也必然导致网络舆情乱象丛生;社会治理体制转型在保障人们人权的同时,也会导致人们对法律的漠视;思想的解放使人们勇于展现个性、张扬自我,也会导致人们对道德伦理的践踏。但是传播技术必然不断前进革新、政府治理必然更加民主科学、民间社会力量在整个社会话语场域中的力量必然日益壮大,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在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同时,要遵循新时代社会舆情发展的特殊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新时代社会舆情正面效应的发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一)社会舆情发展规律
传播技术决定了社会舆情传播媒介的质量,直接影响社会舆情的效率和效果;政治导向在整个社会话语场域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力量,引领社会舆情的主流意识形态;民众作为社会舆情的主体,他们的思想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是社会舆情演变的核心因素。习总书记指出,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只有充分利用社会舆情的发展规律,才能促进社会舆情的良性发展。
(二)整合利用传媒技术资源发挥正面效用
互联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隐藏着许多潜在的社会风险。对传媒进行资源整合,发挥传媒的积极效用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习总书记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发挥传播媒介的正面效用就必须坚持“两手抓”,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机结合。政府应该严格把握传统媒介的舆论导向,提高传统媒介舆论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把传统媒介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用传统媒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新媒介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还应当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有力手段,积极倡导人们利用新传媒参与社会事务,让人们在法律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话语权。
(三)运用“软方法”系统治理社会舆情
面对社会舆情乱象丛生的现象,政府既不能像建国初期那样牢牢掌控,也不能放任置之。社会舆情背后是广大人们群众主体意识觉醒的展现,许多社会舆情危机事件的产生是人民群众盲目从众或者是不良情绪发泄的结果,因此治理社会舆情具有其特殊性,需要政府部门实施“软方法”,以达到科学系统治理社会舆情生态的同时,又能增加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的目的。第一步:预防,即遏止错误意识的产生。要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一方面,面对社会舆情中隐藏着的风险因子,政府部门要重视宣传主流意识形态,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充满阳光的社会环境,消除不良思想意识产生的土壤。另一方面,要完善“三制”,即体制、法制和机制。制定相应的体制、法制和机制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用“三制”的预警功能、引导功能、教育功能对人们的行为设定一个范围,告诉人们行为的界限,从而使人们产生敬畏之心,消除头脑中不恰当的想法。第二步:治理。政府部门要提高社会冲突治理能力,完善执政队伍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的执行力,当不良社会舆情发生时,灵活运用“软方法”,如保证信息的公开与畅通。信息的公开与畅通不仅与政府权威直接挂钩,而且也是遏制谣言和小道消息产生的最优解。第三步:总结提升。在社会舆情治理的过程中以及治理工作结束后,都要总结经验教训,只有对治理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反馈,才能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和策略,提高治理社会舆情的效率。
(四)开启民众内部能量理性参与社会舆情
民众是社会舆情的主体,也是社会舆情演变的核心因素。当前不良社会舆情信息的传播和扩散究其根源在于人的整体素质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政府不是万能的,有效发挥公民对社会舆情的积极作用还必须从公民自身着手。公民理性参与社会舆情必须坚持“四自原则”,即自觉、自律、自省、自控。自觉就是自觉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社会舆情相关理论知识,其目的有三,一是保证自身权利不受侵犯;二是正确辨别社会舆情信息的真伪,避免盲从;三是对公民行为的警示。自律就是遵循法纪,自我约束,严于律己,要求公民有序参与、理性参与。自省就是自我反省,发表完自己的言论后,要审视自己的言论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失当,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自控就是提高自我情绪以及行为的控制力,同时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树立榜样意识。要求我们不仅要控制好自己的言行,还要用自己在网络上良好的情绪表达和言行影响整个网络环境。一个个正能量汇聚到一起才能创造一个轻松娱乐、祥和自由、充满的温暖的舆情空间,人们只有处于这样的空间才能从内心感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新闻研究所.邓小平论新闻宣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宋焕斌.舆情概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4]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与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
[6]崔冰洁.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达探析[J].科技传播,2018(21).
[7]喻国明.社会舆情演变的特点及机制[J].热点评论,2015(4).
[8]郭亮王,永贵.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流变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9(4).
[9]夏天俊.迈向现代化的伟大历程——中国报纸印刷业60年来的发展巨变[J].中国报业,2009(10).
[10]郭海军.新时代加強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科学思想和战略部署[J].科学社会主义,2018(3).
[11]代天喜.论建国初期福建省扫盲教育的现代启示[J].武夷学院学报,2015(7).
[12]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
[13]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9-01-25)[2019-09-25].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5/content_5361197.htm.
作者简介:马文(1994—),女,回族,河南南阳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