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幼儿园 赖 婷
敏感力是人们对于事物敏锐的感受能力;而钝感力这个词则来自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的能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这种一快一慢、一张一驰看上去矛盾的两种能力,如果发挥得当,可互为补充,产生巨大的力量。
敏感力和钝感力是如何从生活转向工作,从而体现“幼儿为本”的理念呢?——用敏感力来捕捉合适的教育契机,再用钝感力来排除纷扰,围绕幼儿静心选用合适幼儿的方法。
结合我在主持教研研修中敏感力和钝感力的交叉运用,呈现出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课程观和教师观。
以绘本为例,考虑如何既用敏感力又用钝感力来发挥绘本对幼儿最大的教育价值,这是一系列教研的重要目的。
刚拿到《狐狐》这个绘本时,老师们就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了:一个爱各种声音的狐狐宝宝和一对习惯安静的狐爸狐妈引发了家庭矛盾,甚至是生存的危机。所幸故事发生了转机——狐狐的歌声竟然在关键时刻救了全家的性命,狐狐和家人彼此原谅,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当我抛出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故事对小朋友们来说,有哪些重要的教育价值”时,老师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载体,情节和词句都很优美;有的说可以进行“独特的自己”活动,狐狐是多么与众不同啊;还有的说可以利用故事声音的线索,组织关于声音的活动。
老师们运用各自的敏感力对绘本进行分析解读,挖掘到故事的价值。然而,五花八门的想法,哪个是最合适孩子发展需要的切入点呢?
当老师们期待我用敏感力做出判断时,我陷入了沉思。通过探讨和商量,我们决定用钝感力来达成一致——既不着急做决定,也不急于马上回答,经过大家的思考,找出老师们背后有这么多敏感力的原由。
1.来自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理解
由于小、中、大班孩子的年龄段不同,同样的绘本能让孩子们接受的程度也不同。如,小班老师觉得小班孩子能听完一个情节比较复杂的故事就差不多了;而中班老师认为中班幼儿可能对故事的人物关系、故事所表达的“独特的自己”会产生新的理解和兴趣;大班的老师认为大班的孩子不仅对故事中句式段落的生动和丰富感兴趣,还可能对其中某一点细微的内容有自己的见地。
2.来自教材的最大价值
教研组继续组织老师们发挥钝感力,即反复解读自己和同伴当初敏感捕捉到的故事教育价值,从中再次理性思考故事中有哪些对幼儿来说是现目前最需要的。
3.来自现实生活的需求
除了以上的两点,我们还考虑到现实生活的需求。如何让一个绘本和当前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有关,成为我们运用钝感力集中思考的内容。
最后,我们决定通过实际行动——以课程案例活动的方式来找最适合孩子发展的切入点,因为实际中课程案例的活动最有说服性。
围绕《狐狐》这个绘本故事,我们分别开展了三场课程案例的活动。第一场:语言活动——故事教学。孩子们听故事,学说好词好句,虽然活动进行顺利却没有看到孩子们亮晶晶充满兴趣的大眼睛;第二场:社会活动——做独特的自己。孩子们充满兴趣地进入话题,可是要不要坚持自己、不听爸爸妈妈的建议?这个两难话题不仅难倒孩子们也难倒老师;第三场:综合活动——轻声和高声,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但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答案过于单一和片面。是什么固化了孩子们的思维呢?
三场活动开展后,到底哪个活动更能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呢?我们又该如何判断、重构和优化那个最值得做的课程案例活动呢?以下是我们运用敏感分析和顿感分析进行整理的表格。
表1.用“双力”对绘本《狐狐》的分析判断
正是有了“敏感分析+钝感判断”的双力合助,才让我们逐渐排除多种干扰,慢慢明晰了我们为孩子们最想做的那个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核心理念是以幼儿为本,这是辨别教学价值的指南针,在《指南》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内容——4~5岁“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 这样一条具体目标。
看来,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的“声音”内容是这本绘本最贴切孩子们所需要的价值,为了让内容更加开放以及答案更加多元,我们跳出了“幼儿园”这个圈子,将孩子们生活中的场景纳入进来:商场、图书馆等多个场景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然后设计了综合活动——声音的奇妙。
⒈用钝感力维持对孩子们的信任
我们依靠敏感力捕捉到的点,是否也需要用敏感力来回应和支持呢?这不一定。
如,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不一样的想法:“我支持狐狐,各种声音多好啊!”“我支持狐爸狐妈,安静的生活才好呢!”
当两边出现不同的声音时,并不一定需要正确的答案。这时,老师需要有一点钝感,饶有兴趣地倾听着孩子们的不同观点并对多种观点认可就可以了。当孩子们发现老师对他们的不同观点都认同了,他们反而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如朵朵说:“我虽然支持狐狐要发出不同的声音。但是,希望它不要在安静的狐狸洞里进行,这样会打扰狐爸狐妈的安静。”
磊磊说:“我是支持狐爸狐妈的,但是也希望他们有时能带狐狐听听音乐会——那种不是很吵闹的音乐会。”
多么奇妙的钝感力啊!给孩子们充分的思考和信任的空间,从而获得意料之外的好答案。
⒉用钝感力引发辩论
孩子们也会因为开放的教学现场而产生争论,如“我觉得商场很安静。”
“那为什么我去的商场很吵闹呢?一直在叫卖着——大减价!大减价!”
……
老师如果照旧只是笑而不答,现场可能会因为无序的交流出现混乱。这时,就需要老师合情合理地介入,让孩子们进行合理讨论。
老师追问:“我们去过的商场有吵闹的,也有安静的,你们更喜欢哪种呢?”
轩轩说:“我喜欢安静一点的商场,这样和服务员交流都能听得清楚。”
多多则说:“有时,我也喜欢热闹点的商场,过节的时候,商场太冷清了反而不好玩。”
乐乐听见,赶紧补充:“商场不要天天搞得像过节似的,声音别太吵就好了。”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更好地思考解读故事、理解声音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孩子们共同约定:每个星期对声音公约的内容做个集体回顾和小结——说一说一周以来声音公约遵守的情况,哪条公约需要调整以及要调整的原因等。
在研修的过程中,我们也将“敏感力+钝感力”双力的思考模式不知不觉渗透进孩子们的思维里,孩子们用敏感力发现了声音和我们之间的关系,用钝感力记录下如何合理制定声音公约。
“敏感力+钝感力”双力的结合让我们更用“心”研究孩子,学会用“理”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让我们更懂得用实际行动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