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清,怀燕,薛美琴
(1.长兴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浙江 长兴 313100; 2.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单季稻一次性肥料基施技术就是在单季稻整个生长过程中一次性将肥料作为基肥施入土壤的施肥技术,该技术能使单季稻施肥更高效[1-3]。为此,特进行一次性肥料基施技术对浙北地区单季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试验,以进一步明确单季稻一次性肥料基施技术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浙北地区单季稻绿色高效生产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和思路。
试验于2018年5—11月在长兴长桥和洪桥2个点同时进行,长桥试验点土壤属汀煞白土田,洪桥试验点属青紫泥田,前作均为小麦。土壤理化性状长桥试验点有机质31.82 g·kg-1,全氮1.99 g·kg-1,速效氮157.67 mg·kg-1,有效磷37.37 mg·kg-1,速效钾63.97 mg·kg-1,缓效钾153.37 mg·kg-1,土壤pH 6.98;洪桥试验点有机质65.52 g·kg-1,全氮2.84 g·kg-1,速效氮202.67 mg·kg-1,有效磷4.81 mg·kg-1,速效钾82.00 mg·kg-1,缓效钾260.67 mg·kg-1,土壤pH 6.95。供试水稻品种为秀水134。
试验在秸秆全量还田下设一次性肥料基施处理(OTF)和常规施肥处理(CG),以不施肥(化肥)为对照(CK)。具体OTF与CG处理均施N 225 kg·hm-2,P2O545 kg·hm-2,K2O 90 kg·hm-2。OTF处理一次性将肥料作为基肥施入,分别是控释肥(N 18%,P2O510%,K2O 12%)450 kg·hm-2,缓释尿素111 kg·hm-2,常规尿素202.5 kg·hm-2,氯化钾60 kg·hm-2。CG处理分3次施肥:基肥施常规复合肥(N 15%,P2O515%,K2O 15%)300 kg·hm-2;分蘖肥施尿素270 kg·hm-2;穗肥施尿素121.5 kg·hm-2和氯化钾75 kg·hm-2。小区面积66.7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各小区单灌单排。
试验前、后取土样测定养分含量,各小区水稻实收计产。有机质测定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测定用半微量开氏法,有效磷测定用碳酸氢钠法,速效钾测定用火焰光度计法,pH测定用电位法(酸度计)。
试验数据利用Excel 2007进行处理,SPSS 17.0进行显著性分析。
图1看出,长桥试验点水稻产量OTF处理为7.610 t·hm-2,比CG处理7.676 t·hm-2减少0.066 t·hm-2,差异不显著;洪桥试验点水稻产量OTF处理为7.538 t·hm-2,比CG处理7.503 t·hm-2增产0.035 t·hm-2,差异不显著。2个试验点的一次性肥料基施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
图1 2个试验点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
表1可见,在有机质含量中等的长桥试验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OTF处理较CG处理有所下降;在有机质含量高的洪桥试验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OTF处理较CG处理有所上升或持平。这说明有机质高的田块的肥效得到进一步提升[4]。经方差分析,2个试验点中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长桥点有效磷含量OTF处理比CG处理增加6.3%,比CK增加17.3%。速效钾含量OTF处理比CG处理上升24.8%,比CK上升35.3%。洪桥试验OTF处理的有效磷比CK和CG处理均有所下降。OTF处理的速效钾含量比CG处理增加10.0%,比CK减少4.7%,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表1 2个试验点不同处理的土壤养分特性
注:同试验点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图2可见,与CK、CG处理相比,OTF处理土壤pH有所上升,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一次性肥料基施与常规施肥、不施肥对照相比,对pH值的影响不大。
图2 2个试验点不同处理的土壤pH
试验结果表明,从单季稻产量上看,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缓释和速效肥料按一定配比的一次性肥料基施处理,在有机质含量中等的土壤上减产0.9%,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上增产0.5%。从土壤性状来看,一次性肥料基施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在有机质含量中等的土壤上,略有减少,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上,略有增加或持平。一次性肥料基施处理能增加长桥试验点有效磷的含量,且差异达显著水平。无论在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较低的长桥试验点,还是在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较高的洪桥试验点,一次性肥料基施处理的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一次性肥料基施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的pH无显著差异。
由此可见,一次性肥料基施技术既能稳定单季稻产量,又能保持或提高土壤理化性状,可以考虑在有机质含量中等以上的田块应用,对推进单季稻省工增效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5],将促进浙北地区单季稻生产向绿色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