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志刚
国内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基本遵循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大多从整车、专线、零担、快递等业务一步步发展起来。在运输行业而言,形成网络,价值才会放大,并且网络越密,价值越大;组网难度越大,价值越大。然而,对于运输行业的头部企业而言,未来发展更多是在时效和服务质量提升,以及满足特定配送需求的改进上。
相比单纯的运输业务,仓配业务更加复杂、开展难度也更大,而搭建一个全国性网络型仓配平台的价值也会更大,值得业界共同探讨,共同实践。
我国的仓储行业,与运输行业一样,都是从基础起步而逐渐发展壮大。自普洛斯进入中国市场开始,正式拉开了高标仓建设的序幕,近十五年来仓储行业经历了飞速发展。
总体来看,仓储行业可分为物流地产型和仓储运营型两类企业。物流地产型企业负责拿地、建设、租赁、物业管理等,代表企业如普洛斯、安博、万科、平安、宇培、宝湾等。仓储运营型企业则负责货物管理、库内加工、代收代发等业务,目前以项目制的方式为货主提供服务,提供这种业务的公司即为“第三方物流公司”。
纵观物流服务行业,具有全国性网络的大企业都是运输企业,例如有整车运输平台满帮,有开展零担快运的德邦、安能、壹米滴答,有快递领域的顺丰、“三通一达”等等。唯独没有出现一个以仓储为核心,配套以运输配送服务的全国性网络型仓配大企业。
在B2B仓配市场方面,三方物流公司服务于大品牌商家,比如利丰、嘉里大通、伊藤忠等公司;B2C仓配企业服务于电商客户,比如快递云仓、发网、心怡等公司。这些仓配企业都是给客户提供非标准化的服务。而以标准化的仓配业务产品、服务于大众货主客户的仓配企业,目前还没有出现。
为什么以标准化仓配产品为业务的网络型仓配平台,在这之前没有出现呢?主要存在内外两方面原因。
(1)仓配业务标准化难度比较高,定价的难度很大,仓内操作复杂度大,库存管理难度也很大。行业的发展,总是先易后难的。
(2)仓配业务投入大,要形成网络型仓配平台,投入更加巨大。
(3)在第三方物流公司,仓配业务一直是以项目的方式在运作,没有大企业做标准化仓配产品的尝试。
(1)仓储对于货主而言太过于重要,市面上没有信得过的品牌服务商之前,出于货物安全考虑通常会自己管理仓库。
(2)仓库是物流的核心,也是供应链的核心节点。货主需要掌握实时的库存数据,收发货数据,这对于仓储管理方要求很高。
(3)货主自己管理仓库的惯性思维,也需要时间来改变。
以目前实力来看,最有可能创建全国性网络型仓配平台的公司,应该是快运和快递头部企业。目前快递和快运公司都是以合同物流的方式做仓配业务。其本质还是在做非标准化的服务,而非标准化的产品。随着快递快运头部企业在仓配业务上的拓展,信息系统、仓配业务流程管理、结算和客户服务也会逐步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将会日渐成熟。大部分货主客户的思想观念,也会逐步接纳仓配业务整体外包。全国性网络型的仓配服务平台出现的条件,正在逐步成熟。
在笔者看来,网络型仓配平台的服务内容为:为货主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合适的仓储配送服务。根据货主的工厂、代理商、收发货量等情况,选择适当的仓库提供库内加工、收发货、库存管理等库内操作服务;以及整合运输配送服务商资源,为货主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运输配送服务。其中,库内操作是最为繁琐和难度最大的部分,主要包括收货、库存管理、发货和退货四大环节。
在众多货主当中,单仓发全国的情况最为普遍。每天有大量货通过专线、零担或者快递发往全国各地。针对这类业务,仓配平台可以根据到货地址、货量数据分析出在哪些地方设置分仓,负责辐射哪些区域,从而达到提升时效、降低物流总成本和提升物流质量的目的。
例如,某货主在上海的总仓每个月发往华南地区的货量总量在三个整车,仓配平台可以将上海总仓的货预先整车发到广州的分仓,华南区域的订单可直接从广州仓发出,因为中转装卸少,末端运输配送距离缩短,所以时效可以提升,货损可以降低,成本也有可能降低。当然,多地分仓与单仓模式对于物流总成本孰高孰低,是个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涉及到商品总量、爆款占比、库存深度、客户分布、各地仓租人工价格差异、零担价格与整车价格等因素影响。在如此大的物流市场中,采用多地分仓使得物流总成本降低的客户群体还是非常多的。而且,对于很多客户来说,在成本增加不明显的情况下,能做到提高时效和运输配送质量,显然会非常欢迎。
在目前物流服务行业中,还没有哪个企业能够给大众货主提供这种物流产品。标准化的产品,比如快递、快运产品,才可以将边界做大,将价值放大,也容易在客户心里树立品牌。此类客户数量众多,物流费用总量非常大,通过网络型的仓配平台优化后的物流方式能给客户创造价值,从而该仓配平台的价值也将不可估量。
构建网络型仓配平台,绕不开仓配业务产品化这个话题。仓配业务产品化,是根据潜在客户群体需求而设计的标准化产品,规定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价格以及违约赔偿约定。因此,并不会因为客户需求而临时改变内部运作流程。就如同快递、快运产品一样,整个系统运作的方式,投入资源成本恒定,效率恒定。这样的系统运作才是最为高效和经济的。
仓配业务产品化,并不意味着需要全国统一形成一套价格标准,因为各地成本存在差异,各项收费也会存在地区差异。这与快递、快运产品类似,价格不仅仅与公里数和体重、重量相关,也允许地区差异的存在。
仓配业务产品化,定价是最大难题。不同地区有不同定价,按照仓租、操作费、运派费三个大项,将其中各个小项细分出来分别定价。参照现有三方物流公司的运作模式。经过较长时间运营,积累了大量运营数据后,可以将一些小项进行归并处理,比如在一个省内的零担运费,可以统一一个价格。随着平台运营数据的积累,分区域分行业可以得出一些更为直观的报价方式,就是与商品价格相关。比如某日资超市,给城市仓储配送服务商的仓配服务费为商品价格的3.3%。
全国性的网络型仓配平台服务的客户,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如果客户过大,组建自己的仓管团队,管理运输配送供应商的方式在主动权以及成本方面会优于把整个物流外包给仓配平台;如果客户过小,部署分仓导致的库存分散对于货主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最适合的客户,就是与自建自营分仓相比,外包给仓配平台在成本上更为优化,而服务质量也能有保障。因为网络型的仓配平台出现,改变了货主的物流方式,由原来的单仓发全国,变成了“分仓备货、就近发货”的模式。两者物流总成本的比较,是大多数货主取舍的根本依据。原有的物流总成本包含总仓仓储成本加上发往全国的零担和专线成本。仓配平台介入服务之后,成本包含总仓和分仓的仓储成本、干线运输成本以及分仓支线运输配送成本。在很多情况下,仓配平台介入后能降低物流成本,因为仓储总成本增加不会太大,而分仓就近发货在干线运输上把散量变成了整车,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仓配网络的核心,是仓的布局。第一步需要布局的仓是在各个省会城市以及商业集散城市。省会城市基本上都是商业集散城市,还有一些特殊的城市,如县级市的义乌、非省会地级市的柳州等等,都是商业集中地,物流的布局要紧跟商业。仓配网络平台中,仓是自营,还是吸引三方仓合作伙伴,要依据发展阶段、业务量以及团队储备、资金等诸多因素来综合考虑。
在业务量充足的核心城市,在团队成熟的条件下,自营仓是必要的。引入三方仓合作伙伴能尽快完成全国仓点布局,形成网络优势,降低投入和管理难度。三方仓合作伙伴的引入,要以价值观认同为基础,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保障。总部利益可以着眼未来,改变“店大欺客”对待合作方的方式;在管理上,尤其在服务客户的问题上,总部对于三方仓合作伙伴要跟自营仓一样严格要求。
构建全国性仓配网络,核心点有三个:
1.业务拓展能力。总部在品牌推广、客户拓展、行业解决方案等统一规划、统一执行。由精干的团队获取大量业务,不管是自营仓还是加盟仓,有充足业务量才是成功的保证。
2.运营管理系统。目前三方仓配公司业务层面的系统,如WMS、TMS,基本都已建设成熟,但是业务多样化带来的标准化难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服务质量取决于个人的责任心与能力,一套运营流程管控的系统能帮忙解决很多问题。让仓配平台上各个仓的流程更为规范、数据更为准确、效率更高。未来通过AI技术把运营工作尽可能避免人工参与,其基础在于现有的运营管理系统。
3.仓配平台与三方仓合作伙伴的协同问题。在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下,把三方仓合作伙伴当作自营仓一样统一管理。在客户获取、技术支持、客户服务、客户结算等方面由平台统筹执行;三方仓合作伙伴作为供应商,管理好具体的仓内操作,运输配送过程管控,每月与平台进行结算。
未来的仓配平台,货主将商品信息、历史订单信息、库存信息等上传到平台,通过分析可以给出仓配方案,包括在哪些地方可以设置分仓,补货的周期和货量,物流成本测算等内容。货主在线可以与平台签约,销售管理系统和ERP系统对接平台,根据平台预测进行生产计划,到了出货期,平台将派运输供应商上门取货,运到平台指定的仓库。销售订单推送到平台之后,平台分析从哪个分仓发货。货主跟平台的结算数据在发货时就可以实时得出,月底结算账单系统自动生成。
三方仓合作伙伴和其他的服务提供商、物料提供商都可以实时在平台上维护价格和服务标准。平台根据各服务提供商历史数据,进行评级管理。评级信息对于货主选择供应商有着重要参考作用。平台与各三方仓合作伙伴、运输配送供应商、物料供应商等的结算账单也可由系统自动生成,在线对账,在线支付。
仓配平台的竞争力体现在稳定的服务基础上的成本更低,在仓储成本、运输成本不可再压缩的情况下,需要从运营成本方面下功夫。运营成本主要来自人员成本,采用AI技术将可大幅减少重复而低效的人工工作,对于降低运营成本作用明显,同时可靠性也将大大提升。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搭建起全国性网络型的仓配平台提供了基础。这个平台存在的价值在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原本分散的运输量在干线运输环节集中,使库存前置于更贴近消费者,从而提高了订单响应速度,还可降低成本。同时,这个平台的运转,所涉及协同方众多,货量巨大,标准化的难度也很高。因此,这个全国性网络型仓配平台的产生,势必会有很多难关需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