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迪(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4000)
艺术表现力在体育舞蹈表演中非常重要。体育舞蹈作为一种艺术与体育结合的形式,有体育特点的同时,也具有舞蹈的特点,因此既讲究技巧,也讲究艺术。可以说,体育舞蹈表演是外在动作和内在精神的统一。舞蹈者在表演的时候,通过动作来传递感情,每一个抬手、起步、眼神,都可以说是在抒发内在的情感,动作的不一样,情感状态也就不一样,而这些动作的形成,既是常年训练技巧的体现,也是表演者情感的体现,是表演者艺术素养的集中表现。目前的教学内容过分注重技巧,忽略了艺术力,这实际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平衡技巧性和艺术力,以提高学生综合表现力。
高校体育舞蹈是一种复杂的活动,所以其艺术表现力也表现在不同的方面。
艺术力和学生的身体素养分不开,可以说体育舞蹈的最终呈现是综合性的,结果如何,和表演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相关。身体的整体动作,细致到某个具体身体部位微妙的动作,都会影响表演的最终艺术表现。学生要想控制好自己的表演,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例如拉丁舞,对学生的柔韧性要求可以说非常的高,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柔韧性,表演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造型容易做不到位,比如腿该伸直的地方没有伸直,手该抬起的地方没有抬起,该转身的时候没有转到位,表演过程中没有力气,全程看起来病恹恹,遇到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时,还容易出现拉伤等情况。所以说,如果没有好的身体素养,表演会出现很多基本问题,更不要谈艺术力。总之,艺术力表现在身体素养上是很有道理的,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养,才能将动作准确无误的展现出来,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表演,才能有底气谈表演的艺术力。
艺术表现力必然离不开学生的艺术素养。无论哪一个行业,都会有基本的入门门槛,体力劳动者要有体力、教学工作者要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讲课的基本能力、广告人要有创意的思维、画家要有绘画的基本功,同样,体育舞蹈表演者也要具备最基本的专业能力——艺术素养。在体育舞蹈表演中,对表演者而言有两个最基础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一是音感,二是舞蹈基本功。音乐和舞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舞蹈的灵魂,不同的音乐能造就不同的舞蹈。例如,节奏较快、旋律活泼、灵动的音乐比较适合动作快、轻盈的舞蹈造型;柔美缓慢的音乐适合柔美慢节奏舞蹈动作。所以说,一个体育舞蹈表演者必须要拥有良好的乐感,甚至要具备听到音乐就能准确随音乐起舞的能力,能让音乐的节奏融于舞蹈,达到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同时,舞蹈基本功是永远避不开的一个话题,所谓术业有专攻,只有练习好基本功才能将想要表演的东西表现出来,否则就会遇到明明知道怎么做,明明知道怎么做最好,但是功力不扎实,表演不出来的窘境。因此,艺术力表现在艺术素养上。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或为了娱乐,或为了宗教祭祀,或为了表演,或为了其他因素,逐渐发展出不同的体育舞蹈形式。所以说,不同的舞蹈是有不同的灵魂的,不同的舞蹈也有不同的人文底蕴,这和舞蹈的产生环境、地域特点、人民性格都分不开。要想跳好一种舞蹈,就必须去理解舞蹈背后的故事,去体会舞蹈背后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将体育舞蹈的灵魂融入表演中,让其具有艺术张力。综合来说,这种对舞蹈的理解能力就是表演者的人文素养。艺术是相通的,人文素养不仅仅体现在对所学舞种的理解上,更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可谓出名,其艺术造诣之深让人感叹。但究其作者达芬奇可不仅仅是一个画家,他还是一名雕刻家,后来成为了建筑师和工程师,除这些外,他还是一名科学家和发明家。乍看这些名头和他的绘画可能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艺术是相通的,达芬奇的这些工作经历为其创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了更加丰满的意义,有了更好的艺术表现力。绘画如此,体育舞蹈表演也是如此,都同样离不开人文素养。
在教学史上,教师一直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群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也是最直接的教授群体,教师本身的身体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古至今一直有一个词萦绕在我们的身边,这个词语就是“名师”,所谓“名师出高徒”,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教师的日常行为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古代,有很多人不惜跋山涉水也要到外地求学,不惜多次碰壁也要拜在某人名下学习,这其实很好的证明了一个好教师的影响力。一个好的教师,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专业的最直接的人,而且是对学生成长价值观影响最亲近的人。教师能力足,艺术素养高,学生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影响;教师水平一般,艺术素养一般,学生的学习必然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目前来说,我们的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建设还不太完善,缺乏一批真正专业的人才。有很多执教者可能都是从其他体育项目转业而来,其自身既缺乏相应的专业水平,又缺乏执教技巧和经验,对学生表演艺术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既然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体现在不同的方面,那么在培养方式的选择上也应该对症下药。从这些方面入手去找出相应的培养路径。接下来,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来浅谈培养路径。
强化学生身体素养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从多方面训练入手,训练学生的耐力。日常体育活动都是比较考验耐力的,尤其是体育舞蹈表演,它既考验到了耐力,又考验了表演的艺术性。因此,耐力作为基础,必须在日常训练中就抓好。耐力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天都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持续输出,同时,耐力训练是一个很苦、很枯燥的过程,因此在进行训练的时候,教师应该想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与动力。第二,要加强学生身体柔韧度的训练。无论哪种形式的体育舞蹈,对柔韧性均有要求,好的柔韧性是表演好的基础要素。第三,力量训练必不可少。因为表演的艺术力离不开表演者良好的精神状态,否则就算动作再到位,情绪状态控制再好,没有力量的表演,容易让观众产生软弱无力的感觉。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健身工具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然后针对不同部位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这样一来,学生身材变好了,精神力量足了,艺术表现力才能出来。
上文提到学生的艺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舞蹈基本功,二是乐感。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第一,对学生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训练就像耐力训练一样,需要每天不断重复,持续输出。第二,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乐感。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分成不同风格的小组,分类型让学生去感受、去倾听、去描述,并且用动作表演出来。在这样的训练持续一个阶段后,可以把音乐混合起来,让学生不间断的听,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音乐节奏的区别并做舞蹈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乐感。可以说,提升乐感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持续挖掘。
人文素养的提升对舞者理解整首歌以及创新动作方面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学好本专业基础文化知识,做到能够准确的把握舞蹈的内涵与精髓,在表演的时候将其艺术力表现出来。而是扩充自身的学习范畴,多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美学,在学习美学的过程中,表演者要能够学会审美、审丑,能够通过学习反思自己、提高自己,创造更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创造更有艺术力的作品,拓展体育舞蹈的可能性。
上文已经提到,教师是直接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人群,所以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工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要想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够硬。其次,教师要提高执教能力,知道怎么样才能把自身的学识更好的教授给学生。最后,教师要有一套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的独特培养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去创新舞蹈教学的训练模式,做到这些就能保证学生的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达到理想的效果。
总而言之,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既关乎舞蹈的外在动作,又关乎表演者的精神状态,只有两者完美结合后,其艺术表现力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高校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学生的身体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以及教师的执教水平等多个因素相关,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时候,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去突破、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艺术力,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的目的,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体育舞蹈表演者,推动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朝更加光明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