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兴东 马业强(东北农业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人才指在学校接受过培训并具有某些道德、知识、身体和美学品质的人, 以及在进入社会后适应某些工作的人。就体育人才而言,具有体育技能和体育贡献的人才被视为体育人才。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对人才的竞争。培养有竞争力的体育人才与大学体育的成效密切相关,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也是大学培养有竞争力人才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在中国大学培养有竞争力的体育人才并不理想。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改进大学体育人才培训战略仍然是高等学院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十年里, 各高校体育水平伴随着体育竞技水平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几十年的实践表明,在学校中开展竞争性体育运动能够使学校体育运动充分发挥作用。根据统计, 自1986 年以来,197 所领先大学被评为优秀的体育学校。他们大部分来自试点学校。学校体育技术也已大大提高。第十届国家大学运动会在2016年举行。各项记录被打破并更新了几次。一群运动员达到了体育精英水平。根据中国大学田径协会的资料,第十届全国大学运动会有85 名运动员达到体育健将的级别,417 名运动员为国家一级运动员。并且在21 届与22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我国高校人才为我国取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是体育系统、制度、归属的通用术语。有关问题包括:如何建立和划分体育管理力量;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的体育管理机构的类型;这些机构之间是否有联系;我国的体育管理是否集中或分散。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是体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体育系统还包括体育综合系统和集中管理等体制。在这些与体育系统有关的问题中,体现了它们的关系和责任,以及体育当局和机构制定和执行的各种规则和条例。体育管理系统也反映在这些机构的运作条件、管理和控制方法中。
实施《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使体育运动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政策战略的推进,学校和社区广泛接受了以该方案为基础的体育培训基本框架,试点学校的工作得到了广泛支持。非试点学校也根据项目原则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更多的学校正在进入试点项目。在传统体育工程学校的基础上,试点大学担任“领头羊”,并将试点中学作为顺应者,以行动来不断的推动校园体育运动的发展;此外,天津、北京、江西、上海、吉林和其他地方的一些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 与国家、 地方和市政体育管理部门合作,在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方面积极开展制度创新探索。
《规划》的实施为全面发展运动员学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辅助文件来进一步改进校外培训, 并在实际情况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改进完善,主要内容包括入学、学校管理、培训、竞争管理和优秀的体育辅助人才培训等。同时《规划》对培训评价等方面也进行了调整。这些文件的起草和颁布助力了我国体育人才培训的稳定、有序的发展,使学生和运动员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合格和包容性人才,许多试点学校在国家行政管理、培训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成果。
对于普通高校来讲,除体育专业院校外,每所学院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例如工业大学以物理为优势、农业大学以农业为亮点,而每所院校开设的体育课仅仅是为了完成国家要求的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 并不能有效的提高整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高精尖人才的培育, 即使在高等院校为体育特长生及体育爱好者开设一些专门的训练, 但是由于学校的主观因素, 很多专门训练的设备、器材、场地、时间、师资、运作资金等都无法得到保障,而这些体育特长生和爱好者正是代表学校在体育竞赛中进行体育竞技的主要群体,他们体育竞技水平的高低直接代表着学校的体育水平,因此重视体育人才的培育是每一个学校应当树立的管理理念。在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中, 许多领导还未正确认识到学校的体育人才的培育和训练的重要性, 因此当前高等院校人才培育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学校和其他相关领导的重视。
体育人才的培育离不开科学专业的训练, 经过系统训练的体育生竞技水平相比于普通同学有更加显著的提高效果, 同时能够较大概率的在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因此无论是体育人才的培育还是体育生个人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系统科学的训练体系。而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师长期处于理论教学中,由于缺乏参加体育交流的机会以及对现代化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了解甚少, 导致大部分体育老师并未意识到新时期学生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差异,较多以传统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讲授,并没有真正的将训练培训与新时期高校学生的体育水平和个体素质联合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系统、完善的体育训练培训工作,导致高等院校的体育人才培训和训练战略处于长期的落后水平。
由于高考的加分政策, 导致高中生对于体育水平的提高和竞技训练只是功利性驱动,而步入大学后,这种驱动力的消失导致学生尤其是特长生对于体育训练报以敷衍随意的态度, 对于体育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降低, 导致学生的体育成绩和竞技能力下滑。另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高校的课程比较自由,但是在仍然会有课程安排较紧、课业负担较重的一段时间(筹备期末考试),而在这段时间中体育训练依旧按照往常保持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则对学生负担较重,而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在参加集中体育训练后, 会由于休息不当或者自身体质原因影响综合学习成绩,这就更加打消了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会权衡利弊最终会选择其它科目的学习而最终放弃体育训练。
通过调查和沟通发现, 高校中很多体育训练的奖赏机制呈现布局不合理、制度不健全、时间不适宜的现象。同时由于体育竞赛的间隔时间比较长, 因此学生和老师能够参加体育竞赛的次数较少,导致学生竞赛集体荣誉感缺失,而在此情况下,体育教师还要不断的选拔体育竞技生和体育爱好者, 导致学生能代表学校参加竞赛的概率越来越小,不仅学生的参赛积极性降低,更是直接导致体育人才资源的过度浪费, 因此体育竞赛举办的时间和频率是影响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训练中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在高校的日常体育训练以及竞赛参与中, 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系统的奖励体系,有时会按照赞助方的要求进行奖品激励,有时会从体育部拨出部分资金进行奖品激励, 但是这种随机不定时的激励方式难以对高校的体育特长生和爱好者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 甚至对于老师来说都失去了体育训练的热情。高校的体育训练老师和学生们的付出收获不成正比, 而且体育特长生在进行日常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占据了一定的学习的机会成本,却得不到补偿,因此学生在权衡利弊之后不会积极主动的参加到体育训练, 最终导致体育训练难以吸引到具有体育技能优势、热爱体育的人才。
各级政府仍然需要在发展竞技体育、 加强体育的内在竞争力以及对国家奥林匹克荣誉计划有所作为。这要求各级政府为体育竞争而修正体制机制,并集中精力改变现有治理模式。政府必须站在体育发展积极主导的角度,成为竞争力体育发展的规划者、投资者和监督者,从根本上改变体育的原有地位,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体育建设和体育人才的培训和训练。这不仅将会吸引大量的机构和社会组织来投资资金, 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院参加竞争性体育的能力,有效解决竞争性体育管理系统的困难过渡问题。高校的竞技体育的发展能够确保竞技体育基本竞争力的提高, 并促进大学人才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提高学校领导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 批评和纠正在规定时限内不符合体育训练基本要求和规定的学校。
(1)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不仅是一门理论教学的课程, 而且是一门多方面的教学。应当从高校体育课程的创新培养和引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多方面的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创新人才与培养最重要的联系是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培养以课程创新为基础的高校体育专业人才,需要结合体育专业人才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有效实践活动,扩大教育辐射范围,提高实际效果。通过这些活动,明确学生中体育人才分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体育运动和体育竞技活动,评价学生在各种体育中的表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寻找在体育活动表现中可以创新和提高的地方。此外,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教学的创新体育训练教师的数量,并注重创新技能的培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变化实施教学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竞技体育科研创新,提高科研与训练的有机结合。
高校竞技体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高校体育人才的训练和培养的自身的发展服务。科学创新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包括公平竞争机制和公平合理的选择标准。建立合理的评价管理体系,以鼓励创新为价值取向,通过竞争机制选拔人才,为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注重提高竞赛项目的培训效果和科研成果的评价水平。鼓励境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组建新的专业、公益性、开放式的智能体育科研机构,构建健全体育科研网络,从根本上加强科研与培养相结合,提供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形成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驱动力。
这种策略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研究。现代大学的学生更有冒险精神,但缺乏毅力和团结。鉴于这些意识形态特征,我们必须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创新完善更多的体育培训方案,跟上时代,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合作精神。有助于提高对年轻大学生身体健康和体育的有效关注。
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 教师和教练员应了解奖励的内外部的特征、动机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让运动员积极参与学习和训练。
首先,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内在动力,教师和教练员应积极创造条件。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使所有运动员都尽可能有成就感和快乐感,以期实现个人目标。在教室和体育领域,根据不同时期的运动员水平,制定相应的外部奖励,即物质或语言奖励。让运动员通过某些努力实现内部激励。
其次,运动员必须充分利用其内在动机,利用自我决策和自我规划的机会,对自己的体育水平提高进行训练计划的制定。这将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控制行为的能力。有时, 运动员可以提出培训计划,起草团队规则和其他建议,甚至竞争战略,这也可以为运动员提供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
通过已确定的奖励目标,增强运动员的能力感,提高运动员的内在动力。因为并非所有运动员都能成功地学习和培训,并非所有运动员都能实现他们的已定目标。这要求教师和教练员帮助每一名运动员通过奖赏机制帮助运动员努力实现其建立或重建的目标。
本次探究基于以上的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且进行了对策提出,但是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几项建议进行补充。
第一,减少外教比例。建议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科研部门严格控制外教数量,充分发挥本土教练员的优势,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能与本土教练员的能力一起提升, 这样可以使得高校体育人才的训练培养与本土教练员能力的培养共同进行,协调发展。
第二,重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练员的培训。建议高校教学领导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改进。高校的辅助作用是规划体育教职人员的合理发展,鼓励青年体育教师进行二次学习深造,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离校参加培训的机会, 提高体育教育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