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欣(三亚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22)
三亚学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效实施学校学生为中心发展战略,在“2016年国标”和“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新要求下,紧扣提高课程质量目标,持续聚焦课程建设,于2018年10月印发《三亚学院课程“三度”建设指导性意见》,要求各专业在已经进行的课程体系对标“五种品质”、课程大纲国际化、精品课程网络化、核心课程小班化的教学改革基础上,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响应学校新生生源结构和学生学业需求变化的内部响应,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而继续开展课程“三度”建设。
《健康体适能》是三亚学院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下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授课对象为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大二年级学生,开课时间为第四学期,考核方式为考查。前导课程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等理论课程和《游泳》、《高尔夫》等术科课程,后续课程为《排球》等术科课程和亲水运动、休闲健身和户外运动等专业方向相关课程。该课程以国家“立德树人”和三亚学院“让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育人使命为教育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为战略支点,以达成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目标;以使学生基本具备体育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项目中的健身教练(初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要求的职业能力为主要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将体适能基础理论和健身基本技能融会贯通,能够应用于健身服务领域,对培养休闲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和促进学生具备健身教练(初级)国家职业资格资质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健康体适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达成具备健康体适能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具有健身动作技术原理分析能力和健身训练与指导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对标“五种品质”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重视健康、热爱生活、喜爱健身运动的观念,以及通过健身运动实现自我价值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乐于求知的思维,使学生具备善于思考、独立思辨、质疑和批判健康与健身领域相关信息的规范性和多元化思维方式;专业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与客户沟通的方法,对健康体适能的评估方法,身体主要表层肌肉的练习方法,健身器械的操作使用方法,健身训练的指导和保护方法,健身计划的制定方法;专业技术:使学生具备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筛选和使用健康与健身领域相关信息的技能,能够与客户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沟通,应用体适能知识和原理分析、评价客户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具备健身教练的体能,健身操作和指导技能,制定和实施健身运动方案的技能;职业能力:具有帮助客户发现、分析和解决健身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自觉锻炼意识和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主要由健康体适能基础理论、健身原理与技术两大部分构成。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健身教练素质与规范、健身教练的沟通技巧、人体运动系统理论、健身动作原理、体适能概述、健康体适能要素、制定运动方案基础理论等;基本技术部分包括身体姿势、动作模式、肌肉抗阻训练动作技术、肌肉拉伸动作技术、健身指导与保护、运动方案制定与实施等。
课前预习:要求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查阅教学大纲中相关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的内容;提前十五分钟到达教室,利用课前时间通过班级微信群预习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
课程实施:学习情境设置:通过课前随堂测试检验学生预习效果,并设置相关问题情景导入本科教学内容,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带着解决问题的需求进行主动性学习;教学内容设计: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参考书,以及当下课程相关的前沿性教学和科研成果,丰富课堂内容,确保信息量适当;并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将教学内容以层层递进的阶梯式形式教授给学生;教学组织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学习与课外指导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跟踪和反馈,达到认知能力与职业能力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与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语言、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素材进行授课;教学方法:通过原理性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技术性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和操作性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等)进行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观察与模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组内互相指导、小组汇报等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后任务:课堂教学结束后布置5个左右的相关内容课后习题,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复习;通过教学班级微信群发送本课课件、文献、案例等相关学习资料;学期内安排1次调查报告和1次运动计划设计作业,并及时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在每周的课程办公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座谈和课后辅导,以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重组:方法求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体育科学的系统知识架构下,突出对运动解剖学理论与健身运动实践操作方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做到“早学、学新、学的有用”;重组反思——教学内容的“适切性”重组:将相关知识串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从多个维度构建健康与健身运动的知识体系;问题意识——身体认知及背后的思考: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休闲领域关于“高端休闲、健康竞技、智慧博弈、和谐人生”理念所隐含的身体认知的思想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实践中尝试发现、分析和解决当前社会背景中健康与健身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核心策略;
(2)思维培养:注重通过社会热点和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求知兴趣和质疑、反思的思辨精神和批判思维,以及分析问题有多种观点,解决问题有多重方案,在多种方案中能够选择最优方案的多元思维方式;
(3)知识运用:通过让学生进行组内健身模拟指导,参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践,三亚市健身俱乐部调查等课内外实践,引导学生将知识有效转化为技能,能够在真实的健身指导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提交作业和课程论文,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从而收获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体验。
(1)课外阅读:推荐必读书目和专业期刊文章,并给学生发送相关电子书书籍和期刊资料,要求学生按照具体的格式和内容规范撰写相关读书笔记和文献笔记;写作任务:撰写个人健身训练笔记30份;三亚健身俱乐部调查报告1篇,字数不少于2000字;制定健身运动计划4份;
(2)学习投入: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进行3次健身锻炼并记录健身笔记,每次不低于60分钟;撰写课堂笔记,包括绘制骨骼肌解剖图,记录肌肉功能,相关训练方法和课堂听课笔记;
(3)课程考核:该课程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注重生生评价与师生评价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学习结果。
三亚学院体育学院以国家相关文件为指导性纲领,在国家促进休闲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建设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和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的时代背景下,贯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对接休闲体育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坚持学校“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学院“高端休闲、健康经济、智慧博弈、和谐人生”的育人理念,围绕“学生竞争力”战略核心,紧扣“以学生为中心、以进取者为标榜、以教育情怀为乐趣”战略支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坚持突出特色和优势,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三度”建设进行了新一轮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