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徽徽(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进化,跆拳道成为了韩国文化的标志之一。跆拳道也从最初的征服自然、强身健体的目的,融合了更丰富、更深厚的文化,推行“以礼始,以礼终”的发展原则。
跆拳道的蓬勃发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的经济建设时期。跆拳道作为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做出的每个动作都要求呐喊出声,与散打的内敛含蓄不同。有利于个人发泄出内心的郁闷,还可以战胜怯弱、培养信心,战胜自己。因此,跆拳道的兴起正好可以满足韩国空虚的精神力量。在这样的国家发展形势下,跆拳道成为了韩国推行的国民体育,也是学校必修的体育课程。1971年还被指定为韩国的“国技”,发展地位丝毫不逊色于经济建设。
散打的发展虽然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与推崇,不论是朱德、毛泽东或邓小平等国家领导者,他们都提出过发展散打运动的讲话。但是缺少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今散打的普及仍没有落入实处。从中小学到大学的体育课程中,对于散打的学习仍难以真正普及。大多数青少年的印象中,散打具备的独特意义、复杂的动作还有神秘的外衣,学习散打大多是形式任务,不能真正学习到散打谦让、宽容的内涵。
可见,跆拳道作为“国技”,首先在自己国家中得到了认可与践行,形成专门的跆拳道科学研究机构,也促进了跆拳道的发展。而散打虽然也受到了国家领导者的重视,但缺乏具体的落实措施,导致二者在民主心理上的社会地位形成显著差异。
韩国半岛式的地理位置,融合了汉、日、美、韩的优秀文化,具备北方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跆拳道独特的兼容性,在吸收了日本空手道、中国散打优势的基础上,仍保持自身的文化内涵。对于西方国家或东方国家、不会对跆拳道的理念完全陌生,而是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能够认可跆拳道的文化内涵。
韩国对跆拳道的国际推广上实施了切实的战略,在20世纪60年代成立国际跆拳道联盟(ITF),正式走向世界。十几年后组织建立国技院,是世界跆拳道总部,透过竞争与示范活动来展现跆拳道精神。世界跆拳道联盟(WTF)促进了跆拳道在国际上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散打在国际上的推广主要是通过个人、港台影片等途径,始终缺少正式的散打协会的示范作用以及有效的宣传手段。个人推广主要是在国外成立道场,各立门派。由于个人习武的倾向、观念有所不同,在传授中国散打时往往带有个人色彩。而港台影片在国际影片上具备独特地位,但它的影视受众相对较小,更何况影视中对散打的神秘化、夸张化,导致国外友人了解的大多是散打的表面形式,缺少对散打精髓的认识和了解。更严重的是对散打概念不清,散打除了传统散打、竞技散打、还包括散手、太极推手等搏斗运动。具备高度的观赏性与艺术性,在国际竞赛中更难以上手。
跆拳道不仅有国家成立的组织机构支持,它有力的动作、大声的呐喊、简单的道服也成功的促进了推广。相比而言,散打缺少了正式组织的推广,在国际上的普及程度处于劣势地位。
经过国际承认的段位制,获得的段位在人们心中是某种能力的象征,是一种荣誉。跆拳道和散打虽同为东方体育运动,但在段位制的推广上存在相当大的区别。
跆拳道的段位制是根据练习者训练年限、技术水平以及年龄衡量综合水平的技术等级,分为十级、三品、九段等不同级别。对于初学者来说,跆拳道的段位制规定的学习期短,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参加晋级考评,符合青少年浮躁、急于获得成绩的普遍性格,有利于激发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同时,跆拳道的段位制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初期能够通过简单的学习获得段位,但后期的学习内容愈加复杂,呈现层层递进的趋势,有利于学员踏踏实实的打基础。
散打段位制是员国家体委散打研究院和散打运动管理中心本着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推动散打运动的发展、建立规范的全民散打锻炼体系、全面评价习武者的技术水平而制定的一项全民散打锻炼的等级制度。散打的段位制分为九段制,但存在“打练分离”的现象,套路段位拥有者与散打段位拥有者的动作互不相同,可能拥有散打套路高段位的拥有者却不会散打的动作。而且,散打的高段位一般只授予对散打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中段位一般对发放给专业运动员,只有初级段位针对社会公众。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段位制不仅上升空间少,获得的段位少,难以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打击初学者的学习信心。可见,在段位制上,散打仍需要向跆拳道学习经验,做出科学合理的晋级系统。
跆拳道作为韩国的“国技”,除了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有效的政策扶持,也离不开跆拳道形成的产业化发展。跆拳道由最初的经济投入,到如今的经济效益,给国家带来了相当的收入。
跆拳道道馆(俱乐部)经营管理的概念已经是韩国跆拳道的普遍思维方式,并实现了教练、设施、教育课程三位一体,以最小的单位实现利益最大化。俱乐部的经营管理与企业经营收益相似,提供确切的产品,如跆拳道的培训、道服、书籍、器械等;拥有具体统一的价格,从跆拳道国际化发展后,参加培训、购买道服、器械的市场稳定,都有统一的价格,不会产生垄断市场,一家独大的社会现象;多种多样的参与渠道,跆拳道的广泛普及后,大中小城市都设立跆拳道道馆,同时,跆拳道固定统一的教授课程,所学的技能简单相似,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练习;国家、机构、道馆的大力宣传,跆拳道的段位制受到国际承认,通过对服装、腰带的判断,就可以区分练习者学习阶段。
散打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历史悠久,但作为中国体育运动才刚起步,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散打的段位制虽然确定了,但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有些人练习了七八年的散打,却没有段位。如今国际体育规则化,而部分体育散打形式多样,不具备实用性,作为初级的学习者,动作复杂,难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等问题。
在推进散打的发展过程中,在继承散打的精髓同时,还要学习成功发展的体育运动,借鉴其中的经验,尽量避免弯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散打比赛,将散打文化介绍给全世界,促进其发展为具备中国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通过树立品牌形象,最终成为国际化的新型产业。
散打,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的进化,学习散打的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可以做出抵抗,达到保护自己的作用。散打的练习者始终以“制止侵袭”为首要的发展目标,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 通过练习散打,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对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但散打更注重的是动作优美,以及散打中蕴含的深奥哲理,讲究的是将人精、气、神的物化,而散打技能的攻击性不断降低。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武,是拥有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实力。通过散打练习,不断地强化身心、增强自信、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甚至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从客观上来说,中国传统散打与跆拳道的动作表现、体育运动、艺术价值实际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散打的动作附上了神秘的色彩,习武之人甚至能飞檐走壁,更多的人对散打形成模糊认识后,更可能选择望而生畏的心理。
跆拳道的推广过程中,多种腿法、变幻莫测,飘逸潇洒的特点,与其他格斗术形成明显的差异。在实战过程中,常用的有前踢、侧踢、后踢、下劈、勾踢、后旋踢、推踢、横踢、跳踢、单腿连踢、双腿连踢等腿法。动作简单易学,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容易上手,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来自西方经济的利益至上观念强势冲击着中国自给自足的传统文化。人们的生活节奏愈加紧凑,获得舒适的生存条件也愈加困难,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社会公众所承担的压力需要有效的途径进行释放。除了向好友倾诉等解决方式,寻找自我解决的泄愤方法往往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跆拳道独有的呐喊扬威的特点,有助于练习者克服内心的怯弱,从心里战胜自己,树立信心,在呐喊中抒发内心的郁闷。
与对手进行对抗,大声呐喊在气势上就给人以威严的感觉,通过呐喊也给自己健康积极的心理暗示。有研究表明,呐喊可以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在发声的同时,注意力愈加集中,减少身体内在阻力,有利于加强动作的威力。因此,在跆拳道的双人练习中,对抗中有力的动作,大声的呐喊对于抒发人们的压力具备重要作用。
中国散打在发展过程中,儒学始终占据统治地位,散打自然而然的受到儒家“仁”的思想影响。儒家要求的“礼治”表现在传统散打中要求人们内敛,含蓄,不可张扬。因此,相比较跆拳道的宣扬自我,散打在发泄抑郁方面可能逊色一些。
通过对跆拳道与散打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找到跆拳道成功普及的原因,借鉴跆拳道的推广策略。从政策的实施,散打机构的管理,散打技术的改进等方面推动散打体育的普及与发展。
散打要借鉴跆拳道的普及方式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散打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要真正得到发展离不开国家领导者的支持。普及散打知识,推动散打发展需要落实措施。因此,在政策的实施方面,首先是加入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学业成绩测评之一,在中国还要提高在高考中的地位;其次要在军队中普及,将散打真正的成为提高国防力量。国家在政策与实施上真正的重视散打了,在政府的示范作用下,给予散打发展优惠策略,有了政策的大力支持,相关散打组织、盈利性机构没有了后顾之忧,散打发展的经济发展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要知道促进新兴事业的发展,对散打体育事业的改进,只拥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难以真正起到支持作用。有了国家的政策扶持,从事散打体育事业能够满足人们的经济需要与精神需要,在足够的利益推动下,人们才会不断地改进,投入人力物力。可见,国家政策的扶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