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会欣(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高兴中学 山东 日照 276800)
田径教学是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从当前田径教学现状来看,却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守旧、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田径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有必要在中学体育课上引入趣味田径教学法,改善田径教学效果欠佳的现状,促进中学田径教育改革与创新。
趣味田径教学是指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将趣味性体育游戏融入到传统田径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与传统田径教学相比,不仅能够达到传统田径教学锻炼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等各项身体素质的要求,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构建起高效的田径课堂。
在趣味田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一是趣味性。田径教学要融入趣味、新颖的体育游戏项目,打破传统田径运动训练的固定模式,使田径教学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不拘泥于田径场地、体育器材、运动类型的限制。二是目的性。趣味田径教学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发展为目的,教师所设计组织的各项趣味田径活动,都要围绕这一目的开展,不可为了追求新颖和独特而忽略了田径教学的本质。三是科学性。趣味田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全面发展需要开展教学活动,科学地设计趣味田径游戏项目,使运动训练内容在学生体能和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与传统田径教学相比,趣味田径教学对场地的要求偏低,只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即可,这为教师开展趣味田径教学带来了便利。在趣味田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场地组织多样化的趣味田径训练活动,使学生在得到体能锻炼的同时,体验到田径运动的乐趣,达到良好的田径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体育场地的面积大小,安排与之相适应的趣味田径活动。如,教师可在宽敞的学校操场上安排趣味接力跑,在跑道上设置各种障碍,包括轮胎、渔网、木桩、跨栏等,让学生由枯燥单调的跑步训练转变为灵活多变的跑步竞赛,调动起学生参与趣味田径的积极性。又如,教师可在面积狭窄的学校操场上安排两人三足、绑腿跑等趣味田径项目,使学生在有限的场地内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通过合理利用田径场地开展趣味田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而且还促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了全面发展。
趣味田径教学不拘泥于固定的体育器材,教师应积极开发多样性的体育器材,给学生带来新奇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燃起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热情。教师在选取体育器材时,要确保器材具备新颖性、经济性、安全性的特点,避免因开展趣味田径项目而给学校带来过大的资金压力。如,教师可向学校申请采购趾压板,将趾压板作为趣味田径教学的器材,设置在接力障碍赛的跑道上。趾压板的拼接长度为十几米,让学生跑到趾压板时需拖鞋,将鞋拿在手上,只穿着袜子通过趾压板,离开趾压板后立即穿上鞋子,继续向前跑,完成接力。通过安排使用新颖的体育器材,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而且还通过踩踏趾压板,按摩了学生的足底穴位,活络了经脉,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田径运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体育运动项目,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耐力、体能、协调性和灵敏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奋起直追的良好品质。为此,体育教师要深入认识到田径运动的功能作用,在趣味田径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借助趣味田径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如,教师可设计两人三足的趣味田径运动项目,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进行分组,尽量让身体素质较好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为一组。在两名学生的腿部帮上绳子,让两名学生共同跑完200m,比一比哪组学生跑的最快。又如,教师可设计多人合作的趣味田径运动项目,让六名学生为一组,围成一个圈,要求合作小组共同运送一个球到终点,并且在运球的过程中每个组员必须交替传球,不得漏传、不得将球踢出圈外,否则视为犯规无效。通过设计合作类趣味田径游戏项目,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坚持不懈的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具备好胜心强的特点,渴望表现自己,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认同。教师可根据中学生的这一年龄段特征,安排田径竞赛项目,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现自己的能力,振奋学生的精神,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在田径竞赛中,为了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竞赛项目的积极性,教师应设计趣味田径比赛,使比赛既具有对抗性、竞技性,又具备趣味性、新颖性。如,教师安排800m带球跑比赛,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为若干小组,确保组与组之间竞赛的公平性。让各小组在每间隔50m站一个人,每个学生运篮球跑,遵循篮球运动的规则,赛一赛哪个小组最快完成运球任务,并且犯规次数最少。这种趣味性田径比赛,在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巩固了篮球运动技能,实现了田径运动与球类运动相结合。又如,教师还可在田径运动中融入民间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对该游戏进行适当改良,设计成“排头抓排尾”的游戏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用双手抓住前一个同学的腰部或衣服,组成一排,让每个队排头去抓另一队的排尾。通过设计此类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能够使学生在田径运动中感受到身心愉悦。
新课标指出,要坚持健身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在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所占体育课时比重较高。田径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必须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出发点,逐步淡化竞技性,突出强调田径教学的健身性、娱乐性和终身性,这就使得传统的田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而趣味田径教学法能够满足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要求,该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提取、重组、挖掘田径运动中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项目中融入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结合新颖、独特的体育运动器材,增强了田径教学的娱乐性和健身性,有利于推进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一定变化。从生理上来看,中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快,形态趋向于成年人。但是,中学生的运动器官发育较慢,内脏器官功能、肌肉力量略显不足,呈现出内脏器官与四肢发育不平衡的现状;从心理上来看,中学生好奇心强、好胜心强、兴趣多,期望完成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却受阅历尚浅、自控能力差、耐性不足、心理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趣味田径教学是符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内脏器官和肌肉力量,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运动热情。
在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下,田径教学多局限于短跑、长跑、跳远、跳高等教学内容,学生只是循环往复地练习同样的技术动作,完成类似的体育训练活动。久而久之,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而趣味田径教学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对运动场地的限制条件少,并能够开发利用更多新颖、新奇的体育运动器材,给学生带来焕然一新之感,使学生在趣味田径运动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主动性。同时,趣味田径教学还可以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当活动的裁判,设计比赛规则,或者自主设计趣味性的运动项目,自制运动器材,进而使学生成田径课堂的主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趣味田径教学将趣味性的活动融入到运动项目中,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如,教师通过开展分组趣味性练习、游戏或竞赛,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互帮互助的精神,促使学生之间加深沟通交流,营造生动活跃的田径课堂氛围。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组建小组,推选出小组长,积极配合小组长的分工安排,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合作类运动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学体育课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积极推进田径教学改革,引入趣味田径教学法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活动,构建起高效的田径课堂。体育教师要合理利用田径场地组织设计趣味性、新颖性的田径活动,让学生在田径活动中得到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不断提高田径教学效果,保障中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