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教学对策

2019-12-24 06:04李明亮农安县实验中学吉林长春13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特长生文化课体育训练

□ 李明亮(农安县实验中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高中体育特长生与其他统考学生的区别在于,除了需要学习高中的文化课程,还需要在有限的训练时间提升训练效果。作为高考的一种筛选方式,体育特长生群体承受着双重考试的压力,如何协调和平衡好基础文化知识与专长训练的关系,成为了一门深奥的学问。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体育特长生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其中不乏一些文化课很差的学生,想通过特长生选拨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升学梦想。面对差异化学情日益严重的趋势,体育教师需要摆正心态、认清形势,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根据教学实际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模式,设计可行性的训练方案,帮助学生处理好文化课与专业训练的关系,使其全力以赴配合教师的训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步入理想的大学。

1、当前高中体育特长生现状分析

通过分析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现状,能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训练表现、学习及生活等基本情况,将这些重要参考作为提升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突破口,为寻找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奠定基础。

1.1、文化成绩较差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体育特长生虽然在先天运动能力和素质方面占据优势,但是在文化课学习方面却相对吃力,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存在抵触和逃避心理。在班级多处于中下游边缘,对文化学习持有消沉态度。甚至部分体育特长生索性放弃学习,将重心完全放在体育训练上,导致顾此失彼现象的发生。

1.2、训练执行力不高

一些体育特长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缺乏明确目标的规划,自由散漫成性,不会合理的利用时间,对前途充满迷茫,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尤其是很多体育特长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对学习十分排斥,对待训练还十分厌烦,表现出严重懈怠的学习态度。对于训练敷衍了事,执行力根本不存在。

1.3、训练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部分高中体育特长生带队教师不能够与时俱进,依然采取一视同仁的灌输式教学,急于求成思想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多年来一直围绕考试项目,以考试为中心进行训练,缺乏科学性的体现。尤其是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展开教学创新,教学教学方法枯燥,训练和休息的调配也不合理,难以达成劳逸结合的训练机制,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无法得到本质的激发,训练效果呈现出事倍功半的特点。

2、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

2.1、个人因素

由于大多数体育特长生自身文化课基础薄弱,为此将体育加试作为通往大学的一条途径,这种思想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国内众多知名高等学府都有体育院系,而且像北京体育大学更是多少体育考生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错就错在一些体育特长生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之后,没有明确的人生抱负和规划,仅仅局限在能上大学即可,为此在学习和训练上消极怠工。缺少了人生目标的体育特长生,必然对日常训练不会全力投入,持久下去还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2.2、学校和教师的因素

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支持力度会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率。一方面,如果领导对体育专长的学生十分重视,就会为训练创造舒适的环境,并提供完备的训练器械。一旦出现训练设备和用具的损失,就会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反则亦然。另一方面,学校在大层次方面制定健全的训练机制和监督管理体系,也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训练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训练习惯,并改变现有应试性教育的不足。与此同时,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班主任是体育特长生日常管理者,学生的一举一动老师都会看在眼里。如果班主任能够定期有效地引导学生,纠正其出现的不良问题,对于其正确处理学习和训练极为有利。体育教练员是学生提升训练效果的核心,只有教师制定因地制宜的训练方案,采取针对性的完善改进策略,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和情绪波动,才会促进学生实现多元化体育特长的目标。

2.3、家庭因素

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于体育特长生来说,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十分忧愁,对于选择走体育发展的道路既不认可又十分无奈。受偏激和矛盾思想的影响,家长有时对孩子训练缺乏支持,甚至持怀疑态度。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体育特长生在训练方面缺乏动力,存在感不强,进而产生自我排斥或自暴自弃的思想。此外,对于另外一部分体育特长生而言,本身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其对未来没有后顾之忧。之所以选择这条路,就是基于自身文化课不好,家长灌输只要通过体育考上大学就心满意足。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在实际训练中自然也不会全部精力投入,这部分学生很有可能对学校的训练风气产生不良影响,更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2.4、社会因素

受互联网大爆炸以及智能移动手机的影响,很多体育特长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手机,由于自身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身心精力常常被上述干扰因素所分散,最终造成体育训练水平停滞不前,与教练预期目标渐行渐远。

3、提升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对策

3.1、深化思想认识转变教学理念

学校、班主任和家长要深化思想认识,既然孩子选择了体育特长生的路途,就要全力以赴地支持,万不可从中阻挠或冷眼相待,实施各种“特殊待遇”。只有改变对体育特长生的认识误区,体育教师和学生才会得到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训练带队教师也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符合时代发展以及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对特长生给予正确的导向。一来让体育特长生能够重新审视自己,获得训练和学习的信心。二来消除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悲观情绪。此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明晰未来的职业选择和特征,给予体育特长生特殊的讲解,同时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长选择理想的大学,平衡好训练的时间,提升训练的效率。

3.2、增强体育特长生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体育特长生稳步提升成绩的关键。为此体育带队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差异化情绪,采取针对的措施,不断增强其心理素质。例如:一些特长生文化成绩较低,为此自卑情绪十分严重。教师可以采取激将法鼓励或列举实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增强其紧迫感,树立自信心找到自己的定位,进而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体育特长生教育是一份事业,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同时注意方式方法,用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去感召学生,让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坚持自己所选择的路,在训练过程中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要求的各项内容,积极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

3.3、注重德育教育的灌输

以往很多体育教师缺乏在教学训练中德育教育的灌输,很多学生意志品质不坚定,容易出现逃避和退缩心理。尤其是自控性较差,随心所欲或桀骜不驯的现象屡见不鲜。正因为德育教育的缺失,不仅让体育特长生在训练的冲刺阶段感到无力,还会让学校、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产生误解,甚至另眼相看。为此体育教师在接手体育特长生时首先应该强调训练纪律,为其正确解读队内德育教育细则,如果体育特长生不能够遵守或屡教不改,教练员有权将其开除训练队伍,不能因为个人毁了全队。此外,德育教育还可以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全效灌输,针对个性化较强的队员,教练员一定要刻意去关注,使其逐渐提升个人的竞技意识、责任感和拼搏向上的品质,同时结合集体训练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抗风险能力,最终为体育加试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

3.4、优化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

体育教师应该全身心投入到训练教学当中,注重科学、中长远训练体系的规划。在制定训练方案时,不可一味的长时间、大强度训练,而是要采取科学的训练技巧和策略,注重学生协调能力、反应灵敏度以及核心力量的培养。如若训练机制缺乏合理性,不仅会抑制其天赋的发挥,还会制约其特长优势的释放。长此以往,学生疲劳状态加重,身体容易出现受伤,更不利于其自信心的形成。例如100m跑步项目、800m项目分别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反应速度和爆发力以及耐力和速度,为此要做好相应的专项训练,确保人尽其才。在保证学生的训练强度基础上,注意给学生休息时间,避免产生负面情绪,不断增强其意志力和耐力,让特长生能够在多个领域实现特长。

3.5、把握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

针对多数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程度较浅的特征,为了让学生训练地更有价值,进而考入理想的大学。学校和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文化课的重要性,如果专注训练而轻视文化课,结果就是训练毫无意义。首先,在安排体育训练时,应该合理统筹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学生自习课或者课余时间进行,不能因为训练耽误正常文化课的学习。此外体育训练教师应该分别为体育特长生设置考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让其明晰文化课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体育特长生要提升文化课学习效率,不要主观上将自己与统考生区分开来,严格要求自己,保证休息和学习时间,逐渐积累和沉淀。

3.6、提高对体育特长生的照顾和扶持

学校应该转变以往对体育特长生忽视的错误认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正面的宣传和转变,在社会和全效范围内消除对特长生的排斥性思想,正确引导形成社会正确共性认识。除此之外,学校要尽量给体育特长生一些特殊照顾,不断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让学生在具备健全体育设施的保障下,进一步加强基础体育设施建设,优先配置体育训练所需器材,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和竞赛,使学生重新确立对自己的信心,在有限时间里提升体育训练水平。

总之,为了提升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果,学校和班主任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全力配合,正确认识体育特长生,给与特长生足够的关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构建和谐关爱的教育氛围。与此同时,体育训练教师要不断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训练方法,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依托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在训练中重视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渗透,科学、系统地实施训练计划,有效平衡体育训练与文化知识学习,完善和健全体育特长生的管理体制,使学生主动自觉去训练,循序渐进地提升训练效果,从而将步入理想大学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猜你喜欢
特长生文化课体育训练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体育舞蹈中等专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兴趣程度调查与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兴趣探究
体育训练中的兴趣与培养
谁是体育特长生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艺考生如何“逆袭”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