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佳哲(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201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十三五”规划期间,《纲要》对我国在未来五年内的各项事业与建设项目的发展都进行了全面性的、系统性的规划与设计。在体育事业的建设发展方面,《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要促进群众体育事业与竞技体育事业二者之间协调、稳定的发展。这是我国首次将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放在了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上。实际上,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已经彻彻底底地摆脱了体育工作的窘境。当前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面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二:一个是巨大的人口数量压力;另一个是群众对体育项目的现实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这也是当前群众体育工作致力改变的工作方向。
现阶段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存在的理论困境主要包括乡镇体育说、单位体育说、社区体育说、俱乐部体育说等四种主要的理论。
乡镇体育说认为从乡镇级别抓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工作,更加贴合与基层群众对群众体育的现实需要于建设发展要求。乡镇体育说提倡大力发展乡镇群众体育事业,在此基础上,以乡镇为中心,逐步向农村基层地区扩散蔓延。此外,该理论还认为大力发展农村群众体育事业一方面有助于拉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带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镇体育说的核心观点是“两点论”和“重点论”。所谓的“两点论”就是指同时兼顾农村与乡镇群众体育事业的协同发展,不纯粹地追求农村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建设水平的提升,也不片面追求乡镇群众体育事业的进步,而是要确保二者同频同步、协同发展,确保二者的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建设能够构成良性循环。
单位是我国的一种独特的组织形式,是社会转型之前,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特别是对城市社会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一级城乡结合程度的日益密切,“单位”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有机体构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细胞,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单位既是我国社会分工管理制度的一种安排形式,也是开展群众体育工作,承载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单位管理制度为基础,国家逐步实现了对城市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与管理。实际上,单位体育说是一种“政府”和“单位”有效联合的运作机制和分析框架,在该运作机制下,各级政府是将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作为一项公共管理事业来看待,国家会对其投入一定量的物力与财力资源,单位则作为再分配体制下的制度化组织对政府分配的各项资源进行再分配,最终用于群众体育服务的各项事宜中。单位体育说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计划经济的做法,换言之,单位体育说可认为是计划经济在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中的表现和反映。
社区体育说是基于社会发展转型、城市化建设进程加速推进的社会发展形态样貌下提出的一种新的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理论。社区体育最大的不足在于它过于局限于城市群众体育的发展,需要建立在较高的城市化建设水平基础之上,从而忽视了乡村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设。从社区体育说的理论框架结构来看,其研究路径有二:一是强调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国家意志、国家权力等要素;二是注重社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取向。但是,关于建设什么样的社区体育以及如何建设等问题尚不得要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上升,“俱乐部”这种有偿体育的发展模式在城市群众体育事业中正处于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从本质上来看,俱乐部体育实际上就是基于市场需求理论和“花钱买健康”这一理念下的“产业化体育”。俱乐部本身就是具有盈利目的的体育服务业的实体,在运营过程中也是商业化的服务模式,这实际上与我们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惠及全民的目的有所背离。
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存在的路径依赖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以及城乡结合程度日益密切,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社区体育将会在不就的将来成为发展建设群众体育的主要理论依据,做好社区体育的落实与推广工作也是今后发展群众体育的主要着力点。然而,由于社区体育是一种新的发展机制,关于社区体育发展建设还缺少宏观的发展方略和长效的设计机制,这也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境。在这种情况下,社区体育的发展只有依靠政府加以引导和支持,才能够稳定发展下去,否则只能是自生自灭。社区体育对政府路径的过度依赖也会进一步产生新的问题。一方面,对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设的定位不够清晰,政府和群众对其认识程度不够高;另一方面,发展和建设社区体育事业的责权划分不够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能也不能合理划分,即不知道哪些工作内容是政府应当做的?哪些工作内容是政府不应当做的?
发展和建设群众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城市和乡村群众体育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因而,它是一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公共服务性质很强。结合群众体育事业的基本属性,理应将群众体育的公共服务和资源配置纳入到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之中。发展建设群众体育事业需要的体育器材等硬件设备的购买、抽调一部分体育专业人员做好对群众体育意识的宣传引导工作等都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
群众体育是百姓体育,是公众体育,涉及到14亿的全国民众。在人口基数如此之大的国家建设发展群众体育事业,虽然是各级政府职责范围内部的事情,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政府在群众体育事业上能够做到全面质量管理。相反,任何政府都不是万能的,政府无论如何不可能全部承担起群众体育事业建设发展中的所有事项,也无法面面俱到地包揽百姓对群众体育的多元化需求,这也是导致当前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群众体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应该从以前的单纯依靠政府力量逐渐向依靠社会力量、依靠群众力量转换,要以构建群众体育社会服务体系为主要目的,进行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运作,从而进一步加快新时期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设步伐,是群众体育事业更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正如前文所述,在我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最大的困境在于人口基数比较大、群众对体育事业的现实化需要相对多元。因此,若想保证群众体育事业长足稳定的发展下去,鼓励群众参与其中,调动社会公众的理论显得尤其重要。新时期建设和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应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群众体育社会服务体系,使群众体育事业能够在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运作发展机制下长久稳定地开展下去。目前,在群众体育事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方面相关的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还比较低,已有的群众体育相关的社会组织的行政化倾向过于明显,容易受到各级政府政策上的调控与干预,导致其无法在群众体育的建设发展环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首先,政府部门要将全民体育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提出,并加强其在社会公众中的宣传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群众体育的重视程度。例如,可以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建设和发展地方群众体育事业中的责任、权利,设定群众体育事业的财政投入比例、出台相关的公共体育事业发展指导政策和文件,用于引导地方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其次,扩大公共体育资源的供给。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地方群众体育事业的财政支持,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要确保其群众体育硬件设施完善。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委派专业的体育专业人员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让群众看到体育对于强身健体、锤炼个人品质方面的重要性。激发全民参与体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形成“人人爱体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构建群众体育社会服务体系最关键的就是建立群众体育的社会服务组织,从而促进群众体育事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演变。提高群众体育社会化服务水平,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需要有具体承接服务的主体,或者说是社会力量出售服务的主体。体育社会组织就是向政府出售服务的主体,或者说承接有偿服务的主体。当下,在建立群众体育社会服务体系,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服务方面,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培育体育类社会服务组织,并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如果体育类社会服务组织自身的服务能力不强,就难以构建起群众体育社会化服务体系,也难以承接相应的服务。
提高城市和乡村群众体育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是现阶段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所需,值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