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下印度媒体对中国高铁报道的形象分析

2019-12-24 07:51习少颖
新闻前哨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铁框架印度

◎习少颖

在中国迈向世界大国的进程中, 高铁作为中国制造和国家形象的双重符号,正在全球呈现。 这其中绕不开印度。如何以高铁为媒介, 在对外传播层面推进印度对中国及中国制造的认可与接受,具有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双重价值。本文选取印度主流媒体 《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2008-2017年十年间的中国高铁报道为样本, 分析印度媒体如何看待中国高铁事务, 从而反向推演中国向海外传播高铁及中国形象的策略。 样本来源于FACTIVA 数据库,共获得初始样本239 篇,清理后有效样本59 篇。

框架理论源自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对社会真实及心理认知的解释,其定义可综合为“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Goffman 的“框架”指向人们解释外在真实世界的心理基模,用来作为了解、指认以及界定行事经验的基础。在大众媒介的研究中,媒介的框架就是进行选择的原则,是强调、解释与表述的符码。[1]

从社会学转入传播学应用研究后, 框架理论常被用来分析大众媒介的新闻生产。 赛莫特克(Semetko)和沃根伯格(Valkenburg)研究(以下简称为赛沃框架)认为,有5 种报道框架在新闻生产中最常被使用,它们是:冲突框架、人文框架、经济影响框架、道德框架以及责任归属框架。 臧国仁则将框架理论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以此来更清晰地呈现新闻生产的内在逻辑。 本文总体上采用了臧国仁的三层框架理论,同时结合了赛莫特克和沃根伯格的研究,以便交叉分析和呈现新闻生产者的显性和隐性意图。

高层次框架分析

我们根据臧国仁的高层次框架,将样本的主题框架,分别归纳为印度高铁建设、中国高铁建设、中印合作、中国高铁海外拓展、中国高铁问题等5 个。 同时,根据赛莫特克和沃根伯格的5 种报道框架, 本文将这些主题同时归类为事实框架、冲突框架、经济影响框架、大国关系框架和责任归属框架。 事实框架主要针对中国高铁或印度高铁建设的事实陈述, 不涉及原因或后果分析; 冲突框架强调事实对团体、国家之间的冲突;经济影响框架指高铁建设对国家、区域或个人带来的经济后果; 责任归属框架指报道中涉及应为事件负责或提供解决措施的个人、团体、国家。 我们增加了大国关系框架,是因为在中国高铁建设及海外拓展时,常常被理解为中国在世界的权力扩张,包括在区域“称霸”或与其他国家间的竞争关系。当样本中涉及多种框架时,将采用主体框架作为描述。

表1 两种框架的总体数据

为了进一步分析在高层次框架中, 不同主题下的新闻生产表达,我们将两种框架进行了交叉比较,分析可知以臧国仁的高层次框架为参照物,在印度高铁建设、中印合作、中国高铁建设主题下,事实框架占到主导地位,高达50%以上。譬如在中印合作主题框架下,大量内容都涉及中国铁路建设及设计公司对印度高铁建设提出的技术层面的建议,譬如要达到理想速度,必须减少线路转角,增加更多桥梁设计等。 这其中的现实背景,是2014年莫迪出任总理后推行一项总价值超过100 万亿卢比 (约合人民币10.6 万亿元)的全国交通总体规划建设,重点建设十大综合交通枢纽,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铁路发展局。印度时报从事实框架,客观陈述铁路建设也就在情理之中。

而在中国高铁海外拓展主题下, 冲突框架和大国关系框架占到主导地位。 样本包括了7 条中日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内容, 还有中国在墨西哥、 新加坡和美国的市场拓展报道。 在冲突框架下,代表性报道包括内容为《中国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新闻,主要观点是中国高铁建设目地在于更快地大量运输军队。[2]

中层次框架

臧国仁的中层次框架,结合了Van Dijk 的研究,主要指向新闻的结构层面, 包括新闻一般由主要事件、 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等构成。[3]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中层次框架分为三个层面呈现,一是报道结构,即将每篇样本结构分为主要事件、历史事件、影响、归因、评估5 个部分。二是消息来源,即消息从何而来,谁主要提供了信息,从而反映印度时报对中国高铁消息的途径选择。 三是报道时间分布,主要考察样本与中印国际关系走向的关系,比较两国外交关系变动对媒体报道的影响。

在第一层面新闻结构上, 本文按5 大结构对样本进行梳理,得到数据如下。 结果表明,大部分新闻只描述了事件本身, 与事件相关的历史事件以背景方式出现也有一定数量。有不到50%的样本分析了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更进一步评估事件远期、间接效果的样本,仅占到20%,这表明大部分报道只就事论事,并没有得到媒体的较多关注。进一步分析发现, 样本中涉及4 个及以上要素结构的新闻共有11条,经过与臧国仁主题框架和赛沃框架交叉对比得到结果,占比较高的框架,集中在中国高铁海外拓展、冲突和大国关系框架上, 显示印度时报对此类主题有更多关注和深入的分析。

在第二层次新闻来源方面,本文将样本的来源,分为模糊、印度官方及公司、中国官方及公司、中国媒体、第三方等5 种。 其中,模糊是指新闻没有明确的消息来源,多以地名电头或source said 的模糊表述为主。 印度官员及公司是指消息中出现了明确的印度政府部门、 公司的名称或具体人员的表述。 中国官方及公司是指消息中出现了明确的中国政府部门、公司名称或具体人员的表述。中国媒体是指新闻中有明确的中国媒体名称的来源, 包括了大众媒体和自媒体。 第三方是指中印之外的消息来源。 经过整理发现,印度政府及公司来源比例最大,占到19 条,其中12 条来自印度中央及地方的政府官员。第二大来源是中国政府及公司,有14 条,其中9 条来自中国官方,包括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等,其他来自中国铁路机车集团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的名字也多次出现。 第三大来源是模糊来源, 为14 条, 占到样本总比例的24%, 多以sources said,Reports said 的表述出现。 其中BEIJING 电头出现7次,NEW DELHI 电头出现6 次。

在第三层次报道时间分布上,分析显示,2008-2017年间,样本分布不太均衡,其中2015年数量最多,有21 条,其次为2014年,12 条。 相比之下,2011年7 条排在第三位。2017年两国关系紧张,但涉及高铁报道也有5 篇,排在第四位。 结合2010年以来中印关系背景,我们可以发现,紧密联系成为一种主要趋势,例如,2011年是“中印交流年”,2012年是“中印友好合作年”。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印,双方发表《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低层次框架

我们将主要通过关键词、 情感倾向和报道体裁等三个微观层面,来分析印度时报对中国高铁报道的低层次结构。其中关键词能够体现文本隐含的关注重点, 情感倾向则呈现看似中立或客观的报道中实际隐藏的中国认知。 报道体裁主要体现对涉及中国高铁事件的媒体关注程度。

对于关键词分析, 本文使用了Antconc 软件对样本全文进行单字和两字词组的关键词比对。通过软件排序,排除没有实际意义的代词、连词、介意等,以及本身作为搜索关键词的China,high speed,train,India 等,得到有实际含意的单字高频词前50 位。可以发现这些高频词呈现出如下意义集群:1、代表政府、官方或国家的词汇排序靠前,意味着高铁在印度政府层面得到相当高的重视。 2、代表工程或项目的词汇较多, 意味着中国高铁在印度处于项目商谈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一步深入可能需要时间。3、代表印度地名的词汇较多,代表高铁在印度境内的实施相当普遍。这其中包括莫迪政府计划在印度建设的三条高铁走廊。

对于情感倾向(sentiment)研究方面,本文采用python 下的textblob 库对59 条样本进行处理, 得到各条新闻的情绪倾向数据和总体样本倾向数据。本文设定情感极性(polarity)的变化范围是[-1,1],-1 代表完全负面,1 代表完全正面;主观性(subjectivity)的变化范围是[0,1],0 代表完全客观,1 代表完全主观。 计算结果显示, 样本情感极值总体值为0.0869,主观性总体值为0.369。

对于主客观倾研究方面,所有数据样本中,完全客观达到0 数值的只有1 条,即2010年6月8日新闻,内容为中国政府年内将投资1000 亿美元建设高铁( HD:China to invest $100bn on high-speed rail)。但如果以0.5 为中间值,会发现总体数据基本都在0-0.5 之间, 表明有关中国高铁报道的总体倾向以中立客观为主。在正负情感表达上,如果以0 为中间值,也会看到绝大多数样本都在0-0.3 之间,总体正面。 评价最负面的新闻,是2011年8月13日新闻,内容为中国在温州动车事故后铁路降速 (HD:After mishap,China railways to go slow)。

结论

1、从总体样本分析结果看,中国高铁在印度媒体上的报道,总体是正面和客观的,但也有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例如,印度时报在强调中国是全球拥有最多高铁里程的同时,将低价格、通过转移他国技术(receiving/transferring foreign technology)[4]来获得自己的技术、温州动车故事的不安全记录(cost of safety)[5]等内容同时呈现,弱化了中国高铁的优势,同时也使日本在与中国竞争高铁市场时,常将温州动车事故作为案例,强调日本新干线51年的安全记录,与中国已有一次重大伤死事故比对。[6]因此,在中国对外传播高铁内容时,仍应继续重视高铁产品的技术、服务的优势,强化中国高铁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与成果, 而针对安全性能,提出更多事实、案例,以扭转温州动车事故在海外竞争中的影响。

2、 中层次框架的新闻来源和低层次框架的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印度媒体对中国高铁信息的获得,第一和第二来源,是中印官方,表明印度媒体十分看重来自政府层面的信息。相比之下,来自中国媒体的一手信源,特别是作为对外传播重要载体的大众媒介信息比较少, 而作为技术层面代表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机车集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中国铁路方面的权威专家等,是印度时报写作中引用的重要来源。 因此,作为第三方的中国技术公司或人员没有政治标签, 相对中立或纯技术身份, 可以成为传播中国高铁信息的很好来源,值得特别关注。

3、大国关系和冲突框架成为印方报道中国高铁的重点框架,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接受程度。 印度一直认为中国与其在亚洲形成了竞争关系,当中国高铁在亚洲海外市场拓展时,加剧了印方对中国的敌对情绪。 所以,中国方面在传播高铁信息时,要考虑大国博弈的框架下,更为谨慎地表述,包括淡化对中国高铁外交、高铁战略性价值的强调,重在表述中国高铁是中国制造的品牌,强调相对单纯的技术和经济层面,以及中国高铁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和文化沟通方面的作用,从而减轻印方的敌视心理。

4、从软件情感分析数据看,印度时报有关中国高铁报道的情感倾向基本居于中间状态。而主观性判断中,则全部在客观状态,稍倾向于主观。 这是值得欣喜的状态,应力争巩固。 我们应抓住印度方面在铁路建设上对中国技术、资金、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依靠,巩固正面和积极的态度,进行有效的产业形象和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

注释:

[1]【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China's biggest ever military exercise,2009年8月12日,The Times of India.

[3]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三民书局2000年版

[4]After Japan, China readying proposal to join the race to provide bullet trains in India,2014年9月5日,The Times of India.

[5]After mishap, China railways to go slow,2011年8月13日,The Times of India.

[6]Japan cites Shinkansen’s safety record as it eyes high-speed rail contract,Indrani Bagchi,2015年 2月 7日,The Times of India.

猜你喜欢
高铁框架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高铁会飞吗
WTO框架下
人地百米建高铁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印度式拆迁
第一次坐高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