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报道中的记忆实践与集体记忆探析

2019-12-24 07:51李铭煜
新闻前哨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华西都市报新貌专题报道

◎李铭煜 黄 军

自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间, 每年关于汶川地震的“周年祭”一方面不断唤醒我们关于这场灾难的记忆,另一方面仪式性纪念报道也塑造了我们对汶川地震的灾难记忆,这种形塑的过程是一种累积性的建构过程。值汶川地震发生后的10 周年纪念, 在线下,《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楚天都市报》等纸质媒体的头版对汶川地震做了专题性报道;在线上,人民网策划《“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特别报道:奋进·巨变·展望》的专题,澎湃新闻网站做了《汶川地震十周年·记往开来》的专题,伴随专题上线的还有互动H5 形式的汶川记忆,用户可以发布自己的汶川记忆。 线上与线下的协作开展, 共同构成了关于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纪念活动, 同时地方与中央媒体关于汶川地震的仪式性纪念报道也共同组成了对于这场地震的“记忆存储器”。

一、“向前看”与“前行”:汶川十周年中的报道基调

在《震后10年的纪念》一文中记者写道:震后10年,伤痛渐渐远去, 灾难逐渐走进历史。 今天, 我们需要纪念的是什么? 纪念是为了铭记、 纪念是为了继承、 纪念是为了前行。 文中精炼地点出在汶川地震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去纪念十年前的大地震, 是为了记住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 记住那些不朽的感情; 是为了从灾难中汲取经验、凝聚动力;是为了走出过去向前看,更好开创未来。

(一)变化中的汶川灾区

在“新变化·‘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系列中(以下简称“新变化”专题报道),以9 个视频的形式呈现(表一)。

表一:新变化专题中报道议题与叙述主体在“新变化”专题下,从报道议题来看,既有从宏观层面呈现四川灾区十年后的新貌、经济发展、旅游发展、人民收入提高等,也有微观层面呈现各个议题在不同区域、不同叙述主体上的影响。不论从报道议题的宏观与微观层面都以灾区重生、 重建后的变化进行呈现。 从空间来看,对受灾发生严重的汶川、北川、映秀等地着重进行了十年新貌的展现,从时间来看,“新变化”系列报道均是在5月12日前上线,可以认为该系列报道是为接下来地震发生十周年的当日报道进行预热,以及定下基调。

(二)“十年·新汶川人”

表一:新变化专题中报道议题与叙述主体

在《人民网》推出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特别报道:奋进·巨变·展望》专题下的另一个系列报道“十年·新汶川人”有六篇文字报道,分别报道:被援建企业主李成、村支书赵勇与杨云兵、地震纪念馆讲解员朱祺、返乡创业者周春蓉、国土员杨辉。

“十年·新汶川人”的编者按写道:十年前,汶川地震让四川遭受重创,灾区满目疮痍。 十年后,一批“新汶川人”在努力重建,一个崭新的四川阔步前行。开篇就阐述了系列报道聚焦如今生活在原灾区地址上的“新”居民。 “十年·新汶川人”系列报道中的三篇,叙述主体的身份依次是:地震纪念馆讲解员、村支书、被援建企业主。话语指向上均是正面,既有从过去的灾难中汲取力量,又有发挥地方优势脱贫,再有收入不减反增。

同时对于灾难性的回溯描述,不仅上述三段较少涉及,“十年·新汶川人”系列也较少报道。编者按的文字更是为该系列报道定下了基调,向“前”看,弱化向“后”看,即一个崭新的四川正阔步前进。

二、地方-地方、地方-国家的双重互动关系

(一)地方-地方的互动

2018年5月9日,来自全国十多个团体的纪念活动在北川县启动, 这些活动重在总结十年来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减灾经验,探讨未来持续减灾新方向,无疑这是将减灾防灾日与汶川地震纪念日结合在一起的好方式。

自2009年国家防灾减灾日的设立,将汶川地震这一地方性纪念活动提升至国家性仪式,每年均会在5月12日前下发《通知》,各地按照实际情况围绕《通知》中部署的重点,展开工作。 从而将历年汶川地震的纪念仪式活动国家化和合法化, 从某种层面来说对于地震纪念活动的地方性仪式也被纳入到国家每年的宣传教育工作中来。

本地媒体与地方媒体在周年报道活动中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都以头版作了专题报道。

有关汶川地震的新闻语篇,本地媒体(华西都市报)32篇,地方媒体(楚天都市报)8 篇,通过对总得到样本的40篇,按照纪念报道,地区间帮扶援建进行初步分类。《华西都市报》 地区间帮扶援建7 篇 (21.8%),《楚天都市报》4 篇(50%)。 在本地媒体《华西都市报》中涉及对四川灾区帮扶援建的地区有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内地各省,地方媒体《楚天都市报》则报道湖北省在地震发生后的援建项目和行动。同时各地对四川的援建报道都被纳入在灾区新貌的范畴下进行书写。

(二)地方-国家的互动

通过帮扶援建的新闻报道,一方面,在地区-地区框架内可以将四川地区与全国各地各地区联系起来, 强化在地震灾难中全国凝聚一心,共同帮助灾区重建。 另一方面,在地区-国家框架内,重建帮扶工作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组织进行。在关键性纪念时刻,对各地援建工程的回溯性报道和成果展示,也有力的塑造了民族共同体形成。

同时围绕在地方-地方、 地方-国家框架内的帮扶援建报道,又被纳入到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当中去,具体以下面文字为例:

“在废墟上成为现实:新城镇、新交通、新学校、新医院,那是重放的鲜花, 比原来更加显眼、 美好”,《华西都市报》A8 版中《解析数字经济 脱贫攻坚样本汶川》写道:汶川、青川、北川三个地震重灾区的平均贫困发生率已由2011年的25.24%降至2017年底的3.42%, 和全国平均水平3.1%接近。 百废待兴的汶川实现如此快速的脱贫与数字经济在GDP 占比的快速上升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方-地方在援建报道中形成互动, 在地方-国家框架里, 各地与中央对灾区的援建工作与灾区重建成果的展示又被吸取进这一结构中来, 在两者框架内形成了高度契合的关系,共同将汶川十周年祭的周年专题报道,由灾难创伤性叙事改造为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当中。 内容不论是地震经历者的叙述,亦或是对汶川地震的回溯性报道,大都以正面倾向为主,展示国族的“不屈奋进”“万众一心”的精神中来,进而将属于过去的记忆,立足现在的报道,改造为面向未来的记忆。这种改造后的未来记忆也被赋予了国家意识形态色彩,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置。

三、结语

灾难性创伤叙事是否被改造进入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去,如果是,那又是如何改造的?

本研究通过对汶川地震十周年三家媒体的专题报道中的文本进行分析,考察了处于不同地理空间、不同经济政治位置在汶川地震十周年祭的关键性纪念时刻中的记忆实践。

人民网推出《“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特别报道:奋进·巨变·展望》专题报道,在时间上,专题报道于国家防灾减灾日前上线;在空间上,对当时受灾严重的汶川、北川以及映秀等地的报道,详细的展现了十年来灾区新貌的巨变。 在一篇编者按里写道:“我们去纪念十年前的大地震,是为了记住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记住那些不朽的感情;是为了从灾难中汲取经验、凝聚动力;是为了走出过去向前看,更好开创未来。 ”可以看作是为这场国家性质的纪念活动的新闻报道定下基调。 同时在地方媒体中《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两家报纸,在5月12日当天头版均推出专题报道, 通过各省对灾区的援建——四川省接受各省的援建以及湖北省对灾区的援助——将分属于不同区域内的省份纳入进地方-地方的报道框架中来,产生有关汶川地震记忆的共振。

此外, 中央对灾区的援建工作与灾区重建成果的展示又被吸取进地方-国家框架里,内容不论是地震经历者的叙述, 亦或是对汶川地震的回溯性报道, 大都以正面倾向为主,展示国族的“不屈奋进”“万众一心”的精神中来。这两者框架形成了高度契合的关系, 共同将汶川十周年祭的周年专题报道, 由灾难创伤性叙事改造为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当中。

简言之,关于这场地震的纪念报道,通过对灾区新貌的成果展示以及各省对灾区的援助援建的报道, 呈现出灾区十年后的新貌,表达出面向未来的书写逻辑,强化记忆实践的“向前”以及弱化记忆实践的“向后,”进而将属于过去的记忆,立足现在的报道,改造为面向未来的记忆。 这种改造后的未来记忆也被赋予了国家意识形态色彩, 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置。

猜你喜欢
华西都市报新貌专题报道
太行新貌
乡村新貌
探析融媒体语境下《华西都市报》的转型策略及建设路径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北京:多彩活动展新貌
专题报道
纸与端齐飞 报纸副刊转型新路探索——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宽窄巷》副刊创新转型实践
浅谈报纸副刊持续性主题报道的策划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