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启智
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屡次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这种暴力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学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更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影片《少年的你》热映,把校园霸凌这个话题再次推向公众面前。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校园欺凌及其治理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然而老生常谈沦为“老大难”更叫人揪心。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出台完善相关法律,或许可以减少一些欺凌事件发生,然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校园欺凌滋生的不良因素——几乎所有的校园欺凌都指向一个问题: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与养成出现障碍,无论成绩好坏概莫能外。
那些校园欺凌事件肇事者,以及存在暴力倾向的青少年,多半属于成绩不好且较少被老师关注的学生。长期以来,多数学校普遍重视语数外等学科的文化课教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评价体系中,依然是以文化课成绩论成败。如此教育理念并非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学校应有的尊重。或许这正是藏在校园暴力中的秘密。社会学家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渴望得到社会尊重的“情感动物”。学生在校园读书,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事实上,因为学校教育教学仍然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给予全体学生的关注与尊重不可能做到一视同仁。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得到老师更多关注,成绩中等学生老师也会时不时鼓励一下,而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一般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其身上,多半是选择性忽略。“差生”一旦感受不到老师的关爱与尊重,内心就会产生失落、失衡与沮丧感,进而导致“破罐子破摔”心理。在这种消极心态主导下,学生要么独自郁郁寡欢一个人沉默下去,要么表现出强烈的破坏性与毁灭性倾向,并借这种破坏性吸引他人注意,让人不能忽视其存在。校园欺凌当为心灵扭曲的产物,其本质是对尊重的渴求与异化。在“分数指挥棒”主导下,人格修养教育很容易沦为“看上去很美”——哪怕个别成绩优异学生因为受到老师的特别重视与厚爱,进而滋生高人一等心理,假如跟其他同学出现意见不和,或者某方面受到其他同学怠慢,同样也会产生暴力倾向。这种深刻乃至血的教训并不鲜见。
消除校园暴凌现象并非难事,需要唤醒每一个学生身上潜伏的正能量。教师应以发自内心的普遍尊重,让全体学生都能在被关爱与尊重中实现个性化成长。只有如此,每个学生才能内心首先达到和谐,而后与外部世界,包括与他人达成和谐,迫使暴力心理淡化消逝。当然,这更需要教育教学以及人才评价制度的根本变革作为基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在安全、阳光的校园里健康成长毋庸置疑。治理校园欺凌,构建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完善校园欺凌相关法律,细化落实相关责任,这些固然都不可或缺,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而且也没有触及到校园欺凌的“痛点”,未能触摸到校园欺凌的“脉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真诚的尊重,这应是从源头遏制与消除校园欺凌的不二路径。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他从来不把失足青少年当作违法者或流浪儿看待,而是看作具有积极因素和发展潜力的人。在他看来,尊重与信任是教育的必要前提。在高尔基工学团创办不久时,马卡连柯到监狱去领学员卡拉巴林。当马卡连柯和监狱长一起替卡拉巴林辦理出狱手续时,马卡连柯要卡拉巴林暂时回避。当时,卡拉巴林对此并不理解。十年之后,卡拉巴林已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马卡连柯对他说:当时之所以要他回避,是因为不想让他看见担保他出去的字据,因为这个手续可能会让卡拉巴林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
发自内心的尊重,可以唤醒每一位学生身上蕴藏的潜力,让他们都能找到作为人的存在感与光荣感,看到自己的价值与闪光之处。青少年内心充满愉悦与感恩,暴戾之气哪里还有生存之地,即便有,也自然会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