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娟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102—01
英语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最终归宿,要想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学生就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社会文化规约,并将之灵活进行表达。因此,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要求重视外国文化的有效渗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英语对我国的中小学生而言,是除国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学生对它的社会文化背景都不了解,而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它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加之,通过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笔者发现它的内容反映了当前国际社会的各种新问题和新内容。同时,对语言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并准确获取信息。这所有的一切都说明:英语学习必须与文化学习同步进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至关重要。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实施策略
1.在主題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结合每一个单元教学的主题,是一个很好的措施。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编排的每个模块,将特定文化内容渗透其中,并详细介绍给学生。如Module5 Book3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中,阅读及词汇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三位哲学家孔子、孟子及墨子,文化广角部分介绍了欧洲工业革命。在书后练习中出现了Socrates、Plato、Pythagoras 及Aristotle等西方极具影响力的哲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中西文化的不同差异,让学生对其比较并掌握。另外,教师可以涉及一些有关文化比较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
2.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对英语教学而言亦是如此。要准确理解词意必须挖掘英语单词的文化因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化意识的渗透,使学生通过分析单词的社会背景文化,理解、掌握、记忆英语单词。因为中西文化有所差异,汉语中的某些词汇在英语中所表达的意思、表达方式都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为定性思维而产生的词汇表达;二是由于涵义不同导致不能完全译对词汇用法及搭配;三是表面对应,实际却有不同意义或能产生不同意义联想的英汉词汇。例如,dog,在西方的大文化中带有褒义,是表示忠诚度的,如clever dog、Big dog,前者表示小孩子比较聪明伶俐、小伙子比较伶俐,后者表示大亨。但是在汉语中,狗具有贬义,比如常说的狗仗人势、鸡飞狗跳、偷鸡摸狗等。因此,对词汇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单词的文化背景给学生讲解单词的含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和敏感性。
3.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认知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真正理解阅读内容,就要了解阅读中涉及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让学生逐渐理解文化内容的本质。笔者是这样做的:结合高中英语课本中关于文化特征等方面的文章,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阅读到节日的题材时,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多媒体、大数据查阅、收集和整理各国的传统节日、生活方式、行为礼节等,并让学生进行文化分析。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主动去探究和了解。教师辅助以相关的阅读材料,适时地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在掌握、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跨文化知识。
总之,文化与语言不能脱离开来。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渗透西方文化,逐渐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教师要在高中教学中系统性地设计文化渗透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变传统教学中单一重视词汇或是语言的学习的做法为深入、准确、适度地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点,从而游刃有余地渗透文化内容,促使学生深切地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认识。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