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读,慧读

2019-12-23 07:15祝贺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祝贺

【摘要】读书的形式有很多种,不同的读书形式,就会达到不同的读书效果,默读让人思考,朗读让人抒情,花式读增添趣味和深意。花式读书形式变化多样,让课堂妙趣横生!

【关键词】无声阅读;有声阅读;花式朗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听说读写是语文课堂必备,读是基础,也是延伸,没有理解课文要读,理解了课文要尽情读,一堂好课,读得有意思,有水平,这堂课也许将是不平凡的一堂课。怎么读呢?

一、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有一首诗叫《琵琶行》,通过诗句描绘了琵琶女美妙的弹奏技艺,那么琵琶女在弹奏时,是如何表现自己技艺的高超和不幸的经历呢?让诗人推己及人,对琵琶女的同情也是在表现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诗中有一名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看出当时弦止声停,但是带来的效果却是主客共鸣,愁与恨由此生发,可见,没有声音有时比有声音更有表现力。

最常用的默读就是针对名著阅读,教育部部编版教材初中阶段一共有12本名著,其中有《西游记》这样内容丰富文字繁多的书籍,其要求学生用最恰当的方式进行阅读,不仅读懂内容,更要会面对名著考试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由此可见,默读可以达到每分钟500字的效果,默读,显然是一种非常适合名著阅读的读书方式。除了名著,熟悉一篇课文,或者应对考卷中的课外阅读,或者文言文初读,也可以运用默读。不过,默读时要注意,不能丢字跳字, 更不能“一目十行”,故意读得很快,断章取义。

默读的常用形式:

(一)纯粹浏览

阅读报刊、杂志、网页等,纯默读;读文章大意,了解中心,可默读;查找资料,可默读。

(二)跳读间读

读某段段意,或某几段,可间读;查找特定内容,可跳读。

(三)参阅品读

阅读古文,借助注释,默读;不懂字词,不懂句子,参阅资料,默读中品读。

(四)勾画重读

生词僻字,美词佳句,可反复默读;重点难点,可以勾画批注反复默读。

二、于无声处听惊雷

戏剧之所以震撼,离不开对比烘托,文章之所以优美,离不开对比烘托,节目之所以精彩,也离不开对比烘托。默读也离不开无声后有声的表现,达到一种对比烘托的效果,叫作无声有声相辅读。这种技巧应用在朗读中,就是通过无声和有声的对比烘托达到效果。所谓无声阅读,最基本的就是纯默读,除此以外,是指上文提到的跳读间读、参阅品读、勾画重读,所谓有声阅读既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吟诵!当无声和有声结合起来,效果如震撼的戏剧,如优美的文章,如精彩的节目。

如朱自清的《春》中,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遍: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默读)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默读)

第二遍: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朗读)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朗读)

更高一层次的运用,余映潮《海燕》教学实录片段。

师:请拿起笔画一句话,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当学生在画时也就是进行了默读。当教师说,狂风卷集着乌云,形式很严峻,学生在听讲解的同时,也相当于思考了这句话,并同时在脑海中进行了反复默读。

师:先写严峻的形式,再写海燕的英雄形象……第一个场景,海燕出场了,第二个场景……我们再来朗读第三个场景的描写,注意“刚健明朗的基调,文句的节奏,重音的突现”。

生齐读:狂风吼叫……雷声轰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师:我们还要优化朗读,那就是注意停顿……

教师讲解完,在勾画默读之后,再进行朗读,也就是“勾画重读”的运用。同时,朗读之后,再进行朗读指导,这样,既理解了文本,又提高了朗读能力。通过静默之后的有声朗读,学生更能读出情感,读出文意!

三、更添波浪向人间

所谓波浪式读文,就是对同一个句子,变换形式读,读不止一遍,每一遍一个形式,每个形式不同,每读一遍读出不同的感受,让学生对一句话用不同的形式反复体会,以达到走进文本、深入文本的目的,进而深度理解这个重点句,以帮助理解人物、事物形象或主题中心。

宗璞有篇文章叫《紫藤萝瀑布》,被选入课本,里面有这样的重点句: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可以这样设计读句——“我在开花”:

1.请全班平实的读!

2.請全班骄傲的读!

3.请全班振奋的读!

4.请全班叫喊着读!

5.请全班嬉笑着读!

6.请全班偷偷的读!

7.请全班一字一停的读!

这样全班每读一次,达到齐读的不同味道。仿佛藤萝每次开花,发出了不同的声响。

在这个基础之上还可以分为男生女生交替读:

1.请男生们平实的读!

2.请女生们骄傲的读!

3.请男生们振奋的读!

4.请女生们叫喊着读!

5.请男生们嬉笑着读!

6.请女生们偷偷的读!

这样分男声女声读,有了声音的差别,每读一次,达到了声部的不同,感受也就不同。藤萝花有了性别,仿佛每次开花达到了生命的延伸。在分性别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分为男生女生慢拍读,就是男生读完句子的一半或几个字,女生马上接上,女生读完句子的一半或几个字,男生接读,以此类推:

“我在开花!”(男生平实的读)

“我在开花!”(女生骄傲的读)

“我在开花!”(男生振奋的读)

“我在开花!”(女生叫喊着读)

“我在开花!”(男生嬉笑着读)

“我在开花!”(女生偷偷的读)

这样加上节奏的差异,造成了一种韵律美、叠加美、节奏美、仿佛藤萝的开花此起彼伏,它们在竞相开放,学生也在竞相开放。

以上读法妙趣横生,回环往复,还可以分为同桌读、小组读、大组读,而同桌、小组、大组又可以同桌之间慢拍读、小组之间慢拍读、大组之间慢拍读,也可以分为同桌、小组、大组之间组合起来慢拍读,还可以按照座位的方向,横着读、竖着读、斜着读,可以坐着、站着、坐站结合,可以想象一下,读得如此热闹,如此有趣,如此斑斓,如此花俏,学生怎么能读不懂,怎么能不爱语文爱朗读啊!

无声阅读适合课堂带入问题,也适合反馈内容时运用;朗读适合表情达意,情感的自由抒发;花式阅读可以让生生合作,小组共生;也可以是师生合作,师生共生;更可以是个体与个体、小组与小组、个体与小组、个体与师生、师生与小组的合作,是一种课堂共生,班级共生,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也是情境的共享,更可以是个性方法读法的彰显,让语文课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中学语文散文名篇教学实录及评点[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