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文化与化学教研

2019-12-23 07:15赵铭
化学教与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研员立德树人

赵铭

摘要:程介明对上海教育系统做了特别研究,认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上海基础教育的教研体制。我国的三级教研体系的形成受自身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第8次课程改革的推进,进一步强化了教研系统的研究、引领、指导、督查和服务功能。中国教研员实际上具有专业与行政的双重职能,且专业职能受行政职能领导。江苏化学教研工作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化学文化观照”这个核心理念。江苏化学文化观照的化学教师专业素养主要有4个方面:专业基础与学科理解,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实验指导与学业评价,责任担当与学科情怀。化学教研转型需在三方面反思:一是化学教师专业理解力的提升;二是化学教研方式需要适度重构;三是化学教研员角色的正确理解。学科育人的关键是提升化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力。

关键词:教研员;化学文化;化学教研;立德树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12-0039-05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12.012

一、问题背景

2009年、2012年上海15岁年龄组学生的PISA测试结果优异,引起全球关注。香港大学的程介明教授对上海教育系统做了特别研究,在制度层面他有两点感受,一是这种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上海基础教育的教研体制”“教研是一种中国特色,在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二是“上海对于薄弱学校的改造,花了不少功夫,是提升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关键”,这种“改造”中除了“硬改造”,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是“软改造”,即“优秀教师资源软流动、优质教育智慧和资源共享”。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认为各学科教研员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力量,即“能够帮助普通的教师变成非常有效率”的“那群神秘的人”。

因此,研究学科教研和教研员队伍的培养,对促进基础教育教师专业發展至关重要。中国的教研体制有较大实用性,尤其是对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和指导功能。如何科学理性地看待教研体制形成、教研员的角色定位,深入探讨学科教研方式和教研文化的形成?本文拟从化学文化的视角,以化学学科为突破口,对化学教研与化学文化作一些探讨。

二、教研制度与中国教研员的角色

1.我国教研制度的形成

根据现有资料研究,我国三级教研制度的形成“以俄为师”的说法有失偏颇,香港中文大学卢乃桂认为我国的三级教研体系的形成受自身传统文化影响较大,我国的教研制度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1)民国时期:由多类人员承担教学研究和指导体系,主要研究学校行政、课程、教学、设备、训管方法等,以从事教育研究、指导者居多。(2)老解放区:由中心学校教师主导的教学研究、指导、分享体系,主要功能在于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研究、经验分享。(3)新中国成立后:将优秀教师充实到教育行政下设的专门研究机构,逐渐澄清了“学校教研组”与“教研室”的概念,进而形成了专门化的研究机构。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正式确立了教研室组织,这一组织依附于教育行政机构。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为止,仍有一部分教研员属于行政人员编制,此阶段,各地根据国家教委于1990年6月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教研室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的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的要求,将教研人员逐步转为“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意见”对教研室人员配置、职责提出要求:“教学研究人员原则上应按中小学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门类进行配备”,教研员应承担“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组织教材”“教学检查和质量评估”“研究教育”“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指导教师”等职能。

本世纪初,由于第8次课程改革的推进,进一步强化了教研系统的研究、引领、指导、督查和服务功能,一些地区还进一步强化了行政和专职特点。以江苏为例,自2002年,江苏省政府将省级教研室、省教科所等合并成立省级教科院,并提升其行政级别。省辖市的盐城、南通、扬州、常州、苏州等地市级教研室、教科所也相应成立市级教科院,县区教研室、教科所等建立教师发展中心。

2.我国教研制度的相关政策

本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层面对教研制度下发过3次文件。(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于1998年起草的《教研室工作规程》,对教研员的学历、教育观念、知识、能力、态度及思想作风做出了要求,但是没有明确教研室的“身份”和“教研员准入制度”。(2)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研机构如何发挥作用提出要求,“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但是,纲要只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学术性要求”,没有“编办、人事”等方面行政序列的要求。(3)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了三项内容:5级教研体制构建、教研员职责和标准、3级教研机构的满额配齐等,意见中指出“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理顺教研管理体制,完善国家、省、市、县、校教研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明确教研员工作职责和专业标准,健全教研员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应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至此,中国教研员制度已经有了最顶层设计,并获得认可。

3.中国教研员的角色

中国教研员实际上具有专业与行政的双重职能,且专业职能受行政职能领导。专业职能一般靠教研员的“学术自觉”,行政职能主要靠对应层级的教育行政领导的“教研认知”“教研情怀”。

华师大沈伟认为:教研员的出现与中国的公共教育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了不同的角色。教研员的身份建构至少存在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建立在工具理性基础之上,具有控制导向的身份建构;第二种是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之上,寻求价值认同的身份建构;第三种是在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之间不断徘徊,兼顾控制与价值认同的人员。工具理性、交往理性以及两者徘徊就是当下中国教研员身份构建的现实途径。在此基础上,具象化地表现为“研究者、服务者、指导者”。从教研员自身角度看,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形象,即“为人梯、扶人进、扬人名”;从教师眼光看,教研员是“学术领导”“专业导师”“学术霸权者”等。

因此,教研员如何克服对行政权威的追求,保持与教师的平等对话,显得非常重要,也是“教研理性和专业德性”的要求。同时,一线教师需要回归专业理性,依靠“职业信念”和“价值内驱”,保持对学科教研的专业忠诚和教育激情,这也是教师将“教学与教研统一”,进而获得“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的关键。

4.教研与科研在基础教育中的定位

北师大丛立新认为教研与科研有四个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品性、不同的阵地、不同的成果。教研与科研在根本目的一致的前提下,“教研”和“科研”实际有着不同的追求,即两者的具体工作目标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是“事理与学理”的区别。所以,国内学者陆军说“教学即研究”有一定道理,因为这里的研究其实是深度的教学理解和学科专业理解;研究是教学,这句话是不能乱说的,因为研究层面的东西不能直接照搬到课堂,有些研究也不能用于引领教学实践。教研和科研的区别也可以从实践层面作一些梳理。

首先,教研工作更多指向一线教学实践,即“教学的研究”“育人的研究”“教法的研究”“教艺的研究”,教研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校”“教研组”和“课堂”。狭义的教研,更多是指向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试题和评价的研究,也有学者将试题和评价的研究从“教研”中剥离出来,称其为“考研”或者“题研”。不管怎样理解,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背景下,试题和评价的研究终归是“教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教学科研工作指向“前人怎么教”“现在怎么教”和“未来怎么教”“符合人脑认知规律该怎么教”。具体来讲,一个层面是研究“如此教的道理”“还能怎么教”“如此教还存在什么问題”,这些都属于让教者明白“教学有道”。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知道怎么教是好的,还要明白好在哪里”,强调教学规律的研究,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另一层面上说,教学科研更多研究“未来怎么教”,就是让教师看清楚“教的趋势”“学的趋势”。还有一个方面,教学科研应研究“学习科学和教学科学的问题”,逐步认识“人类自身是如何学习的、人类之间是如何学习的”,因而,教师需要更多学习和借鉴交叉学科理论,比如新学习理论、神经认知学等,包括计算机科学中的深度学习理论,这些都应成为教学科研中重要内容。

还有一点,教研和科研其实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通俗的说法:教而不研则浅,研而弱教则空。还有一种更过激的说法:只有教研赢在当下,只有科研输在眼前。凡此种种,都在强调两者不可偏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也只是凭着经验,没有科研的支撑,教研后继乏力。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如何把握教研和科研的“度”,教研型教师与科研型教师的专业互通,教研和科研质量如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这个核心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深究。

总之,基础教育的教研和科研具有“一体两面”性,“一体”即两者都是服务于教学质量提升;“两面”则表明教研应立足于“面向学生”的研究,体现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而科研立足于挖掘“教与学”之道和理,从规律层面进行阐释,从理性发现层面进行预判。

三、化学文化观照下的江苏化学教研

1.江苏化学教研的传承

近年来,江苏化学教研工作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科育人、全程育人,提出“化学文化观照”这个核心理念。江苏教研一直有独特的“苏派教育”特质,江苏化学教研亦有“苏派化学教育”特质。关于“苏派教育”,江苏教育科学“十重大课题《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此概括:以温婉而又坚定的姿态呈现在中国文化的坐标中,呈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季风性格、平原性格、吴文化、汉文化陶冶下的性格,必然体现在教育上和教育人身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苏派教育。“苏派教育”反映在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上即表现为“精简、灵动、精致、厚实”。江苏化学教研工作除了具有“苏派教育”的特点,还有“循证、扎根”的特色,特别强调“专业理解力”和“学科批判”。

江苏省教研室成立于1979年,同时成立化学教研室,历届化学教研员:马雅森老师、王国树教授、倪娟研究员等。江苏化学教研工作坚持研究、指导、服务和协调的职能定位,秉承“包容、落地、前瞻”的特点,包容,即专业精深、宽广,教学理念并包兼蓄;落地,即脚踏实地、立足课堂和评价研究;前瞻,即仰望星空、体现学科精神和学科本质。江苏化学教研工作亦具有此特点,整体设计,澄澈理念,牢记使命,进行具有结构化、主题化,传承性、创造性,文化观、质量观视域下的整体设计。这也是江苏化学教研工作者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倪娟引领的团队在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成果奖评选中,“深度构建观念与能力:化学学科育人二十年探索”荣获一等奖。

2.化学文化观照下的江苏化学教研

(1)关于化学文化

关于文化概念,一直没有定论,说法众多。通过对中外学者们关于文化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广泛探讨,综合起来主要有六种:“综合总体”说、“精神现象”说、“行为习俗”说、“历史传承”说、“文学艺术”说、“功能价值”说。上述分类主要有整体视角、精神视角和功能视角,部分概念可能忽视了文化的共同本质,也有忽略了人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人化”的过程。因此,笔者更倾向于《柯林斯英语大辞典》(1979年版)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那些继承下来的、确立共同社会活动基础的观点、信仰、价值观和对世界认知的总和,是一群拥有同样传统的人所从事的活动和所拥有的思想观念的全部范围。我国学者蔡红生在大量研究中外关于“文化”的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后,提出“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这一观点。

化学有专属的文化吗?首先,化学必须是独立学科。英国学者赫斯特指出,能称得上“独立学科”应该具有4大特征:具有在性质上属于该学科特有的某些中心概念;具有蕴含逻辑结构的有关概念关系网;具有一些隶属于该学科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具有用来探讨经验和考验其独特的表达方式的特殊技术和技巧。显然,化学学科具备了如上特征。化学也像数学、物理学等学科一样,随着其发展和传播,逐渐形成了化学学科文化,简称为“化学文化”。

化学文化具有学科识别性吗?化学文化应从属于学科文化范畴,因此具有学科文化特点。唐安奎等学者认为学科文化是学科知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同质性文化因子及其系统”,是多种文化因子彼此之间相互区别,但自身内部却存在系统性联系的意义体。托尼·比彻等认为“同质性文化因子包括学科知识活动的标准、价值观、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与伦理规范等”。由此看来,拥有独立的知识标准、价值观(诸如平衡观、绿色理念、宏微结合等)的化学文化应然存在且悄然融入在人们的化学研究和学习中。

化学文化应该包括哪些呢?化学作为人类研究世界的一种工具和视角,随着化学家对化学物质、化学原理和化学规律不断揭示,以及化学研究者和学习者对化学的理解与应用,使化学这门学科呈现出其特有的文化气质。可以说,化学文化是人类在从事化学研究和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群体精神及其载体所体现的精神特质。因此,付勇等认为:化学文化包含3个层次,“可见的化学物;无形的但又是具体的知识技能方法层次;既是无形的又是潜隐的观念层次,包括化学科学所采用的价值标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念”等。

综上,“化学文化”是由化学工作者以及化学活动所需的物质设备和物质产品所承载,在化学研究和知识传承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思想、方法、概念、定律和语言符号等,主要以化学科学所采用的价值系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所表现。

(2)化学文化与江苏化学教研

纵观化学科学的发展史,元素与原子概念的发展、原子结构的认知、新物质的发现与合成、元素周期律的揭示、酸碱理论的发展等等,化学学科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合乎逻辑的逐步前进,而是表现出某种有机的成长规律,它可以包容“错误”,其研究者表现出的“包容”“担当”“坚韧”“好奇心”等,成为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内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容错”,它的本身就是一种“化学文化”,而“纠错”使化学学科和化学文化得以发展。这种“容错”和“纠错”文化,在化学学科史上表现得非常突出。以“容错”为例,它其实是一种包容文化,它有意识地提醒化学教师在学科育人时要尊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发展性理解”,也为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可贵的精神案例。

因此,化学文化对于“化学学科育人”和“化学教师素养发展”的价值超越了“化学学科本身发展”的整体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看,化学文化,对化学教师整体素养发展的提升有着无可替代的功能,化学教师素养的发展将会使化学学科育人表现出独特而迷人的一面。

基于此,江苏化学教研将“化学文化”作为一种教研文化价值观进行整体设计。教研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要服务于广大教师群体,最终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化学教研就是通过施加对化学教师群体的影响,通过“文以化人”的“学科理解”,即化学知识和应用理解、化学哲学理解、化学文化理解和化学学习理解,创设“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者社区,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这种转变又联动地作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进而对学生产生有效影响。因此,这种整体设计必然着眼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经多年的实践与提炼,化学文化观照的化学教师专业素养主要有4个方面:专业基础与学科理解,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实验指导与学业评价,责任担当与学科情怀(如图1)。“专业基础与学科理解”是育人的学科基础,“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实验指导与学业评价”是育人的学科表达,“责任担当与学科情怀”是育人的价值观与教育理解。

四、教研转型与反思

1。转型中的反思

在江苏化学教研工作中有一些做法:教研员和教师切磋教艺、教研员与教师共研课题、教研员与教师共磨试题、教研员与教师共研实验等。省市教研员不仅在重大活动中参与教学点评、主题讲座,经常与教师一起“同台、同题异构”。教研员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深度参与,很多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作品都凝结着教研员的智慧;教研员在大规模的教学评价命题中深度参与,很多高水平的试题都有教研员的创新和创造;教研员在与教师的课堂对话中始终葆有换位心、敬畏心和学习心,商量、探讨、批判、建设已经成为教研常态。然而,随着深度学习和智能时代的到来,教研方式也将遇到转型的挑战,江苏化学教研今后值得深度思考以下3个问题。

一是化学教师专业理解力的提升。长期在一线从事基础化学教育工作,常常会出现学科专业能力下降,每位化学教师和教研员都必须清醒面对如何保持“专业新鲜度和前瞻性”。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应依靠专业自觉和专业深造,需要系统思考自我觉醒和组织管理层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比如实施学段之间互通,开设专业发展学校等;加强化学教师的专业阅读,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觉醒。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依靠教育教学的关键场境、学习自觉、跨界视域和文化觉醒,化学教师唯有“一本书、一本书的读过去”,并且坚持“读一些有一定深度的书、听一些跨学科领域的讲座、写一些感兴趣和有思考的文字”,促进自己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是化学教研方式需要适度重构。传统教研的集中式、主办者思维和专家引领等,已经不能解决个体的个性需求和容量需求,比如,有些化学教师在学科层面已经有自己深入的见解和建构,在学科专业转化方面需要个性指导;有些化学教师在专业转化方面有较好的驾驭能力,在与学习者的专业沟通方面存在欠缺;有些化学教师在实验技术和实验与教学融合方面需要提升等等。新型教研方式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若干个“教研共同体”,采用“专业盟主”的形式,使教研主题更灵活、教研方式更自主、教研形式更草根,“江苏化学教研QQ群”“上海浦东化学在线微信号”等都是有质量的教研平台;新型教研还可以借鉴“朗读者”“诗词大会”等形式,丰富参与者与专家互动形式、设计参与者之间相互沟通的通道,激活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三是化学教研员角色的正确理解。化学教研员在与化学教师的专业交流中的定位问题值得理性面对。(1)如何做一个教研德性高尚的人,“立其德,达其人”。化学教研员起步于教师、融入于教师、成就于教师,这就要求教研员要有高尚的品格定位。《道德经》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如何“不知有之”,不过多干预或者强加自己的观念于教师,不“横加干涉、言之无物”,与教师们进行循证研究、开展研究性教学,立足成为“教研的平等首席”。(2)做一个认识自我的人。化学教研员不一定是教师中的专业最强者,但一定是“专业领悟者、终身学习者”;化学教研员不一定是德之圣者,但一定是有着强烈的“共情、同理心”的仁善之人;化学教研员不一定是智慧超群者,但一定是有着清晰的“方向感”和坚执“使命感”的人。一个好的化学教研员,能够引领一个地区的化学教师专业成长,引领一个地区的化学教学质量健康发展,反之,则会破坏一个地区的化学教学生态。保持职业敬畏感和提升专业理解力是教研员的立身之本。

2.学科育人的教研思考

基于以上思考,再回归到化学教育本身的核心价值:学科育人、立德树人。立谁的德?民族之德、师者之德、未来建设者之德,这个德就是德性,是一以贯之的知行合一,也是科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研工作的重心是教师专业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提升化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化学教研员的专业素养,突出了教研员专业发展,就是抓住了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追求力和内驱力,关键平台、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三个要素。江苏全区域的140多位化学教研员的专业素养提升了,化学教师的专業素养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化学课堂就会得到较好转型,化学课堂就有了专业力量和幸福感,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自然会得到提高。

因此,江苏化学教研的“扎根、循证”,可以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提升化学教研员的专业领导力,提升“倾听和对话”能力,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提升化学学科专业理解力,实现富有实效的专业表达;二是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轮化学课堂转型;三是为不同层级的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和特色发展空间。化学学科、化学教学和化学教研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源于人本。浸润化学文化,化育师生生长。教文化的化学,立化学的文化。文以化人、学以化人,以化学文化的穿透力,展现化学学科立德树人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教研员立德树人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乡镇教研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对教研员文献的研究与分析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