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习武
斗转星移日出东方,
我放眼望见地托天、天连海、海接地,它是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影影绰绰、连成一线呐,沐浴着阳光。
探照射灯自熄灭,
我看也看得见,在那东海群岛上,天空是那样的蓝,沙滩是那样的黄,海水是那样的清呀,这个旭日是那个样的亮,那些通红的朝霞心中如醉,炫耀着霓裳。
来往的货轮不住的马达响,
车进站、船靠港,这才调度着悬臂吊车,稳稳当当,拎起集装箱,就位在船舱,载满了物料才准备去远航。
地下蕴藏石油宝库,
引自陆底,喷出海洋,连绵不断源远流长,你看那黑水在奔流,石油在闪光,是数字程控自动化,原油分馏指标实优良。
自然界平衡保持这个原生态,
遥望见云追逐轻风、风抚摸大海、海涌动波浪、浪拍打堤岸、岸上芦苇荡、欢快的海鸥动情地歌唱,处处鸟语花香。
战士哨所早站岗,
身挺立、手握枪,二目炯炯望远方,想的是稳定和谐富裕幸福,保卫着祖国边疆。
我们的国家减收那渔业税,
你看那鱼儿,波涛中翻滚、海浪里嬉戏、水面上跳跃、军舰边追逐、塔楼旁休憩、摇头摆尾在水中翱翔,真是自由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回归的春燕呢喃叫,
我只见它掠过了头顶,往北飞去,去往祖国方向,向着祖国母亲啊是展翅飞翔。
护国旗手光荣而又神圣,
我只见他头戴着军帽、身穿着军装、怀抱着国旗、足下穿着军鞋,迈开正步,踏上了台阶,举手行礼,抬起头注目凝望,那国旗伴着进行曲和旭日一起向上,正在和风中飘扬。
透过京韵大鼓鼓词《鼓浪屿之晨》,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以经典鼓词《丑末寅初》为摹本创作的,原词经鼓曲泰斗刘宝全、大师骆玉笙演唱成为京韵大鼓的扛鼎之作。原本中的士农工商、渔樵耕读毕竟离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新作并没有刻意冲破固有藩篱,完全保留了修辞格式,重新植入新的时代元素,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使人耳目一新,完全没有给人一种落套的感觉。
作品只是描写鼓浪屿的早晨短暂的时刻,共九句,上句一般为短句,下句为融入大量手法的“长叹句”。开篇由日出写起,我放眼望见“地托天、天连海、海接地”顶真垛句,继而“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影影绰绰”重叠排比,“沐浴着阳光”拟人修辞。接下来探照灯熄灭,排比句“天空是那样的蓝、沙滩是那样的黄、海水是那样的清呀、这个旭日是那个样的亮”形容整个环境,拟人句形容悬臂吊车,口语化的语言介绍石油管道。“云追逐轻风、风抚摸大海、海涌动波浪、浪拍打堤岸、岸上芦苇荡”又是“顶针续麻”,細腻而不繁缀。“波涛中翻滚、海浪里嬉戏、水面上跳跃、军舰边追逐、塔楼旁休憩”拟人排比,重复并不多余。最后用回归的春燕把视线拉到眼前,护旗手升起国旗巧妙收尾,同时也很完美漂亮地收了“底”。
我们几乎都能按着原来的乐谱哼唱出来,作者精通平仄,文学水平较强,能够熟练驾驭鼓词技法,把该写进去的固态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渲染,很全面也很到位。但毕竟是借鉴已有的格式韵律,行文流畅疏密得体,继承十分到位但独创性略显不足。如果在舞台演唱,还应根据新词新创感情唱腔、装饰润腔,以及在表演方面使用新的步法、手势等,方能成为一个传得开的作品。
(点评人:河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袁冀民)(责任编辑/陈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