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贤宗成 既往开来

2019-12-23 08:26刘旭东
曲艺 2019年12期
关键词:程式三国曲艺

刘旭东

今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济济一堂,隆重纪念康重华先生诞辰100周年,缅怀他的杰出贡献,重温他的崇高精神。

康重华是扬州评话大师,康派《三国》第三代传人,他家学传承,15岁学书,17岁登台,80岁离世。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博采众长,承前启后,不断创新,形成了说表口齿伶俐、交代清楚、自然流畅,表演潇洒脱俗、神形兼备、引人入胜的独特艺术风格,推动了扬州评话的发展。

在康重华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对他的生平、对他的艺术,进行全面深入地回顾研讨,很有意义。学习康先生的艺术魅力,研究和继承他的宝贵遗产,对于认识挖掘扬州评话的发展规律,很有价值。不仅如此,我们纪念康重华先生,对于弘扬曲艺界优秀的人格精神和道德风尚,从而推动扬州乃至江苏的曲艺事业都大有裨益。

康先生最初学书很是奇特。他先由父亲康又华带到书场听书,回家后再请左邻右舍听其还书。还书时不苛求字字句句相同,但人物对白不能错,重要的字不能丢。这种崇尚神意的教育,大大激发了康重华的理解和创作能力,使得他的书带有很大的即兴性,有时候竞技状态好,就有新的突破。他数十年如一日,千锤百炼,兼收并蓄,不断丰富提炼说表艺术。他从眼神、评话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提升表演本领,将演示动作以表情为主,包含语音轻重、节奏快慢等的“虚神”表演拿捏得恰到好处。在内容上,他将原著较为简单的情节加以合理补充,进行细致生动地描写和表现,以致“说得活灵活现,使观众声泪都下”。

他曾说过:“我觉得说传统书,不仅内容要改革,艺术也要改革,美的程式不能抛弃,但一抬手、一转身,全用戏曲程式,程式就要束缚内容,说法现身就受影响。”他说书减去了京剧表演的味道,使表演更自然,更接近生活。他还根據观众需要加以改进,讲究“方口圆说”,用生活语言较多、方言土音较重、更通俗易懂的“圆口”来表述夹有文言味道、较为书面的“方口”,既保留儒雅、简洁的风格,又最大程度适应普通听众的审美,使经典曲目做到常说常新、常演不衰。

他一生表演不辍,晚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整理了“康三国”中《火烧赤壁》《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暗袭南郡》等篇目,此外他还有若干《三国》评话录音保存下来,将自己的毕生所得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为后世研究“康三国”提供了宝贵的文字资料和音频资料。他还悉心指导沈荫彭等人,为他们指点迷津,提升技艺,为的是这门艺术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

康重华一生的艺术成就和思想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他用对事业不断追求的“精气神”传承了扬州评话的火种,用兢兢业业的一生铸就了扬州评话史上的丰碑。

扬州评话是中华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正因为有像康重华先生这样的艺术前辈孜孜不倦地为之努力,时至今日,它仍深受扬州人民的喜爱,成为扬州地方文化一张靓丽的名片。就像“无评弹,不苏州”一样,我们也可以说“无评话,不扬州”。没有扬州评话的扬州是不能想象的。

今天,我们迎来了文艺事业繁荣兴盛的新时代,这也是繁荣扬州评话艺术的大时代、好时代。我们缅怀康先生,瞻仰这座丰碑,就应当像他那样,保有对艺术执着坚定、精益求精的精神;就应当像他那样,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不断发展创新,追求更高艺术境界;就应当像他那样,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提携后人。

我衷心希望全省曲艺工作者秉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厚植生活沃土,紧跟时代步伐,德艺双修,德艺双馨,为建设文化强省、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责任编辑/马瑜)

猜你喜欢
程式三国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学术写作程式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三国乱谈(1)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广汽传祺增程式电动车型首发
戏曲音乐的“程式”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