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清元
第十届天津相声节在海河之滨的金秋时节隆重开幕,有好朋友以“十全十美、实力实事”的评价给以赞美,作为主办者,我们自是不敢以此自居,但是却实在是秉承了“十话十说”的宗旨,希望以天津人对朋友特有的情意、对艺业特有的敬畏,竭尽全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一切,使各地艺友宾至如归,让天津观众开心尽兴。
天津相声界,历时十年,连续十届,旨在为全国相声同行搭建展示技艺、交流心得、增进友谊、互相学习的平台,同时为天津乃至全国各地喜欢相声的观众提供一套欢乐盛宴。为此我们不仅热情诚邀演员,严格筛选节目,而且要做到每一届都有一个“亮点”,即本届相声节特别推出的重点项目。那么,倘若您问9月份圆满落幕的第十届天津相声节的亮点为何,让我说,无疑就是由天津相声俱乐部策划、著名青年快板书表演艺术家王文水创作表演的中篇快板书新作品《毛大福》。
第十届天津相声节共九台节目,其中连续七台,均以文水演出新作开场。文水除在第八届相声节时曾经演出一场之外,作为天津相声俱乐部特约演员出现在这个舞台上,确切地说还算新人,而中篇快板书《毛大福》则是不折不扣的新作品;新人新段,又是开场,能否吸引观众,取得预期效果,不能不让所有关心此事的朋友心怀忐忑。
9月18日晚,谦祥益文苑,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声观众坐满剧场,主持人介绍了中篇新作的情况后,王文水稳步上场,板声清脆精致,开口气势夺人,继而随着故事的展开,娓娓道来。观众们很快安静下来,进入故事情节当中,时而点头会意,时而微笑大笑,台上台下心意融汇,后台的所有同仁也都长舒一口气。以后的几场演出,文水渐入佳境,挥洒自如;观众兴致勃勃,听来上瘾。这一边舞台上《毛大福》的故事刚讲到一半,那一边朋友圈里便有了“不仅底活硬壳,开场更加不可错过”的呼声。随着相声节完美落幕,文水的七段新节目成功搬上舞台,赢得众多见多识广的津门父老的赞美,实在可喜可贺。
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王文水,天津娃娃,少年学艺,师从天津籍相声表演艺术家、曲艺作家李立山先生,并与先生一样,投身军旅;他是原内蒙古军区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驻守边关长达三十年。多年的戎马生涯,无数的舞台磨炼,恩师的严格督教,自身的刻苦研习,使他艺业日精,当今同龄的快板书青年演员中,出其右者寥寥。尤为难得的是,文水深受立山先生的影响,不仅擅演而且会写,他与恩师合作以及独立完成的新作品,广为流传久演不衰,称其为同龄演员中的佼佼者,名副其实。
中篇快板书《毛大福》,取材于《聊斋志异》中的同名篇章,故事神奇有趣,寓意深厚。尽管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水选择这个故事,其实并非走了捷径,或许难度还要更大一些。首先《毛大福》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地点常变,怎样区别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心理、行为,怎样交代故事的环境氛围,让观众更听得明白,确有不小的难度。再有,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朴实的乡村医生,另一位却是貌凶心善、只会嚎叫不会说话的孝顺小狼,如何表现人与狼的交往,这更是一个难题。这两大难点,无论是对文本创作还是对舞台呈现,都是严峻的考验。
显而易见,文水在处理这个题材的时候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文学创作上,他充分利用了“自写自演”的优势,比如每段中穿插的评书表演,既便于清楚明白地交代情节经过,也起到了衔接贯穿整个故事的作用,同时还给观众以稍事调整的时间,可称匠心独运。
在每一段的表演中,文水调动了自己掌握的所有表演技巧,比如为了区别两位公差而选择的“倒口”;比如第四回知县大人“呵、呵、呵呵呵”的京剧老生的发笑声;再比如第六回公差街上密查案情,为表现市面繁华而展示的相声之“货声”技巧等,推动情节、刻画人物、烘托气氛、制造包袱,可谓一举多得,恰到好处。
这样的创作表演手法,不仅在七回《毛大福》中,而且在文水的其他作品中比比皆是;展现了他创作上的苦心用心,表演上的多會多能。苦心用心,多会多能,也正是一个艺术家成功的保障。
当初我和文水策划七回中篇快板书《毛大福》的时候,就有好朋友曾笑言“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新活,胆子真不小”。言外之意十分明显,相声节舞台犹如擂台,得个彩声当然最好,至少也不能落下“褒贬”,文水远离家乡三十年,虽然在业界广受称赞,毕竟跟天津观众比较生疏,又拿出这么一部新作品,万一有个闪失,岂不得不偿失?!然而文水并不这么想,他希望自己的新作品在相声节这个难得的机会,接受前辈、同行和观众朋友的评审,一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更重要的是给热爱曲艺艺术的观众带来快乐,这样的心态实在难得。文水为什么能有如此心态且能付诸行动,我想到了四个字:“艺高胆大”!
赞扬的话似乎说得太多了,不过确是实在话真心话,而非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词。当然,新作品首次推出,难免有各种不足,我相信文水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会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希望七回《毛大福》多演常演,给敬爱的观众朋友们带来更多更大的快乐。
(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