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人像的发现及研究

2019-12-23 01:24杨兴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2期
关键词:红山文化

摘 要:目前发现的红山文化人像有数十件,有陶塑、泥塑、石雕、玉雕,是红山文化祖先崇拜的体现。主要集中发现于墓葬、祭祀遗址、房址、灰坑等单位,但保存状态不佳,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从复原情况及可辨认部位来看,人像多为陶质或泥质的女性形象,既有几厘米大小的小型陶塑人像,又有与真人同大或数倍真人的形象。人像面部比例适当,生动写实,持有较为统一的动作及表情。红山文化人像是探寻红山文化宗教及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红山文化;人像;祖先崇拜

人像以陶塑最多,发现地点有赤峰西水泉遗址[1]、遼宁省朝阳市半拉山积石冢[2]、翁牛特旗广德公镇铁匠炉村南遗址[3]、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4]、辽宁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5]、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6]、赤峰市敖汉旗西台遗址[7]。石雕人像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草帽山遗址[8]、内蒙古林西县大半拉山遗址[9]、辽宁省朝阳市半拉山积石冢、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10]等遗址中发现。泥塑人像仅在辽宁省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内发现。玉雕人像目前仅见于牛河梁积石冢墓葬内。

1 红山文化人像的发现

1.1 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

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现20余件人像残块,均为泥质红陶,部分表面进行磨光处理,可辨认出性别的有两件,均为女性孕妇形象,呈裸体站立状,手臂皆放于腹部上下,残高均在5厘米左右。标本 TD9 ②∶7,头及右臂缺失,左臂和腿部有不同程度的残损。腹部圆鼓,臂弯曲放于腹部,下肢稍弯曲。体残高5厘米。标本 TD8 ② ∶5,上体呈前倾状,腹部鼓而下垂,臂弯曲放腹部上方,下肢显弯曲。体残高 5.8 厘米。大型人物坐像残块数件,出于石圈形台址附近,此类人像比例大约相当真人的1/2。标本D10②∶10,残损严重,仅剩下半部,为盘膝正坐式,右腿搭在左腿上,下身的底部平,右足残缺,残高12.5厘米,宽22厘米。标本TD10 ②∶9,上身残块为手臂和胸腹部分。手臂贴于胸腹上,左臂残缺。双手交叉于腹部的中间,左手似攥拳,右手握住左手腕部,残高18厘米,宽22厘米。

1.2 牛河梁遗址

牛河梁遗址出土人像较多,材质也最为丰富,有陶、泥、玉质地。在积石冢、墓葬及女神庙内均有发现,但保存情况不佳,多是手、乳房、臂、肩等部位残件。主要为泥质红陶或褐陶,玉质人像仅发现一例,位于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4号大墓,泥塑均出自女神庙中,质地多为草拌泥,表面磨光,可辨认的有人像和动物塑像。

第五地点上层积石冢二号冢,出土陶质人像N5SCZ2∶4,为裸体女性孕妇站立形象,通体磨光。人像头部和右腿缺失。双乳凸起,双臂弯曲放于腹部。左足部刻画高靴,极为写实。全器残高 9.6 厘米。

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4号大墓,出土玉人质人像N16M4∶4,黄绿色,通体抛光,为圆雕的整身形象。双腿并立,双臂弯曲置于胸前,五指张开,双目微睁呈月牙形,下腹部微凸。背面光素,在颈部两侧和背面施有三个相通的孔。通高18.5厘米,厚2.34厘米,宽4.42厘米。

女神庙中发现的女神头像标本N1J1B∶1,采用高浮雕技法雕刻,头顶以上残缺,额顶有箍饰,鬓角部位有竖行的系带。眼睛嵌玉石呈淡灰色,圆鼓磨光,深嵌入眼窝中。鼻部残缺,嘴部用蚌壳质粘贴物来表现牙齿,右耳较完整,并在耳垂部位有一穿孔。从背面的残面看,应是贴于庙的墙壁处。宽21厘米,厚14厘米,通高22.4厘米。

1.3 辽宁朝阳市半拉山墓地

半拉山墓地位于辽宁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尹杖子村大杖子组东北约600米的半拉山顶部。是一处红山文化时期的积石冢墓地,分为墓地区和祭祀区,并发现陶、石质人像数件。

石质人像T0503①∶1,砂岩质地,仅有头部。双目突出外凸,双唇紧闭,颧骨较高,鼻梁较矮。发髻不甚精细,略呈盘形位于头顶偏后部。长14厘米,宽9.9厘米,通高14.2厘米。石质人像M41∶1,砂岩质。仅有头部。额头、鼻梁较高,双目突出外凸,嘴部紧闭,微隆,有胡须的刻画。头部带冠,并向脑后垂有带饰。长24厘米,宽5~9厘米,通高33厘米。陶质头像K18∶1,泥质红褐陶,仅存头部。双目微睁呈月牙形,鼻梁较高,口部微张似呈呼喊状,发髻刻画细致,头顶为盘髻,两侧和后部均为披发。头长3.1厘米,宽2.8厘米,通高3.5厘米。

1.4 赤峰西水泉遗址

赤峰西水泉遗址出土女性人形半身塑像H1∶3,材质为泥质褐陶,头部及四肢残缺,胸部乳房突起,体态修长,展现出女性独特的线条美。残高 3.8厘米,底部直径2.1~2.3厘米。

1.5 赤峰西台遗址

西台遗址属于红山文化中期的聚落遗址,在发掘的房址F4中发现有完整的女性陶俑。为裸体造型,双乳突出,具有明显女性特征。

1.6 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

在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红山文化晚期的房址内发现可复原的整身陶人像,材质为泥质红陶,通体磨光,并在局部施黑彩。陶人表现出男性的特征,背微驼。双目圆瞪,眼眶周围呈椭圆状内凹,鼻梁挺直较高,嘴唇撅起呈圆形,似在做呼喊状,耳部有穿孔,应佩戴有耳饰。头部戴冠,额顶正中有一横向长条状饰物,双臂下垂,双手交叉放于盘坐的双腿上。经复原通高55厘米。

1.7 铁匠炉遗址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时,于赤峰市翁牛特旗广德公镇铁匠炉村南遗址采集到一件红山文化时期陶塑人面像。人像残损仅剩头部和颈部,为泥质夹砂褐陶,脸近方形,鼻微隆起,头带有冠。残高4.7厘米,宽4.2厘米,厚2.5厘米。

1.8 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

巴林右旗博物馆在对那斯台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时,采集到红山文化石质人像2件,较为完整,造型独特。一件为跪坐式,花岗岩材质,双目内凹,口部张开似作呼喊状,双臂弯曲向前置于腹部,最特殊的是在眉弓部到头顶正中有一道起棱,应为某种装饰。通高35.5厘米。另一件为蹲坐式,通体磨光,面部刻画较为抽象,眼睛及嘴部刻画不甚精细。双手置于胸前作合掌状,最特殊的是在其头顶盘绕三层饼状装饰。通高19.9厘米。

1.9 敖汉旗草帽山遗址

草帽山遗址位于敖汉旗四家子镇东郊的草帽山后山梁上,发现红山文化时期祭坛和墓葬。祭坛旁出土3件石雕人像,均为红色凝灰岩质,破损较为严重。仅有一例头部保存完整,比真人略小,脸型略方,鼻梁较高,双目微闭呈月牙状,头戴“凸”形冠,残高27厘米,宽11.4厘米。

1.10 林西县大半拉山遗址

林西县文管所在对大半拉山遗址进行复查时,发现红山文化石雕人面像和石雕女神像各一件,石雕人面像呈片状,滑石质,椭圆形双目,三角形鼻,口部呈柳叶形,顶部有穿孔,似用以佩戴。高8.3厘米,寬4.5厘米,厚0.8厘米。石雕女神像双目旁边轮廓内凹,鼻子呈三角形。胸部乳房突出,双臂弯曲合放于胸前。

红山文化人像分布地点广泛,且会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选择材质制作,以有明确的出土单位为例,在具有祭祀性质的遗址内所发现人像以陶、泥质为主,特别是泥质人像,均发现于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内。而在墓葬中,玉、石质人像增加,特别是玉人像的出现,应与红山文化晚期形成的玉礼制有关。在房址中发现的人像均为陶质,保存相对完整,可辨识度高,西台遗址为小型女性人像,兴隆沟第二地点为大型男性坐像,这与祭祀遗址中人像保存状况形成鲜明对比。造成种现象很有可能与使用方法有关。从这些残块的复原情况看,人像面部刻画较细致,生动写实。高颧骨、面部宽阔扁平,是典型的东北亚蒙古人种特征[11]。造型大体可分为站立式、盘坐式、跪坐式、蹲坐式四种,以站立式和盘坐式为主。既有裸体也有部分穿着装饰。动作较为统一,双臂多弯曲,小臂和手部贴放于腹部上下或置于胸前。面部多为双目突出呈椭圆形或微睁呈月牙形,嘴部紧闭或突起呈呼喊状。这应是基于人物某种特定状态的模仿。

2 红山文化人像的研究

目前学界将红山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人像发现数量较少。中期仅在西水泉、西台等聚落遗址中发现。红山文化晚期随着牛河梁、东山嘴、半拉山等具有祭祀性质的遗址大量出现,人像的发现也逐渐增多,可见人像是伴随着宗教祭祀遗址的增多而开始丰富。红山文化至晚期发展到达顶峰,手工业的进步、等级制度的确立以及大型祭祀中心的出现,并形成了系统的天地、祖先、动物崇拜的宗教体系[12]。人像面部五官及装饰比例得当,却鲜有相似,极富写实性,是以不同祖先的真实形象进行写实描绘。因此,人像的出现应与祖先崇拜有关。苏秉琦先生更是认为牛河梁女神庙内人像不仅是红山人的祖先,也是中华民族的共祖[13]。

红山文化发达的人像体系及祖先崇拜观并非突然形成,其实早在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就已初现端倪。在白音长汗、滦平后台子[14]等遗址中发现的石质人像,虽面部趋于一致,远不及红山文化精细,也无发髻的刻画,但双臂弯曲,小臂和手部贴放于腹部上下或置于胸前的动作与红山文化基本相同。说明红山文化人像造型是继承本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而来。不过不同于之前,红山文化工艺材质方面更加复杂,特别是在女神庙发现的泥塑女神像,为复合材质,用玉石来替代眼睛,蚌壳代替牙齿,这必定是此时手工业分工合作的结果。而人像制作技法的成熟,表明此时可能出现了从事造像工作的专职人员。人像特定的动作、不同材质的分布及保存情况,均展现一定的规律,是了解红山文化独特的宗教习俗的关键。

3 结语

红山文化人像材质丰富,形象写实,是祖先崇拜的表现。材质有陶、泥、石、玉,会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尽管人像面部特征迥异,但所持动作及表情较为统一,应是基于祖先在某种特殊情景下的真实描绘。目前玉雕人像仅在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4号大墓发现,此墓出土大量玉镯、风及斜口筒形器等典型红山文化玉器,显然是受到“以玉为葬”习俗影响。

人像主要集中发现于红山文化晚期的祭祀性质遗址,表明人像是用以沟通天地人神的媒介,特别是在那斯台遗址采集的石质人像造型装扮特殊,应为巫者形象。此外在赤峰西水泉,敖汉西台遗址,兴隆沟第二地点等聚落遗址中也有发现,说明此时人像被广泛接纳,祖先崇拜观念趋于成熟。

我们通过与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对比,不难发现人像造型间有着较为明确的传承关系,但红山文化人像大小各异,材质丰富,特别是在女神庙发现的泥塑数倍于真人大小,一方面说明此时手工业较之前高度发展,一方面也体现出红山文化的祖先崇拜观是在本地区兴隆洼、赵宝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到了一定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J].考古,1982(2).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辽宁朝阳市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的发掘[J].考古,2017(2).

[3]翁牛特旗博物馆.翁牛特旗发现红山文化时期陶塑人面像[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2).

[4]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4(11).

[5]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J].文物,2013(4).

[6]齐泽垚.走近敖汉兴隆沟红山文化整身陶人[OL].(2017-09-28)[2019-10-07]http://arch.cssn.cn/kgx/tpxw/201709/t20170928_3656916.shtml?from=timeline.

[7]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红山文化西台类型遗址简述[J].北方文物,2010(3).

[8]孙国军,叶雅慧.赤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之十三:敖汉旗新石器时代草帽山遗址[J].赤峰学院学报,2014(10).

[9]林西县文管所.林西县发现红山文化石雕像[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2).

[10]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J].考古,1987(6).

[11]于建设.红山文化人物造像分析[J].北方文物,2014(3).

[12]刘国祥.红山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685-704.

[13]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上海:三联书店,1999.

[14]承德地区文物保管所.河北滦平县后台子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94(3).

【作者简介】杨兴宇(1988—),男,赤峰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

猜你喜欢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中的玉雕发展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及相关问题研究
红山文化英译立项研究现状
红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红山文化两大人物造像系统功能分析
赤峰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地位
“红山文化”盗墓笔记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红山文化彩陶纹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