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政谐”方能“经热”

2019-12-23 04:17王俊生
环球时报 2019-12-23
关键词:中韩关系周边国家中日韩

王俊生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于24日在成都召开,李克强总理同韩国总统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出席会议。这次会议主旨是讨论三国区域经贸一体化。笔者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三国处理好政治关系。

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上,过去几年常听到的一个判断是“经济上靠中国、政治安全上靠美国”。由于周边国家里除阿富汗、不丹、尼泊尔、老挝、文莱外,中国是所有其他16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外军事出口额排在前45名的国家及地区中,中国周边国家占14个,金额占美国出口总额的31%。“周边国家经济上靠中国、政治安全上靠美国”貌似合理,对包括美国的盟国日本和韩国而言更是如此。

但实际上,国家间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难以分开。以中韩关系为例,2015年随着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出席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两国关系进入“蜜月期”,两国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当年中国游客赴韩也达到顶峰的800万人次。当时因钓鱼岛等问题正值中日关系处于低谷,许多人甚至在讨论什么时候韩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对象国。但随着2016年韩国部署“萨德”,两国政治安全关系陷入低谷,经贸关系开始下降。有意思的是,近几年随着中日关系好转,赴韩游客减少的部分基本上都转而去了日本。这典型反映出经贸关系绝非完全独立,它受到两国政治安全关系的高度影响。

另一个常被引用的判断是,“经贸关系是政治安全关系的‘压舱石”。随着日本和韩国经济的腾飞,以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三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和欧盟与北美并列的世界前三大经济活跃地带。但中韩关系受“萨德”事件影响至今余波未平,日韩关系也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倒退。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自从2008年启动以来时断时续,2013-2017年甚至仅仅召开了一次,主要原因在于三国围绕将本国利益最大化争执不下。而2018年以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三国经贸一体化顺利推进的主要动力,在于面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三国都希望通过“抱团取暖”进行止损。由此可见,中日韩内部区域一体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环境恶化,三国间合作的内生动力远远不够,其主要原因在于彼此间政治安全关系信任度较低。可以想象,一旦美国与日本和韩国经贸关系得到改善,三国的经贸一体化进程有可能再次停滞不前。

笔者认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当务之急应着眼于如何加强三国的政治安全关系。目前也正是加强中日韩政治安全关系的关键时刻。其一,就中韩关系而言,2017年5月文在寅政府上台后,中韩努力克服“萨德”入韩导致的关系严重倒退。借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文在寅总统第二次访问中国的契机,也可进一步推动中韩关系全面恢复。

其二,就日韩关系而言,今年7月以来,日韩关系在贸易、历史、安全等方面陷入低谷。尽管近期有所恢复,但面临的障碍仍然巨大,需要两国首脑从顶层引领。

总而言之,中日韩经贸一体化既要在技术层面夯实合作的基础,同时也要在政治安全层面让三国关系稳定下来。后者有许多方式可以尝试,比如用某种机制让中日韩峰会固定下来,避免受到特定事件的干扰,建立三边的政治安全对话等。就此而言,本次峰会首次将朝鲜半岛问题纳入议程也契合这一方向。▲(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韩关系周边国家中日韩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中日韩贸易数据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中韩关系对我国大学生“购买韩货热”现象的影响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2001年—2009年中国及周边国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权赫秀编著《近代中韩关系史料选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