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强,黄 伟,张春竹*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新疆巴州 841000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基地,棉花种植面积占新疆总农业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1]。随着棉花连年种植,病虫害发生情况日益严重。棉蓟马,又称烟蓟马、葱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是世界性棉花主要害虫之一,在新疆发生和危害尤为严重[2]。早春危害具有成灾速度快,损害不可逆的特点,严重影响棉花的安全生产[3]。2016 年新疆巴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无膜栽培试验地棉蓟马发生严重,危害棉花生长点,形成无头棉和多头棉,造成叶片皱缩破烂,背面显现银色白斑,影响光合作用,从而使棉花生长延缓,结铃减少,产量降低。国内关于棉蓟马防治的报道主要采用喷施[4-5]、种子包衣[6]的方式,而药剂拌种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7]。本试验选取三种药剂采用拌种的方式比较其对棉蓟马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有效控制棉蓟马危害的方法,为减少棉田农药使用和棉农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棉种为:源棉367
A:95%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
B: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江苏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试验于2017年4月21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地进行,试验地为连作棉田,土质为壤土,土地平整,田间管理一致。
试验共设6 个处理:A1:种子量3‰的95%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A2:种子量5‰的95%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B1:种子量3‰的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B2:种子量5‰的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C1:种子量3‰的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C2:种子量5‰的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以清水拌种为对照(CK)。
所有小区均为人工点播,外设保护行,每处理重复三次,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30 m2。在播种前使用少量水将药剂溶解后拌种,其他管理同大田。
随机选取各处理及空白对照处理的健康饱满棉种,采用纸盘法进行发芽实验,每处理50粒,重复3次。7 d后统计发芽率,比较各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防治棉蓟马的试验在每个处理区内采用随机5 点取样,每点50 株,调查统计无头棉株数,计算危害率及相对防效。
危害率=危害植株/总植株*100%
相对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危害率-处理后危害率)/空白对照危害率*100%
试验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Duncan’s法(新复极差法)进行生物统计分析,比较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表1 不同处理棉花种子发芽率
由上表可知,不同药剂处理后棉花种子发芽率与空白对照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芽率均在90%以上,说明这三种药剂进行拌种对棉花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可在生产中应用。
图1 不同种衣剂处理后棉蓟马的危害率
如图1所示,三种农药处理后棉蓟马的危害率在28%~91.33%之间,其中A 处理危害率最低,在28%~42%之间;其次为B处理,危害率在37.33%~64.00%之间;C 处理危害率最高,在73.33%~91.33%之间。处理A1、A2、B1、B2危害率与空白对照有显著性差异,C1、C2与空白对照无差异。
图2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棉蓟马的防治效果
如图2 所示,各药剂拌种防治棉蓟马效果依次为:A2(64.69%、58%)>A1(61.56%、54.58%)>B2(51.99%、34.42%)>B1(45.89%、33.79%)>C2(6.54%、5.65%)>C1(-3.3%、5.57%)。其中95%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在三种药剂中防治效果最好,播种30 d后,防治效果显著优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棉蓟马的寄主种类多,生存空间大,无论露地还是保护地,田间、田外都有其生存空间,棉蓟马虫体小、隐匿性强,成虫善飞,造成药液难以接触,防治困难。此外,早春棉蓟马危害引起的无头棉、多头棉等损害后,施药防治难以挽回损失。本研究采用药剂拌种的方式,在早春棉蓟马发生时发挥杀虫功效进行防治,避免由于不能及时获取棉蓟马入侵棉田的准确信息而错过防治的最佳时间。
试验结果表明,95%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棉蓟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棉种发芽无不良影响。通过药剂拌种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因防治棉蓟马关键时期不准确导致的危害损失,还可以减少传统农药喷施造成的农药飘移污染及防治成本。使用95%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进行药剂拌种30 d 后对棉蓟马的防治效果可达54.58%~58%,明显优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可作为药剂拌种防治棉蓟马的首选。使用种子量3‰~5‰的95%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行药剂拌种,均可有效防治防治棉蓟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