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品的审美维度探析
——以山水实景演出为例

2019-12-23 23:36陈娴颖
人文天下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实景山水传统

姜 扬 陈娴颖

我国的山水实景演出肇始于桂林阳朔上演的《印象·刘三姐》。此后,张艺谋“印象”系列的《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作品,梅帅元策划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道解都江堰》等作品,都推动了山水实景演出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按照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的说法,与一般的舞台演出不同,山水实景演出强调的是“此山、此水、此人”的观念,并非简单的露天演出,是将本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还原为山水的一部分,实现天人合一。以《印象·刘三姐》为例,制作人梅帅元指出:“传统演出是在剧院有限的空间里进行,这场演出则以自然造化为实景舞台;传统的舞台演出是人的创作,而山水实景演出是人与上帝的合作。我们的演出,主创人员只做了一半,另外一半是上帝在做!”“周围12 座山峰是演员,身边的漓江水是演员,眼前捕鱼的鸬鹚也是演员,参与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在‘表演’。”置身这样的演出环境,身边的每一个元素都跃跃欲动,鲜活的画面不仅能看到,也能感觉到,观众必然形成不同的审美体验。

一、山水实景演出的审美维度分析

山水实景演出既是一部艺术作品,也是一种文化产品;既能持续吸引各地的游客前往观赏,产生持久影响力,也是我们思考、分析和借鉴经验的产业案例。和之前的剧场演出相比,山水实景演出形式既可以带给观众全新的审美体验,也会引发不一样的审美情感。

(一)物我相忘的审美体验

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一书中说过:“在美感经验中,我和物的界限完全消灭,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也没入我,我和大自然打成一气,在一块生长,在一块震颤。”山水实景演出的最大特色便是演员、观众融于山水环境中的,大家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暂时忘却自我,摆脱意志的束缚,享受色彩艳丽画面形成的纯美意象世界。这样的一个有机整体,利于“移情作用”的产生。也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在凝神观照时,我们心中除开所观照的对象,别无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的脚步尚未停止,人们在匆忙的工作节奏中不得不远离山水,远离静谧;居于城市也难以感受自然之美。而欣赏一场山水实景演出,可以暂时避开生活琐事的打扰,回到自然,在重新体味自然的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不仅演员与舞台融为一体,观众也会不自觉地与舞台融为一体,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成就一个鸢飞鱼跃的灵动世界。在这一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达成完满和谐的统一,最大程度地满足当下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二)“不即不离”的审美距离

按照英国心理学家布洛(Bullough)的“心理距离说”,我们从事物中获得审美享受,关键要与对象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对于一台演出而言,观众即是审美主体,演出节目即是审美客体。二者距离既不能太远,亦不能太近。按照朱光潜先生的说法:“在美感经验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跳出来,一方面又不能脱尽实际生活;一方面要忘我,一方面又要拿我的经验来印证作品。”这样的矛盾就是布洛所谓“距离的矛盾”。“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看能否把 ‘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山水实景演出营造的是与自然和谐融洽的环境,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可以跳出实际生活的忙碌与繁琐,寄情山水;同时,演出的内容往往与传统的生活经验相关,能唤起观众对此的记忆,引起共鸣,因此又会有相应的个人情感投射到作品中。这样一种“不即不离”的恰当的距离,既保持了作品的吸引力,也可以让观众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三)热烈持久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具有多样性,既然文化产品能吸引广大受众,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必然也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情感。当然,审美情感不单指审美愉快,它是人们在精神上的一种感发,因此也会产生其他情感,如悲伤、哀愁等。就审美愉快而言,康德认为,它是由对象的形式引起的无利害的愉快。正如彭锋在《美学导论》中所言:“正是因为审美愉快是无利害性的,因此尽管审美愉快是主观的,我们仍然会要求别人跟我分享同样的愉快。换句话说,无利害性的愉快就是一种无私的愉快,尽管这种愉快是主观的,但却没有任何主观内容或偏见,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别人产生同样的愉快,如果别人也能做到无私无欲的话。”

山水实景演出发展至今,也逐渐衍生出多种类型,从最开始的仅有画面呈现而无故事情节,到后来有的剧目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从剧目风格来讲,有的风格婉约清雅,有的气势磅礴。在自然环境中,观众体会到无利害的审美情感,随着剧作内容、情节和画面的变换,或喜或悲,还可以和周围观众一起分享,情感得到共鸣。

二、对文化产品创新的启发

山水实景演出在中国的成长与发展,和它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享受不无关系。在这样的艺术体验中,人们能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获得精神层面的升华。山水实景演出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与民族性格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人一直注重对自然美的发现,主张人与自然的沟通、契合。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庄子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叶燮在《原诗》中也有相关表述:“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叶朗在《美在意象》一书中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尽管社会不断发生变化,但这样的思想观念却是深植于中国人性格中不易改变的。山水实景演出正是满足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情怀,并将这一传统文化观念实现现代转化,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帮助现代人实现寄情山水的理想。

在大审美经济的当下,作为较为成功的本地文化产品,山水实景演出带给中国文化产品生产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注重审美体验价值

与传统经济不同,当下社会更加突出经济活动中的审美要素,这也成为新的消费理由,形成全新的消费体验。传统经济时代,人们注重物质追求,而当下的转向是逐渐关注人的内在精神需求,把受众的审美体验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这也是文化产品下一步提升的重点。

成功的山水实景演出往往是审美距离恰当,能让观众忘情其中,也能在过后反观自身经验,回味无穷的作品。其带给人们的审美情感不论是愉快还是悲愁,都能够切中人类最普遍的情怀,引起共鸣。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大众日益上升的文化需求,因此应该以提升大众的审美体验,促进大众文化消费为追求。

上世纪90 年代,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在其著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就将消费文化的研究重点放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一方面,艺术与审美将逐渐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两者之间不再泾渭分明,艺术创作逐渐向生活靠拢,高雅艺术逐渐向大众靠拢;另一方面,生活也逆向追寻艺术与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也具有一些特性。首先是大众性,若想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就需要更贴近消费者的生活以满足他们真正的需求,这也是遵循市场规律的体现;其次是符号性,人们在消费时将更注重其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商品符号价值往往与身份、地位匹配;最后是娱乐性,人们在消费时将更倾向于身心愉悦、轻松自由的方式。山水实景演出正是艺术性和大众性结合的产物。剧场被放置在室外,演出每天上演,使更多观众可以欣赏到演出,创作内容向大众靠拢。同时,演出让艺术形式走进了更多人的实际生活,逐渐带动文化消费习惯养成。

(二)借力传统文化资源

山水实景演出能成为中国独创的一种演出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不无关系。中国自古就推崇“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对自然山水的情结源远流长。山水实景演出也正是这种观念在当下的一种表现形式,演出从中华文化的积淀中走来,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又沿着中华文化的脉络传下去。除此以外,地方的特色文化资源也是山水实景演出创作的基础与核心内容,以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以《印象·刘三姐》为例。刘三姐曾是广泛流传于两广(广西、广东)地区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她是少数民族同胞勤劳、勇敢、善歌等美好品德的集中体现,曾在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中得到表现。实景演出无疑为刘三姐民间文化的传播和歌圩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模式。虽然刘三姐的故事和壮族歌圩都是传统文化资源,但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可打造新的“刘三姐”和现代歌圩,淡化民间话语和政治色彩,突出其“歌仙”身份,表达最朴素的人类共通的情感。由此完成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以实现跨文化的交流。演出内容中,还融合了当地民众生活、劳作、娱乐的场景,与生活实际接近。例如,充满生趣的渔民捕鱼场景,既有生活化的乐趣,在宏大场面的舞台中又具有观赏性。人们往往对不同地域的风土民情充满兴趣,在内容上,山水实景演出一般较注重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发掘,同时观照当代生活,进行现代转换,较符合当前消费者的审美趣味,满足了大众消费的需求,因此也帮助其赢得了较多观众。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文化资源大国。秦皇汉武的风姿曾经倾倒世界,但随着世界局势的改变,现代化与传统文明显得格格不入,形成冲突。其实,在现代科技的强烈冲击下,不仅是中国文化,世界上很多文化都会经历“传统”与“现代”互相激荡的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自身,适应现代的生活,被现代人所喜爱和接受。中西文化比较而言,中国文化重在内向超越,而西方文化重在外在超越。西方文化的外倾精神积极鼓励人们寻求对外在世界系统的了解,主要是抽象化、理论化、逻辑化的思考方式。而中国人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中国文化内倾的这一偏向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确曾显露了不少不合时宜的弊端,但中国文化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不断也正是受赐于这种内在的韧力。中国传统观念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态度虽然不是现代的,却可能有超现代的启示。其内在的精神却是超越现代而有利于人类整体发展的。山水实景演出即是对“天人合一”这一观念的复归与重现,对我国其他文化产品的价值提炼与重构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拥抱科学技术创新

艺术呈现人类文化的精华,致力于用符合人类审美的方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和自身的感情,是一种在感性层面对美的追求;科学探索自然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致力于寻求一种可解释的理论,在哲学层面,这种探寻也是一种美的表现。正如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所说:“科学与艺术,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汇合。”光声电、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立体实景等高科技的运用,增强了艺术表现效果,扩大了审美表现空间,助力了山水实景演出的成功。如在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当中,大量高科技的运用,有效地将舞台和巍峨雄伟的高山融合,将变幻多姿的江水再现,使观众得到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程萍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中提到,科技创新是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有效增加了文化产品的时效性、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和传播力。如今,科学技术展现出繁荣与发展的景象,新技术新产品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的发展丰富人们的审美内容;技术的创新延伸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空间;人性化的产品更符合人们的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精良的设计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审美要求,从而开创广阔的市场。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远行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独到的审美观念,讲求物我相忘,达成一个玲珑活泼、意趣横生、有意蕴的意象世界。山水实景演出广受欢迎主要在于,能以“天人合一”观念的现代表达帮助观众实现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获得充分的审美愉悦。演出对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把握及传承,并非以理论形式诉诸笔端,而是创造性地与当下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同时,采用创新的演绎方式为其发展输入营养液。

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条件下继续发展的启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注重传统文化的研究,认清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才能促进民族传统在现代化背景下更好地转化,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其实不用担心民族传统会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失去根本,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即使周围的生活不断发生变化,也不容易泯灭,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本来良好的特点;相反,那些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价值自然会在时代进步中被逐渐淘汰,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被淘汰并不可惜,人类总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变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转化与调整,以适应现代化的生存。时代是不断向前推进的,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时代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结语

在全球化速度加快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竞争已不只是军事、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博弈,更需要依靠文化“软实力”先声夺人。因此,坚守我们应该守护的文化传统,同时积极向先进国家学习优秀经验才是我们发展的路径。守住文化的“根”并不代表一味守旧,我们也需要立意创新。丰厚的文化资源是我国的优势,用创意、创新让这些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和活力,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实景山水传统
《山水间》
“实景与想象”——明清武夷主题的意象式文人山水画研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爱在一湖山水间
实景演出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婺源《梦里老家》为例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