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

2019-12-23 22:52张红彬李孟刚黄海艳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6期撰文指出
人民与权力 2019年7期
关键词:共治公共服务主体

张红彬、李孟刚、黄海艳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6期撰文指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五位一体”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四化”即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有了新的内涵和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治理目标的改变:从维护社会稳定到追求美好生活。以民生为根本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社会治理的目标由维护社会稳定转变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治理目标的改变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理念的重大突破。(2)内生动力的改变:从政府履行职责到社会需求驱动。社会的良治久安不再仅仅依赖于如何驱动政府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职责,而是要求以回应社会现实需求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核心,打破政府一元管理模式,融合社会和市场力量,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等,建立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机制,合力共谋社会善治之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3)治理结构的改变:从政府一元主导到社会多元共治。政府应该将手中一部分权力“让渡”给其他治理主体,发挥各种治理主体的优势。打破公私部门间的壁垒,通过构建一定的协商合作机制,共建社会治理平台,共治社会事务,共同提供社会服务,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4)治理方式的改变:从线下管控到双线联动。新时代的社会治理要采取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了解社会需求、监督社会动态、提供公共服务。

猜你喜欢
共治公共服务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互联网金融的公私协同共治
“多元共治”乐融融
论碳审计主体
山东乐陵市:“三水共治”促水环境改善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何谓“主体间性”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