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奕海(邵阳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随着国民对体育不断加强重视,我国对高校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有效推动,高校在体育项目的教学上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体育教学和体育实践活动上的场地与基础设施状况也不断得到改善。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项目中,一般以开展各类球类运动、田径、游泳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为主,对体操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也逐渐忽视体操运动。所以当前的高校体操教学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解决的问题。在教学目标设定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对于体操教学的内容完善度不足、在体操教学方法上缺乏丰富性,形式单一等。这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学生对体操运动的选择和兴趣,也阻碍了体操教学效果的实现,不利于高校体操教学的持续性健康发展。但体操运动是高校不容忽视的体育教学项目,它不仅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上发挥重要作用,还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和意志、锻炼学生的的综合素质品质。
分析当前高校在体操教学中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出一些需要改进与解决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存在内容较为单一化的问题。为进一步有效提高体操的整体教学质量,高校在体操教学活动中一般侧重学生在技术上对体操的掌握,而容易忽视总结和分析各种因素对动作完成的影响及对动作结构的探讨与完善。在体操教学的理论课程方面,也缺乏常规教学课程的安排,往往只是为了应对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前期才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在一定程度上使体操教学实践活动与理论活动分离,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科学性。在体操练习方面,注重采用一些重复性的动作来提高完成度,对于具有危险性的动作的合理安排不够,学生缺乏动作的相关知识,易造成对学习的厌烦,不利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再者,在体操教学中缺乏对内容合理设置等方面的整体性认识,在理论教学中合理性和科学性难以呈现。例如,对体操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内容的设置上也不够细化和具体。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系统性地掌握相关知识,而是片面地学习与理解。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随意性,对内容的要求度不高,限制着学生在体操学习中所取得的效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另一方面,在师资力量上,高校的体操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缺乏相对先进的教学观念。因此在当前的高校体操教学中,教师对体操项目教学的认识也还没有全面系统化,教学活动容易流于形式,内容方面不够充实,使教学目标难以有效实现。但体操教学除了要提高学生的体操动作水平外,还应起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发展和品格与审美情操等的塑造。高校在体操教学中,缺乏改进和学习教学观念的认识,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和学生需求。同时,由于教学观念等的落后,在健身活动中不能将健身技能进行有效应用。
当前的高校体操教学侧重于竞技性较强的内容,重视对学生动作技术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在趣味和生动性方面有所欠缺,教学内容的枯燥使体操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低,学生缺乏对于体操运动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在开展体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缺乏有关体操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总体效果不佳,体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离散性较大。同时,教师在体操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忽视了体操运动优势的有效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具备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过程的机械化使学生缺乏主体性,一味地盲目参照老师进行体操学习,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效果和学习进步。
第一,多方面、多角度实施高校体操教学的优化改革措施,首先从教学改革层面进行策略优化,培养创新精神和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与培养,发挥教学对教师与学生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高校的教学活动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学校要坚持推行新课程标准,同时尝试当前新的体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活动,主动探索与参与教学改革,促进体操教学进一步发展。另外,在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上,也要不断重视与加强。在体操教学中,明确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重点,丰富体操知识与技能的理论内涵,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与完整性。不断推动与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在体操教学改革过程中将美化欣赏教育融入到体操教学活动中。教学环境对体操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体操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同时在物质和人文因素上都能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传统的体操教学过程较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将体操的美化欣赏方面融入到体操教学中。因此可以将体操与风格符合或相近的音乐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音乐的作用,使动作技能在呈现的过程中更富有内涵和美感,同时能加强学生的体操节奏感。
第三,教师在整个体操教学中对学生发挥着主导作用,引导性强,因此高校在改革体操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考察。教师的水平与专业程度与学生的技能、综合素质提升密切相关,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与保障。所以体操教师自身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充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必备的专业素养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要以自身的技能与素养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愿意听取教师的意见和指导。对开展体操特色教学活动,适当转化角色,使教学能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教学团队应自觉加强队伍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体操改革的实际效果。
第四,高校体操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重视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来自不同环境下的学生有着差异,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操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性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不断体现体操的特色。例如,教师可以自主地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探索、通过小组协作等方式来进行体操教学的措施优化。在教过程中应用与学生适应的教学方法以推动学生全方面健康发展。
第五,在优化体操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对体操知识的系统性考核,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将学生在体操课堂中的表现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不仅做到优化考核,还能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实施者,体操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沉积和成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考核不仅要针对学生进行,还要从教师出发,对教师进行相关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教师会自觉加强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师团队中营造健康的竞争氛围,增加教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动力,同时能丰富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体操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有效开展体操教学的基础。因此高校在开展体操教学活动中,首先要依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和进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导向,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同时,体育教师在制定体操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做到主动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已有的水平,根据学生总体的身心、学习发展等需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体操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在对学生的整体体操实践技能学习情况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操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另外,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与自信培养,也应纳入教学目标制定的考虑范围。
完善的体操教学内容是体操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体育教师应重视对体操教学内容的创新与不断发展完善,同时要注重挖掘体操教学中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趣味性,找到体操学习的兴趣和不断探索的热情。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体操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学情况,根据教学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等,合理进行选择与设计。使学生能在正确的引导下,体会到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有用性,在感受趣味的同时,学到真正的体操技能,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和兴趣的培养。学生的发展需要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体操教学内容设计应重视的问题。高校可以在教学开展中,融入知识讲座,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体会体操内涵,例如学校邀请专业的体操运动员、专家等为学生开展知识讲座,将专业性的体操知识融入到学校的体操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具专业性,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这种具有专业度的学习形式,同时还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体操教学活动,不断改进和丰富学生的体操学习结构。
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当前的体操教学现状。因此及在体操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转变较为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与学生个性和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采取新颖的、且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体操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可以主动营造良好的体操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负担和心理压力。例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和体育能力,将身心发展、学习水平等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进行教学,根据这个小组整体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种分层教学法不仅有较强的针对性,还能使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难度和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匹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从而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还可适当采取合作教学的方法,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抒发对相关知识点的看法,讨论不同的观点。学生在学习与讨论的过程中,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有效加强对体操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促进自身的学习与理解能力。
总体来说,高校进行体操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一个过程,它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改变的过程。在改革的每个环节中,都要注重内容的具体化和创新性,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在改革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对于体操技能的掌握和整体内涵的理解。在相关的基础设施等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多方面、多角度衡量,切实有效促进高校在体操教育中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