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芳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贵州 553000)
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对于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目前,我国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亟待改革。同时西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大力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计算机企业岗位的需求。随着国发[2019]4号文件的出台,国家对于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视达到了从未有过的一个高度,西部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也正逢其时。本论文以贵州省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我国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条件都比较差,其中大部分学生父母世代务农;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属于农村留守学生;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家庭属于城市的低收入群体,他们很少经过系统和专业的计算机操作培训,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技能相对较差,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目前高职院校的很多计算机专业实行大班制,由于人数较多,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针对学生的特点,逐个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操作指导。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不够积极主动,致使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很难把相关技能掌握清楚[2]。这些都是开展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计算机应用热点经历了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和虚拟现实应用等发展阶段[3]。每一款、每一代软件对于高校硬件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机房设施的更新都不够及时,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应用程序的要求,也就和实际岗位应用有一定程度的脱节。
目前我国西部高职院校对于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安排的实验课时不足,使学生们不能很好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往往比较有限,一般都在上课期间对外开放,在课余时间往往都处于关闭状态,这种实验室的开放制度不利于学生快速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对于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一般仅限于学生的毕业顶岗实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较少,学校在教学期间不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软硬件资源和培训资源,对学生开展贴近岗位的针对性教学。包括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顶岗实践方面较为有限,学生日常及假期期间,深入企业开展实习实践获得的机会都较为有限。另外也由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更新滞后,实验室学习环境与实际企业岗位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导致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程度的脱节。
在课堂上,首先要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并且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微课等多种方式,准备微视频、微教材、微素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适用性。
(1)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室设施更新
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促进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硬件方面要与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和虚拟现实应用等计算机应用热点相匹配,同时也应加强大数据等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与市场接轨的最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
(2)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促进实验室向开放式实验室发展
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方面,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进行大胆改革,在课余时间实验室仍然对学生开放。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管理员,利用这些学生管理员在课余时间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一方面给一些贫困学生以勤工俭学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的机会。
近几年来,贵州省积极组织计算机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比赛,3D打印比赛、互联网+等,对接产业需求、行业标准和企业主流技术水平。贵州省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省赛和国赛,并把每年的十一月份定为“学院技能大赛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参加这些比赛,一方面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他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为贵州省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也通过指导国家级和省级竞赛,开阔了眼界,接触并学习到当前计算机先进技术,完成了知识更新,也摸索到了最适合高职学生的实验教学方式。
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一方面吸收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加入实验教学队伍,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引进具有三年以上企业经历的新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他们的知识更加贴近于应用。对于在职的教师,一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包括寒暑假以及长期到国内外其他高校去进修学习,不断完成知识更新;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实验教学的老师们加强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深入行业企业,开展顶岗实践,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计算机相关岗位应用。
开展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还必须在日常教学期间加强与计算机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让企业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一方面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通过开设讲座、实地指导等方式参与实验教学,介绍行业岗位从业经验,使学生的操作更加接近应用;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软硬件资源和培训资源,使教师的知识得到更新,不至于与实际应用脱节;同时也能够让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一线的企业岗位的实际情况与岗位需求,从而培养出真正适应计算机岗位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