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19-12-23 02:32
人口与社会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口发展

何 维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北京 100811;2.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北京 100011)

一、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判断人口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口科学

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都很强。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全球视野、把握科学方法、明确实施路径。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重大意义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推动我国人口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口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口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人口工作改革发展和人口战略研究深化提供了基本方向。

1.关于人口形势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都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务必长期坚持,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

2.关于人口老龄化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2016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关于人口流动发展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要任务就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4.关于人口战略研究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把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新时代人口研究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的新观点、新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迫切需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准确研判新时代人口形势,揭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变动规律,促进人口结构优化、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流动合理有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人口问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理论不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我们认识自然社会、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科学方法。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及方法来分析我国人口问题,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口理论。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指出,人类社会一方面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进行人自身的生产。就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言,包含满足最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在此基础上满足新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就人自身的生产而言,一方面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对物质产品的消费,使人的体力和智力得以恢复,从而维持生命存在;另一方面是指他人生命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统一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这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必须保持劳动人口的数量、结构与生产资料的数量、规模相适应,劳动人口的素质与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视角切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力三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力也就是人口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的关系。分配作为生产过程之后的第一个环节,对整个再生产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为什么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因为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使得农民所得与付出密切挂钩,从而激发了他们劳动创业的热情。交换环节也对人的积极性调动有重要影响。为什么硅谷能够吸引大量优秀的年轻人才?是因为创业者的创新想法通过技术变为现实,会通过交换产生回报,甚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其个人价值也会得以实现。

因此,我们要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注重从反映生产力、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视角,去研究未来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和我国今后在人口发展方面的目标导向和具体路径。

(三)坚持站在全球视野高度,统筹谋划我国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4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在开放背景下实现的。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是大势所趋,开放意味着在更广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特别是人口资源配置。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成为全球科学中心、科技中心,随着国际人口迁移活跃,我们需要从全球产业布局、人口版图的大局来进行人力资源的统筹配置与清晰定位。

二、充分认识我国人口发展取得的成就

从20世纪70年代初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短短40年时间,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历史性巨变。人口政策的每一次调整完善,都是着眼于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目标进行的,是与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规律相匹配的。总体来看,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完善有效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显著提高了人口素质,并且有力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增进了民生福祉,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也为世界人口发展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

我国通过人口综合治理,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速从20世纪70年代的19‰,降至21世纪以来的6‰。我国逐步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的人口增长模式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二)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对我国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40年来,我国凭借着劳动力总量的巨大优势,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在全球所有经济体中经济增长最快。

(三)全面提升了我国人口素质

1.我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实现了质的飞跃。这集中体现在高学历人口比重明显增加,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高。1982年,全国1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仅占10.9%,2017年则提高至35%。

2.我国人口健康水平逐步提高。1981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为67.8岁,而2017年则为76.7岁,三十多年时间提高了近10岁,同年美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8.6岁。与美国占GDP比重近19%的卫生总费用支出相比,我国只用5%左右的占比即取得了这样的成绩,的确难能可贵。

(四)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现如今我国仍按照改革开放以前的人口发展模式,我国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淡水资源等将比目前低20%以上,人地矛盾将更为加剧。全面计划生育大大减轻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不仅将“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而且为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

40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并有力减缓了全球人口增速,将“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81—2013年,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53亿人,占全球减贫人口总规模的70%以上;2013—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年均脱贫1 300多万,我国成为全球减贫事业中最重要的贡献力量。

三、现阶段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着力重点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人口总体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发展中国家总体处于人口发展方式转型期,一些极不发达国家人口增速仍然较快。2018年10月18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2018年世界人口状况》,该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人口为75.5亿人,总体出生率为2.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出生率位居全球前列,尤其是非洲西部和中部的出生率高达5.2。与之相比,美国的出生率为1.9,中国仅为1.6。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口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因发展阶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必然趋势,人口老龄化也是必然现象。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甚至简单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极大的自由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人类实现自身再生产的方式也可能出现革命性变化。

而我国的人口发展已进入深度转型期,人口发展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重要转折性变化,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压力大的问题,转变为人口发展不平衡、人口服务保障不充分的问题,由人口数量压力转变为人口结构挑战,人口工作重心由控制人口数量增长转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体而言,从人口数量上看,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我国人口规模仍将长期保持在13.5亿以上。但人口增速放缓,出生人口呈现下行趋势。从人口结构上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快速老龄化进程还不相适应。从人口素质上看,虽然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综合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短缺,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还需持续用力。

综合研判国际人口发展规律和国内人口发展特点,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工作的重要论述,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关注战略全局又抓好关键局部,在世界人口发展大局中找准我国人口发展的战略定位,系统掌握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演变规律,坚定走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为世界人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一)深化生育友好型政策体系研究

我们需要科学地分析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有针对性地分析生育二孩人群的结构特点,准确把握群众生育意愿和顾虑,研判进一步完善生育配套政策条件下的生育潜能。研究发展托育服务业,建立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主体作用,发展多层次托育服务业,引导全社会构建从重“生”到优“育”的良好环境。研究完善家庭友好政策,健全国家、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生育责任的家庭支持政策,树立社会分担人口再生产责任的价值导向。

(二)深化人口素质提升配套政策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化分工水平提升,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对我国人口综合发展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有必要深入研究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政策举措。比如,如何解决“一边是企业用工荒,一边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样的问题,不仅要合理确定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比重,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和精准度,而且需要对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让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贯穿人们的整个职业生涯。在人口健康素质提升方面,需要将人口问题与健康中国建设相结合,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传播健康文化、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将健康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共同保障人民健康的合力,稳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人口文化素质提升方面,应加快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普及高中教育,继续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挖掘“人脑红利”“人才红利”弥补“人口红利”,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迈进。

(三)深化人口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

随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提升,我国社会生产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逐步迈向中高端,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格局逐步转型为以智力密集型为主,依靠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获得快速发展的经济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未来人口发展战略必须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定位中高端发展水平,尤其注重人口质量和结构均衡。一方面,重视发挥人口流动迁移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加快推进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制度等关键领域的改革,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另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逐步构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拓展高质量就业新空间,加快建设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四)深化人口与社会发展协调研究

要正确认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纵观世界,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有发达国家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应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全面、积极的人口老龄观,加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研究,建立适应老年社会的服务体系和政策体系。针对我国低龄老年人较多的现状,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开发“健康红利”和“鼓励老年社会参与”的政策措施,积极挖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老年经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延迟退休政策。加强完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康养结合、工养结合,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深化人口与科技进步相促进研究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已初见端倪,比如无人汽车、无人机等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力的替代问题,再比如生物技术进步成果如何应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等,这些究竟会对人口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六)深化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研究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国际上看,全球人口数已达75.5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上升态势,究竟维持怎样的规模能够保持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对这些宏大战略问题应认真思考、深入研究。从国内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新时代,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打造人与山、水、林、田、湖、草、大气、土壤的生命共同体,科学构建绿色国民经济体系,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健全差别化人口政策,增强人口承载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

猜你喜欢
人口发展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李超:人口大国面临人口变局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