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郑阳 冯浩然 韩佩轩(.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0079;.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007;.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当优先发挥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凸显思政课程的显性课程优势,同时也要与其他课程资源想结合,发挥其他课程在思想教育活动中的隐形课程优势。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在各大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中应该实现与思政教育的多元融合教学,并作为高校实现公共体育课更上一层楼的一个有效突破口。与此同时,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课程的融合也可以提升各大院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实现国家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要求。因此想要实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既需要国家层面、省市层面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的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师与思政教育课程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多样载体,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等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使得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个体和社会发展功能。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俗话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课程帮助学生发展体力,改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自我身体的认识和控制能力,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同时体育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在毛泽东看来,体育的功效之一是可以调解感情,“非第增知识也,又足以调感情”,“理性出于心,心存于体”,“故身体健全,感情斯正”。因此在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知识和参与体育运动活动,达到改善体质,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和战胜自我的身心发展过程。
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与祭拜活动中富含神秘色彩的舞蹈,到古代的蹴鞠和近代化的军事体操,再到当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活动贯穿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体育活动与形式的演变更从另一面展示了人类社会化的过程。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健康、有趣的活动,体育活动强调公平,服从规则,为体育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平等的活动平台,打破了阶级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这也是我国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意图所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作为体育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更是体育精神与体育文化的传播载体,映射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帮助高校学生走出校园更好地融入社会。学生通过公共体育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并参与到社会体育活动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潜移默化中养成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这在传统理论教学的思政教育课堂中是学习不到的。
体育活动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育内容的主体部分,纵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体育活动对人们思想和精神世界塑造的重要价值。从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的强健身体和精神是做任何事的前提,再到奠定了西方社会发展基调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中人们逐渐认识自我,对体育运动在身体和精神塑造价值的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在西方主流价值观下早已成为培养人才,强健体魄和塑造精神最为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之一。我国古代体育则更侧重于体育活动对人的道德伦理教化作用,并以礼、法作为规范身体活动的最高标准。近代中国对军事体操的重视程度,更使体育运动上升到爱国层面,传达出一种通过体育强身,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作为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不仅强调习武对强壮体魄的作用,更强调习武对个人意志品质与精神世界的塑造价值。体育活动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人文精神熏陶、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伦理教育功能也体现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以学习运动技能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同时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运动情操,高校公共课程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从身体到精神教育的统一。由此看来,掌握运动技能与知识,提高身体素质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显性教学目标,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健全人格则是隐性教学目标。与高校公共体育的隐性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是,思政课程教学目,同样强调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过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所不同的是,思政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是以课堂直接理论教学的显性教育形式存在,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通过体育活动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隐性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显性教育具有统一性。
以理论课程为主的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在提高高校大学生道德素养与帮助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但我国传统的思政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理论教育,没有意识到思政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或者是在思政教育的课程中只有德育教师关注思政教育以至于浪费了很多教师资源,又或者是在思政教育的课程中没有科学的考评体系等。基于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就不能只依赖于课程上的理论教育与形式上的实践教育,而应该是要积极的拓宽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同时在倡导学科融合教学的今天,各大高校更加应该积极完成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在这项工作的融合过程中国高校也可以积极地借鉴一些国外高校在这方面的成功实例,以减少弯路。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各大高校的主要目的是培育一批又一批的有道德、有理想、有素质的大学生,其中教师应该做到教与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其中不仅仅需要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严格约束,更加需要的是学生本身的自制力与道德实践。因而,为保证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社会实践机会,在学生切身的实践活动中积累道德品行。
公共体育课程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及新的教学渠道。现阶段,我国高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属于一种有自主意识的娱乐活动,并具有严格的动作规范与教学规则。在整个体育活动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能完善学生人格、培养运动情操。因此公共体育教学中亦可以进行思政教育活动,使高校学生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中来,同时这也是两者可以相融合的前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也符合国家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既是教育本身的需要也是响应国家号召的战略任务。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过程是一项比较系统且综合的工作,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应该实现两种工作的交叉,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因为如此,在实现教育主体、内容以及教育目标等内容融合之外,也应该实现不同教育渠道之间的融合,并且将其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工作的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导和支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介体、环体等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各大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为人师表,也就是需要具有良好的教学素养。而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中,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就显得更加重要。
就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工作而言,这一对策是从整体育人的教育出发的。在各大高校中公共体育的教学及包括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包括了体育竞赛、早操、体育社团以及课外活动等内容。高校公共体育的德育资源基本都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场景等几方面之中。正因如此,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从整体育人的角度出发,引导体育教师善用教学资源与素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具体来讲也就是营造体育教学氛围,将德育教育贯穿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就该项工作的融合而言,这不仅仅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应有之意,同时也是思政教育改革的迫切所需。该工作的顺利融合需要政府部门和高校领导层的政策支持,更加需要体育教师以提高思政素养为目标、以体育教育为载体、以更新教育观念为渠道、以整体育人为出发点,通过挖掘各项教学资源将思政教育逐渐渗透进学生群体,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的美誉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优势所在,应该是高校所有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在发挥好思政课教学主渠道的同时,了解公共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思政价值与思政方式,结合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育人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解决思政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壁垒,从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出发,提高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思想境界,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