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探究

2019-12-22 22:37:19毕晶波浙江省杭州市兴业银行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贷款人银行信贷信贷业务

文/毕晶波,浙江省杭州市兴业银行

1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之下,信息之间传递的速度加快,涌现出许多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为人们获取外部世界信息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人们可以在庞大的网络环境中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资料。随着金融产业风险的相关信息发布在各大信息平台,银行信贷业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一直是众多商业银行工作人员重点研究目标。

2 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基本概述

在我国各项构成金融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中,商业银行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促进金融市场长久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商业银行的发展状态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且还未发展成熟,在市场监管以及管理制度上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部分信贷业务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制约束,给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一定的风险。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业务内容之一,受到贷款人经济能力、业务人员专业技能、信贷业务管理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不仅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其在激烈的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量。针对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风险,商业银行应采取多方可行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与防范,从而促进其长久稳定发展。

3 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3.1 银行信贷业务市场比例不均衡

受到信贷权限、银行区域划分、银行资金存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银行信贷业务市场比例不均衡,商业银行的大额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银行总行以及各大一级和二级银行分行中,而县级银行缺乏相应的信贷业务能力,使得我国信贷业务集中出现在商业银行的总行以及各大一级和二级的分行当中。与其它商业银行相对比,国有银行有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相关政策扶持,其在银行信贷业务市场份额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在信贷业务的经济利润并不高,高度集中的银行信贷业务市场份额分配比例,也造成其风险过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控制的难度。

3.2 较高的不良贷款率

受到银行信贷业务制度、业务人员工作能力、贷款个人或企业的经济现状、贷款人法律意识、贷款人还款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贷款个人或者企业未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内归还本金,给银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其长久稳定发展。尽管目前许多银行制定了贷款人逾期未还款的惩罚制度,但是受到贷款人伪造虚假不动资产信息等行为的影响,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加大了控制风险的难度。想要降低不良贷款率,商业银行必须从自身以及贷款人两个方面入手,建立较为完善的贷款审批制度,提高自身对贷款人经济状况的评估能力,定期对信贷业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以及法律法规意识。

3.3 信贷制度不完善

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将信贷业务的收入视作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信贷业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银行无法掌控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若是贷款人未在合同期限内还款,不仅会降低银行信贷业务的经济收入,还会影响着银行其它业务正常运行,不利于商业银行长久稳定发展。随着国家出台商业银行有权限在合乎市场规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内制定贷款利率的相关政策,使得部分商业银行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采取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信贷人员,致使信贷业务市场竞争激烈。银行信贷制度不完善,部分商业银行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无法将制定的信贷业务制度落实到各个部门,使得信贷业务工作人员以及贷款个人或者企业,在开展信贷业务的流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其行为,可能会加大贷款人逾期还款或者信贷资料遗失等风险。

4 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4.1 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

商业银行应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对在开展信贷业务流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贷款资料遗失或者损坏、贷款个人或者企业未在期限内还款、业务人员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出现错误等问题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并且建立相应的应急制度,从而对银行开展信贷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强有力的控制,确保银行经济利润,促进其长久稳定发展。银行在对贷款个人或者企业开展信贷业务时,应采取多方可行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资产评估,确保贷款个人或者企业有偿还贷款的经济能力,依据评估结果进行下一步的信贷流程,从而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随着国内各个地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商业银行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较为完善的信贷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业务人员在办理信贷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可以在系统中查看贷款个人或者企业的相关信息,并且将贷款个人或者企业的贷款资料录入到管理信息系统当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业务人员的办事效率。

4.2 建立较为完善的贷款制度

商业银行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贷款制度,为每个贷款流程和环节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并且将相应的责任划分到具体的岗位中,确保银行工作人员在为贷款个人或者企业办理信贷业务时,能够按照银行制定的相关规范标准,从而有效控制办理信贷业务时的潜在风险。银行应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对银行制定的贷款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确保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贷业务时能够严格按照银行制定的贷款制度,从而确保银行信贷业务能够顺利进行。监管人员在发现银行工作人员在为贷款个人或者企业办理信贷业务时,存在违反银行制定相关制度,或者贷款流程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向上报备,并且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惩处,确保银行的信贷业务流程合乎其制定的相关制度,从而提高其经济利润。

4.3 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力度

银行的信贷业务工作人员是各项信贷制度的最终执行者,其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银行制定相关制度落实效果,工作人员在为贷款个人或者企业办理信贷业务时,若是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出现一些小错误很可能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或者安全隐患,影响着银行的经济利润。银行应加大对信贷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应包含信贷流程、设备使用注意事项、相关法律法规、银行制定的信贷制度等内容,提高信贷业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安全意识,从而降低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时发生风险的几率。银行应建立相对完善的员工考核制度,依据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内容合理制定考卷,检测其对于信贷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其专业技能水平,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工作人员进行二次培训,从而确保每位信贷业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确保其在办理信贷业务流程时不出现差错,不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银行应建立较为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进行表扬,对于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提高信贷业务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经济利润,促进银行长久稳定发展。

4.4 加强资产结构优化力度

由于银行信贷业务市场比例划分不均衡,导致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的总行以及各大一级和二级的分行当中,商业银行必须优化企业内部的资产结构,对信贷风险进行分化,依据较为完善的信贷业务管理制度,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强有力的控制,从而确保银行的经济利润。商业银行应深入剖析国家制定的与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出台的一系列金融相关政策,结合对银行内部各个资产构成状况的了解,合理制定资产优化制度,并且建立相应的监管部门,确保其制定的相关制度能够落实到各个部门。商业银行不仅要将大型的企业作为开展信贷业务的主要对象,还要将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作为开展信贷业务的潜在对象,从而降低信贷业务流程中发生风险的几率,提高银行的经济收入,促进其长久稳定发展。商业银行应依据对贷款个人或者企业资产评估结果,结合相应的信贷制度,合理设定贷款个人或者企业的还款期限,从而最大限度的优化银行内部资金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银行的经济利润。

5 结束语

在商业银行经济收入各项组成部分之中,信贷业务的经济利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信贷业务各个环节具有无法控制的特性,使得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着一些风险,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经济利润。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信贷业务制度,从而降低信贷业务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发生的几率,确保商业银行的经济利润,促进商业银行长久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贷款人银行信贷信贷业务
贷款人离世后,剩下房贷该如何处理
贷款人离世后,剩下房贷该如何处理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28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56
双边密封竞标下的动态P2P网络借贷拍卖机制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
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
科技与管理(2014年5期)2015-01-06 19:54:07
战略引资和网点规模对银行信贷竞争的影响
技术经济(2014年4期)2014-02-28 01: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