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峰铭,湖南华晨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以及扩展人的智能方法、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的一门科学。当前,已得到广泛应用,给电力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审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审计工作可由机器人代替,不但效率高,且成本低。
第一,在计算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先天优势,它的计算能力超出人类。因此,其处理业务速度远快于人类。且不存在舞弊动机,因此,传统业务中审批等可以简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电力工作效率。在传统模式下,企业成本高,而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却能够减少成本。由于人类能力与精力是有限的,且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在工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失误,影响到工作质量。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只需定期做好维护,便可以依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处理事务。在判断的时候,能够客观公正,不存在情绪问题,且准确性比人类高很多。
检查指的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者外部生成的,通过纸质与电子形式的文件进行审查,或者是对资产实物审查。由于受时间和精力的影响,审计人员不可能对每一笔交易与记录进行查证,因此,在执行时,会应用抽样的方式。抽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节约审计资源。但不管是哪种抽样,都会存在着风险。审计人员依据结果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与实际不符。因此,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若想要降低这类风险,但是,如果不是全部检查,就仍无法排除这类风险。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且成本低,并能够对所有数据进行检查,不用担心抽样审计的风险。
重新计算指的是审计人员对记录或文件中数据计算的准确性所进行的核对。计算机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应用于审计工作。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审计软件的开发,更大大提升了审计效率。但传统审计过程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较简单机械,仍需人工进行主导。审计人员结合审计项目,选取数据参数,在计算机关上计算。虽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但在前期数据梳理和后续判断结果方面,仍需人工参与。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人的思维,做出和人脑相似的反映。因此,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再需人工对数据筛选与判断。例如,在对电力工程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时候,人工智能能够迅速获得相关信息与使用情况,并结合资产特点,自动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另外,还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搜集到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等相关数据,并获得可变现的净值,自动对其做出判断。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数据更准确,且效率更高。
分析程序指的是审计人员结合不同财务数据间以及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准确的评价。它还包含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信息不一致或预期数据偏离的波动和关系。通过分析程序,审计人员可以发现异常交易或者错误事项。随着审计数据的不断增多,审计人员需花费的精力也越多。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没有时间与精力对数据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导致一些重要数据关联关系的忽略。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它是基于大量数据进行存储与分析,且对各类数据对比,不用担心受到资源与时间的限制,也无需担心结果的准确性。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下,审计人员能够快速拿到任何需要的结果,甚至对未预设的数据关联,也能够通过计算对已识别、和其他信息不一致或者预期值差异较大的关系,进行报警。而数据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轨迹,一旦发现异常,便能够迅速找到数据的来源,从而有效提升审计的准确度与速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审计领域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渗透,审计行业也会面临着重大的变革,而审计人员也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做出改变,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查帐、核对等工作将来全部由人工智能替代。审计人员若不想被取代,就要向复合型、管理型人才进行转变。人工智能技术缺乏创新性思维,且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与客户沟通效率较低。因此,审计人员提升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创新型思维,使审计工作成为真正意义的管理艺术。除此以外,人工智能技术由于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如果审计人员想要更好的对此技术进行驾驭,使其为人类所用,就要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使自身成为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在将来,随着科技的变革,很多行业在变革中会退出历史舞台。但这并不包含审计行业,作为审计人员,需要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无可替代。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我们已进入智能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这也会为审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在电力工程审计系统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审计的准确性,审计人员更需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变化,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素养,善于总结经验,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提升电力审计系统分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