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娟
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 黑龙江通河 150900
森林物种资源丰富,生长环境差异较大。对于一些不良地区,造林工作相对困难。而营造林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到大量的相关人员。营造林工程的发展容易被忽视,例如,在种植时,不符合种植要求,实际种植的树木数量与统计数量不匹配,种植的树木类型与图纸设计不匹配。由于营造林工作不到位,苗木数量和品种统计不一致,导致提交的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1]。
有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难免疏忽大意,对林业工程在造林工作中缺乏管理和维护,导致小问题的不断积累变成大问题。例如,在实际过程中,存在着工作不到位、态度松懈等问题,导致营造林质量检验中存在虚假数据,管理工作不够严格,不够认真,随意编造上报林业部门的有关资料。另外,苗木移植的后续管理也是造林工作困难的原因之一。营造林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年的时间。然而,人们对营造林的日常管理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育苗日常管理,将极大地影响营造林质量。在营造林管理的日常过程中,修剪树叶、除草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在实践中,如果上述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很难保证树木的成活率。
营造林工程的设计和规划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我国对林业设计和规划的认识不深,在开展造林工作时,没有认真考虑实际情况。在设计前,必须加强造林工作的数据采集,依靠数据处理进行改进,确保后期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以前的数据采集不够合理,设计内容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大量的错误[2]。
植树造林管理的主力军是基层林业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推进植树造林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许多部门对植树造林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储备较少,对植树造林工作的认识不全面。在林业编号管理过程中,对相应要求没有认真的依据。在现实中,林业管理与农业管理之间存在着矛盾,导致林业管理者之间的控制混乱。在缺乏科学管理的情况下,造林质量将大大降低,病虫害问题将更加严重,树木成活率将受到很大影响。
养护管理不仅要依靠林业主管部门的认真工作,还要依靠造林者自身的行为。主管单位可以完善监督制度,实行领导和技术人员区域责任制,改革管理手段,及时调查营造林林木生长状况,充分了解林地情况,要求造林者进行更新改造,及时更换。依靠广播电视加强宣传,不仅要探讨其政策和重要性,还要注重责任心和自觉宣传,切实增强造林户和地方林业部门的管理观念,及时宣传林业政策,改变传统的放牧和耕作习惯,注重造林后的养护管理,巩固造林成果。
验收和检验工作必须保证严格性和数据真实性,验收检查时,必须对所有营造林进行当面检查,认真检查设计规划资料和现场条件,确保分区面积准确,并按要求做好记录。营造林在竣工后,必须认真、严格地填写验收报告。实行造林任务责任制,结合奖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林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参与林业建设。了解有关技术标准和统计口径,加强造林规划年度,实施年度,完成区域核查工作,确保核查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3]。
由于林业基层工作面临着任务繁重、资金缺乏、队伍不稳定的影响,必须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投资者的自律和舆论监督,加大林业资金投入,完善营造林建设信息系统。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增加员工补贴,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认真组织业务技能交流和培训,及时了解国家和省、市新颁布的有关政策和标准,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完善激励机制,使营造林林业队伍更加充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推进营造林建设现代化,必须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环境治理的先进理论,分析他们在理念设计、制度构建、体制创新和实施效果方面的异同探究,然后结合中国的国情吸收转化并融于环境治理实践当中。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五位一体格局的确立、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话语权的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治理方面的一面旗帜[4]。搞好营造林质量,促进生态建设,有利于深化对中国道路的认识,有利于更好的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从而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不断完善中国环境治理的模式制度进而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智慧。必须充分参与国际合作并借鉴国际经验,在战略布局、奋斗目标、发展步骤以及关键措施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保证营造林的各项任务,目标能够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地得以实现。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受到因素制约较多,其中人为因素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力度,定期培训,保证工作态度、质量与效果达到一致。对于一些环境因素,相应的科研人员加大树种耐性抗性的研究,保证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的林业现状更尽快得到改善,不断完善营造林质量与造林工程,争取达到国家要求的目标,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归还与社会,归还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