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脑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运用

2019-12-22 22:23:17马忠立综述王文远审校
武警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病患者针灸针刺

马忠立 综述 王文远 审校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病也成为我国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慢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几乎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继而产生的疾病负担也占到了总疾病负担的70%[1],慢病已是社会问题,慢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平衡针灸的诞生、发展和临床运用[2],在CDM中初步成功探索。

1 国内外CDM现状

以美国、芬兰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最早研究和总结出CDM的模式,国外CDM模式主要有慢病自我管理模式、延续性护理模式、慢病照护模式和英国CDM系统模式等[3];英国实行的主要是全民免费的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社区全科医师唱主角,CDM基本上都是在社区全科诊所完成的,全科诊所完成了全国80%的门诊诊疗服务,但仅仅消耗20%的医疗资源[4]。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CDM方面的研究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体系和医疗保险尚不完善,存在许多不足,借鉴国外CDM模型的优缺点,逐步摸索形成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CDM方式[5]。在政府的有力宣传和大力支持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得到逐渐发展,提倡全科医师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6],努力使全社会的慢病得到有力防治。但是我国目前医疗卫生资源还存在相对不足现象,同时我国医疗资源也存在严重的分布不均衡,医师收入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医疗纠纷的数量多、性质恶劣,甚至一些地区医师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证[7]。很多问题有待解决,CDM活动单一、实施能力较差,只是针对就医的慢病患者提供间断性的医疗诊断和治疗,很难在CDM和干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上准确定位和实施等,但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多数地方缺乏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实践技术[8]。

2 平衡针脑技术在CDM中的运用

2.1 调理和治疗慢病方面 传统针灸治疗疾病历史悠久,早已经被国内外同行学者认可,普通针刺是以经络系统为主要理论,通过疏通经络、改善循环、调节脏腑、调和阴阳等来治疗全身疾病。特色针刺疗法是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如腹针、靳三针、脐针、头皮针、腕踝针、眼针、耳针、平衡针等[9]。平衡针灸是王文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临床研究从外周神经上找到大脑神经中枢调控下的38靶点,可以防治心理性、生理性及病理性1000余种病症,这些靶点与传统针灸的360多个穴位比较明显减少[2]。

2.1.1 治疗高血压 林书洲[10]通过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平衡针组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研究,发现在针刺双侧降压穴、头痛穴后的120 min内,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徐国峰[11]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平衡针组和口服卡托普利对照组,两组降压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是平衡针较卡托普利改善头痛症状更明显。孟祥苗[12]研究表明,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施加平衡针灸可增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效果,更好地控制其血压和血脂水平。鄢斌[13]对120名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60名患者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组60名采取以平衡针降压穴为主改进后针刺疗法,都是每日一次,结果显示治疗组总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对降压穴针刺实际上是针刺足底内侧神经,在针刺的良性刺激下调整人体遗传基因程序,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以及降低血压。

2.1.2 治疗糖尿病 张彦丽[14]报道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平衡针灸降糖穴,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发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文远[2]报道,针刺靶点降糖穴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有明显治疗作用,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灵活应用平衡针靶点可以同时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多器官和组织并发症,治疗调理老年人多个器官功能衰退引起的复合型老年病,从而全面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有效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张萍[15]报道平衡针与柴胡疏肝散联合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不仅有效调控血糖水平,而且可以有效修复神经功能。

2.1.3 防治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四高”疾病,是最常见的慢病之一。李伟伟[16]报道,平衡针法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平衡针法的疗效优势主要体现在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电针在镇痛方面较有优势,二者再配合康复训练可使疗效叠加。崔娜[17]报道平衡针法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及平衡功能,与传统的针刺加常规康复治疗比较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潘俊晓等[18]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将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平衡针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1例,结果表明平衡针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平衡针法可以激活偏瘫患者大脑区域的运动细胞,改善脑代谢、脑循环,同时配以运动再学习疗法,可以促使运动神经连接线重新建立,大大提高康复的治疗效果。

王文远[19]提出平衡针可以提前预防和应激干预脑卒中的发生,现代平衡针脑技术对脑卒中干预的实施方案包括,脑卒中平衡针三级预防技术,脑卒中平衡针三期干预技术,脑卒中平衡针“三靶”作用机制,明确脑卒中平衡针三脑定位理论,认为捍卫大脑空天安全,就是捍卫我们现代脑的心理安全。把心理健康提到首要位置,为CDM提供可借鉴的技术路线、理论依据和管理框架。

2.1.4 在治疗老年痴呆症等慢病方面积累经验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由大脑器质性损害引起的脑功能障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痴呆症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杨双娥[20]采用中成药益智颗粒联合平衡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症安全性较高,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失眠常常困扰慢病患者,平衡针结合耳穴压丸辩证治疗原发性失眠[21]疗效良好;便秘是慢病患者常见问题,针刺平衡针痔疮穴解剖定位具体,不需要辨证,治疗便秘有良好效果[22]。

2.2 为院前急救提供便利条件 院前急救情况较为特殊,大部分诊断短时间内难以明确,但必须快速处理,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平衡针和院前急救的特点不谋而合,对多个病种的治疗效果颇佳,在急诊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3]。慢病时间长,又不能治愈,诱因具备会急性发作,同时由于体质弱,有基础病的前提下易出现新的病情,因此,平衡针也是慢病患者院前急救实用技术;平衡针脑技术在治疗晕动病[24]、颈肩痛腰腿痛[25]、急性心梗胸痛[26]、眩晕[27]、急性胃炎[28]和肾绞痛[29]等方面也积累宝贵经验。

3 平衡针脑技术在CDM中的有关问题探讨及前景

疾病的某个阶段和时期要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少而精的靶点穴位,最大限度减少针刺数和时间,痛苦最小化带给患者受益最大化。运用平衡针脑技术对慢病的成功干预不等于CDM,因为在CDM中,治疗和调理慢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CDM不是一个病的治疗和调理,会经常遇到慢病变化和出现新的病症,所以CDM用单一疗法不现实,常常需要很多其他疗法密切配合,不同的疗法间取长补短,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层次需求,这是由慢病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决定。

平衡针医师不能只见病不见人,治病的同时,需要考虑慢病患者方方面面,不仅需要全面了解病情,而且要了解患者社会关系,了解生活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心理活动和家庭成员情况等因素,与患者一起找到病因,避免诱因,慢病治疗和调理才能够更加有效。

社区居民存在多种慢病共存的现象严重,且病因复杂,加上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及社区医疗资源短缺的现状[30],平衡针脑技术在慢病治疗中有优势并取得成功,但是还有很多相关问题需要在探索中完善,在很多方面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和灵活运用;CDM又是持久战,与慢病作斗争贯穿生命的全程,所以每一次运用平衡针脑技术治疗慢病都要高度重视,才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总之,平衡针脑技术在CDM中积累一些经验,但由于CDM涉及面广、涵盖内容丰富,所以需要医师、护士、防病保健人员团结合作,也需要各级医疗机构的支持和指导,还需要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和不断协助,尤其是慢病患者亲人们的关爱和不弃,随着平衡针脑技术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推广运用,运用平衡针中经过不断实践、不断学习和不断进步,与全社会形成合力,期望在CDM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病患者针灸针刺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14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6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3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