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正人:儒学视野下为政主体的素养要求

2019-12-22 20:59汤月娥
人文天下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为政者儒家论语

汤月娥

在传统中国政治思想中,儒家对于国家治理主体的素养有着极高要求。他们不仅要求为政者在个人的道德素养方面具有很高的人格修养,也要求他们在处理具体事务方面具有很强的业务素质。如季康子曾问孔子怎样为政,孔子明确地告诉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要求为政者首先正己,率先垂范,从而达到上行下效的政治效果。故《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不仅是对一般人提出的基本要求,而且给为政者指明了人生路向。换句话说,儒家要求为政者首先具备“政者正也”“修身为政”的政治素养。

一、儒家为政主体的主要内涵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有不少人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的问题,既有其亲近的弟子,也有一些是当权的执政者。前者意图通过孔子的教诲,为自己将来从政积累必要的素养和经验;后者请教孔子多出于对孔子本人的敬重或者在为政中的困惑。孔子所给出的一个最为根本的答案就是“政者正也”。关于孔子所提出的这一极富内涵的为政理念,至少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一)政者正也

《论语·颜渊》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在孔子看来,为政者首先必须重视自己的道德素养问题。另外,季康子因苦于盗贼太多,于是又向孔子请教。孔子很明白地告诉他:“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从孔子的回答来看,季康子自身不正的为政者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力图从反面对季康子予以劝诫。虽然是从反面进行劝诫,但目的是要求为政者注意自身问题,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行为,避免产生不好的结果。

孔子所强调的“政者正也”,旨在通过为政者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提升和强化,从而取得上行下效的政治效果。可以说,孔子的告诫在于凸显为政者主体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一个为政者自身不能带头做到言行端正,就势必将会引起诸多不良政治现象。进一步说,如果“政者正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的话,其关键就在于要求为政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政者正也”背后所彰显的,也就是孔子一贯强调的“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的先正己而后能正人的政治理念。

孔子告诫季康子“政者正也”,目的是希望季康子能够反思自己的言行,并在为政之时做出表率,通过上行下效实现政治的清明和有序。那么,何谓正?在孔子看来,就是“先正其身”,而后“正人”,通过正己取得正人的效果。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强调为政者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强调为政者的言行端正,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孔子强调:“苟其身正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二)修身为政

其实,季康子并没有真正领悟孔子的意思,也没有真正地反思自己。当他再次问政于孔子,说“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时,孔子仍然沿着自己的思路谆谆告诫:“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这样,就引出了孔子为政思想的又一个重要理念——修身为政,因为修身是正己正人的前提。

儒家强调修身,重在“克己”“反省”。孔子告诫弟子颜回“克己复礼”,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在强调自身的道德修养。孟子强调“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荀子提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无疑都是沿着孔子“政者正也”“修身为政”的思路拓展开来的。

从实践层面而言,修身为政要求为政者以广大民众的利益作为颁布政令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如此,这个政令才是“正”的。所以,传统社会十分注重强调政治的“正大光明”。对此,朱熹在《答周益公》中写道:“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乾清宫正殿高悬着顺治皇帝题的“正大光明”匾,也是要通过对自我的不断反思和警省,以实现“以上率下”的政治目标。如果离开了为政者的修身,那么一切都难以实现。修身儒家为政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儒家为政主体的内在要求

儒家始终把人置于政治的核心地位,把为政者的道德修养作为其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尤其注重强调提升为政者的道德素养,以及为政者对于社会民众的价值指引和带动作用。就孔子而言,既强调为政者要通过修身以实现安己、安人的政治理想,也强调为政者应具有“恭、宽、信、敏、惠”的为政基本素养。

(一)修身是为政之基

修身在儒家为政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强调为政者的为政修养。儒家将修身作为提升自我德性乃至于发施仁政的重要路径,同时也将其视为为政者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儒家重要典籍《大学》就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的基础,并明确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大学》所述的前后顺序看,没有“格物、致知”,也就谈不上“诚意、正心”。“致知”,即获取正确的认知。人们只有理性、智慧地看清自身所具有的优缺点之处,才能进一步修正自己、提升自己;如果对内心细微的波动不能察觉,也就很难从根本上诚意和正心,修身也就无从谈起了。修身,从根本上说在于修心。修身之所以对为政者而言十分重要,是因为儒家希望他们能够不断地反求诸己,认清自己内心的不足和欠缺,努力改恶迁善,最终止于至善。

修身与修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付出长久的坚持和耐心。《诗经·小雅》有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可以视为古人谨慎为政、修身的形象描述。修身就是要达成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人生境界,最终目的在于成己成人。但更重要的是,儒家认为应将此种修养付诸政治活动之中,通过为政者表率作用的引领,带动整个社会风气,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提升道德修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

(二)应具备五种品德

孔子强调的“政者正也”是对为政者自身的素养要求,具体而言,应具备五种重要的政治品德,即“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为政者如能按照这五种品德的要求约束自己,就会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政治效果。

“恭”,指的是为政者要努力保持一种端庄严肃的心理和态度。“恭”是恭敬的意思,也包含有敬畏之意。做到恭,既要“泰而不骄”(《论语•子路》),态度安泰而不骄傲;也要“威而不猛”(《论语•述而》),严肃而不可怕。孔子说:“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泰而不骄和威而不猛的背后所体现的正是恭的两面,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分众寡、小大,不敢心存怠慢;同时也严格按照礼的要求行事,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礼敬。孔子还说:“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恭还意味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职守,居其位而谋其政,即按照职位的要求认真履行其职责,做到忠于职守、廉洁勤政。

“宽”,就是说为政者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宽厚地对待他人。孔子说:“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即是说,不要对百姓过分求全责备。孔子曾感叹“苛政猛于虎”,就是有感于为政不宽所带来的可怕后果。与此相应,孔子所说的“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也就是说要待人以宽,不能求全责备,不要把对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别人。这所体现的正是儒家“恕”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对民众要胸怀“赤子之心”。

“信”,既有待人以诚之意,也有守信政令之意。它要求政令的颁布和实施要取信于民,而不是朝令夕改,只顾及政治集团自己的利益,忽视广大民众的利益。孔子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因此,“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论语·子张》)。为政者只有真诚地对待百姓,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也才能赢得政令的有效实行。

“敏”,强调为政者要勤敏敬业。孔子说“敏则有功”,意在告诫为政者必须审慎地对待自己的职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敏于行”所凸显的是为政者的行为品质,通过为政者的勤政给人们带来福祉。“敏于行”的根本在于“先之劳之”“无倦”(《论语·子路》),所表达的同样是一种上行下效的为政路径。“先之劳之”,既要及时迅速地带头去做,也要予以长久的坚持,以上率下,发挥表率作用。

“惠”,给予百姓利益,施民众于恩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即爱护百姓而不轻易地打扰百姓,遵循天时运行的规律使用民力;二是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宪问》),为百姓谋求恩惠,给大众以利益,做到爱民、利民,实现和谐有序。

总之,这五种品德所集中体现的是为政者“仁者爱人”的博大政治胸怀和“修己以安百姓”的政治价值追求,无疑也是“政者正也,修身为政”所向往的最终政治目的,即孔子所说的“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三、儒家修己正人的当代价值

儒家突出强调为政者主体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肯定为政者主体素养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深刻影响。学习和借鉴儒家的这一为政思想,有助于当代公务员养成人民公仆意识。

(一)严以修身,改进作风

从现实层面来说,任何为政者,不论其职位高低,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这种情况下,各级公务员所担忧的不应该是其自身职位的高低,而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高低。孔子曾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也就是说,做一个为政者应该反思自身的德行和操守是否配得上自己的职位,而不是总盯着自己的职位高低,为职位的高低而患得患失,应该思考自己配不配所处的职位。因为为政者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政治环境,直接影响着工作作风。

作风问题关系到一个党员干部思想和党性问题。衡量和考察党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公私问题,党性强、党性正的干部,一定是大公无私、公私分明的干部。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严于修身,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其实,严于修身的根本在于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突出的就是自我反省和改过迁善。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强调的就是向贤者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应反省自己。《尚书·伊训》有言:“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就是说,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则不求全责备。严于修身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尺度,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为政者所必须时刻奉行的功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插队时就给自己定下了“先从修身开始”的座右铭,用来告诫自己不能荒废了大好光阴。他在强调“三严三实”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性时,特别提到了严以修身的问题,并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面对扑面而来的种种诱惑,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扎牢党性作风的篱笆,努力做到心正事正,多想贪欲带来的灾害,严格按照党员干部的要求牢牢约束自己,既要严修,更要苦修,切实搞好自己的作风问题。

(二)严于律己,防微杜渐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严于律己的根本就在于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做到防微杜渐。“敬畏”,就是说一个人内心要有敬重和恐惧的东西,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防微杜渐就是在修身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刻保持警醒,一旦出现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不良兆头时,及时予以纠正和根除。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指出,“最重要的就是要防微杜渐,不要温水煮青蛙”。这是在告诫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避免重蹈犯错误之人的覆辙。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记住什么是高压线,什么是底线;哪些东西可以碰,哪些东西坚决不能碰。

《菜根谭》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一个人一旦毫无畏惧之心,就会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广大干部,手中握有权力,如果毫无畏惧,就势必更容易出现问题。严于修身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严格要求自己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手握权力的广大干部而言,一定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一定要防范和杜绝私心私欲及不正之风,懂得节制和克制。儒家经典《礼记》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就是强调要戒骄戒躁,不要盲目自满。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干部要守纪律、懂规矩,就是要党员干部自觉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不越轨;就是要党员干部做到不纵欲,不傲慢,不贪图享乐。《群书治要·淮南子》记载:“成康继文武之业,守明堂之制,观存亡之迹,见成败之变。非道不言,非义不行,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焉。由此观之,则圣人之行方矣。”当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心存敬畏,严格按照党员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担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重任。

(三)问政于民,应时而动

古人常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党自创立的那一天起就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强调人民的重要性,并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只有充分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才能深刻体会到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人民的根本力量之伟大。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和主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强调“政者正也”“修身为政”,就要做到问政于民、应时而动。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既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整个社会基本矛盾发生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深入到人民之中求学问路,倾听人民的呼声,真切把握人民群众内心的所思所想,使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时代在变化,这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也要应时而动。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正俯下身去聆听百姓的想法,不要固步自封,避免只讲一些不合实际的套话、大话、空话、虚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只有问政于民,才能知道政之得失所在。“转作风,立新政,闯难关,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要想问政于民,就必须学会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放下身段,换位思考,把问政于民看作是为政者的必修课,才能真正在做决策、定政策、落实政策时尊重百姓的愿望,体会百姓的真实感受,维护百姓的真实利益,让党的一系列政策符合民意,赢得民心。

猜你喜欢
为政者儒家论语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中政德建设的特点及现代启示
修之于身:为政者的成功基石
——老子论官德修养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为政者的学与思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