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企业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9-12-22 08:07宣亚南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17期
关键词:博士后进站规律

□宣亚南

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为高技术人才和企业搭起了桥梁,为企业吸引优秀创新研究人才、推动关键领域的探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对很多企业而言,博士后研究工作是新鲜事物,如何做好博士后管理,一直困扰着很多中小企业。“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本者成。”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遵循规律办事,很多事情就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同样,企业博士后管理工作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实践表明,准确把握企业需求、深刻理解科研规律、弄懂吃透政策制度是做好企业博士后管理工作的三大关键。

一、懂企业需求

一是战略层面,就是企业发展战略是什么,战略重点是什么,推动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过程中面临什么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和挑战,博士后在推动发展战略落地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二是业务层面,就是主要业务部门和重要支持部门在经营发展中面临什么亟待创新突破的瓶颈约束及博士后在推动业务产品、 风险管控、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三是人才层面,就是企业现在和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人才队伍。博士后不仅自身是企业期盼能够发挥作用的专家人才,是企业挑大梁的创新主力,也是企业期盼能够带出创新研究团队、形成人才高地的核心人才。这些都是企业开展博士后创新研究工作的大背景、 大前提,这些需求最终都转化为博士后的研究课题。企业招收博士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博士后发挥其科学研究能力的独特优势,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需求问题。

准确把握企业的创新研究需求,不仅是对博士后管理人员的要求,更是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要求,因为最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靠博士后。这其实对博士后研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博士后不仅要在相关领域有较高的理论基础, 能够洞察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规律、市场变化趋势,还要在短期内能够洞察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及其面临的问题,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企业对创新研究的需求点。这就要求博士后进站后直接深入参与业务经营管理活动, 在具体实践中理解课题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如果博士后人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自视清高,那么博士后就不能深入业务工作实际,就无法很好地理解企业创新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就不能深入理解研究课题对企业的意义, 研究工作就可能浮于表面,也就可能无法融入所在团队。这也是企业博士后管理人员和内部导师需要加强和引导博士后的重要方面。

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邀请业务专家和人力资源专家一起参与。第一,面试考察。在面试时,通过与申请人员互动,以便了解博士后是否可能存在过于强调理论研究,分析进站后在多大程度上会认同企业文化、快速融入企业,能否很好地参与业务实践,对有可能进站的申请人介绍进站后会面临的约束和要求,降低申请人的预期,这样,就可以将一些明显不能胜任博士后工作的申请人挡在门外。第二,进站谈话。在正式进站前安排专项谈话,进一步介绍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阐述企业对博士后工作的要求,在办理五险一金前,允许申请人还有最后一次反悔的机会。第三,团队建设。博士后进站后由所在部门安排专人与博士后组成研究团队,配合博士后做好创新研究工作,这不仅确保博士后能够快速融入部门、顺利开展创新研究、取得创新成果,也是企业培养创新人才团队、确保创新研究持续性的关键。第四,过程管控。在站期间,我们不仅要求博士后所在部门尤其是内部导师要加强与博士后的日常指导、沟通交流,同时管理部门有定期和不定期过程跟踪与考核管理,确保博士后在站期间能够按照既定方向推进博士后创新研究工作。

二、懂科研规律

一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一般而言,企业是面对市场竞争的,非常重视实务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企业忽视了创新研究工作。有的企业或其部门领导业务很精, 但由于他没有经过科学研究的专门系统训练,与学术界人士也没有深入交往,长期不接触学术界,对博士后研究人员与普通员工到底有何区别并不清楚,担任了内部合作导师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博士后工作,往往会成为博士后开展创新研究工作的制约因素。规范的科学研究有一套约定俗成或者是行业公认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是学术领域的共同语言,脱离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 就无法体现博士后创新研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治学态度。因此,企业博士后工作首先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如果忽视这一点,博士后就失去了在学术领域的语境, 企业就难以为博士后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 就不利于博士后快速融入企业,更不可能深入研究课题,为企业创造价值。为此,我们会加强与博士后所在部门领导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 争取为博士后开展创新研究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是企业创新研究的一般规律。企业创新研究与高校、科研院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企业创新研究工作的目的性很强, 就是要解决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时一般员工由于没有足够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科研能力, 对一些问题无法有深入的理解和洞察,或由于忙于经营管理工作,对问题没有精力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得问题久拖不决。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就是要发挥自身独特的科研能力优势,攻克一般员工无法解决的难题, 有些只需要采取拿来主义,将现有成果运用于企业即可,有的需要在应用基础方面有所创新, 而有的甚至需要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等。从这个角度而言,博士后创新研究必须是接地气的,就是围绕企业的需求开展创新研究,企业需要研究什么,博士后就应该去努力研究什么。如果博士后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而过于强调理论研究,则博士后研究就可能会在资源获得上有困难, 并最终为企业所抛弃。为此,我们十分注重做好博士后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企业, 有效促进其由纯粹高校范式向问题导向范式的角色转变。

三是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一般规律。博士后人员是长期在学术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 在很多非学术界人士看来,他们往往个性独特,很较真,有时甚至有点偏执。然而,正是他们应有的钻研精神和治学态度,才使得科学研究工作不断进步, 才使得创新最终能够取得成果,才使得一个个痛点难点问题得以解决。所以,企业博士后管理人员要理解博士后的人性特点, 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 帮助他们理解博士后的专用语言和工作范式, 为博士后营造更加包容的工作氛围,比如,要理解什么是C 刊、什么是影响因子,要理解科研的基本规范。作为博士后管理人员,在博士后有重要学术研究进展汇报时, 要能够听取预汇报并与他们一起讨论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个性意见与建议。在开题考核、中期考核、出站考核等每一个重要环节,都能认真梳理专家意见, 及时与博士后进行反馈并与内部导师一起做好跟踪。

三、懂政策制度

一方面,要弄懂管理政策,确保博士后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对博士后进站、在站、出站管理,劳动关系,博士后学术要求,科研条件保障,工作站评估等各管理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 企业不仅要吃透政府这些政策, 还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企业博士后管理办法、博士后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等。作为企业博士后,需要遵守企业对所有员工都有约束的规章制度,比如,员工行为规范、保密制度、财务制度等。

另一方面,要弄懂支持政策,确保博士后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资源支持。各级政府都有各种博士后专项财政支持资源,我们要掌握这些资源,帮助博士后积极争取这些资源,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积极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 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博新人才计划等国家级科研资助计划,申报省级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双创计划、333 人才工程等,申报市级博士后资助计划、 生活补贴政策等吸引人才的各种政策等。这些我们都要创造条件为博士后积极争取,也是赢得博士后信赖、 做好博士后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从几年的实践看,“三懂” 已成为我们做好博士后创新研究工作的重要法宝,推动博士后在风险预警、信用组合、资产配置、区块链等领域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部分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得到了企业高层、所在部门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增强了企业对博士后工作的信心, 也有效提高了博士后管理部门的地位。企业博士后管理也是一件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 随着管理要求的提升、 企业的不断发展,这项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高技术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猜你喜欢
博士后进站规律
高铁地下站内气流流动对空调系统的影响研究
清华博士后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农场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浅谈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地心游记(四)一位向导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