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茹涛
(兰州市第三中学,甘肃 兰州 730030)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自己作为学习主体,通过自省、反思等方式而进行自我提升的一种学习方式。
第一,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理念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评估。进入高中后,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他们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将课堂变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二,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减少学生的认知障碍,给予学生选择空间,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总结经验,促进教学相长。学习是一个人一生中一项长期的社会参与活动,每个人都有向他人学习的必要。通过教学实践,将学生和教师联系起来,师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认识双方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1)过于看重形式,忽略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这个名词在国内教育界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各地方学校针对自身教学实际,制订教学计划,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对此进行了学习。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教师依然习惯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虽在旁指导,但却缺乏目标与计划,为完成教学进度,只能将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讨论材料发给学生,照着参考答案去回答学生相关问题。
(2)自主学习内容选择不当,学生参与度较低。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教师对自主学习缺乏了解,少数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完全以学生为主,对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研究和理解,忽视学生个人的理解力,导致课堂讨论很难进行下去。例如讲解生活与消费中的货币的内涵时,教师让学生自主讨论:货币是怎么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问题难度较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课堂讨论也易造成学生之间闲聊,这样的讨论既浪费时间,也不利于教学效果提升。由此看出,不是所有的理论知识都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中学生思想简单,且受社会影响较大,他们容易倾向于讨论个人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话题。
(3)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有待提高。以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印象基本上是枯燥、无聊等,随着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入思想政治课教育计划,他们学习热情高涨,渴望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但一些教师容易理解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自己却不太重要,没有对教学环节进行规划。
例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有关文化交流的问题,教师没有参与,让学生寻找有关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案例,了解各国文化交流的影响、对文化交流的态度,自己只是针对课堂知识,设计思维导图,然后学生进行小组互评。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教师几乎没有说过话,因为时间问题也没有总结评价。
(4)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效果不佳。当前高中生基本上是“00后”,他们有朝气与活力,对于新的东西有着无限的热情,但缺乏社会经验,看待问题角度比较单一,很容易走进思想误区,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缺乏一定的思考能力,很容易受到错误舆论的误导。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必须在教师教导下才会认真学习,这样的思维定式不利于他们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练习册习题时,有些学生直接拿出参考答案给教师念,教学活动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1)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各行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大。985、211高校学生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高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许多高中将学生学习成绩视为唯一的追求,忽视学生自主性的展现,“只有上名校才能改变命运”等观念也影响着学生和教师的想法。日益剧增的压力使得教师和学生很少有时间去思考自主学习的相关问题,忽视学生在青春期时的各种问题。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教材是课程教学的灵魂,是教学内容的集中表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是2009年的版本,里面有些时政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需要。新课改以后,教材内容虽然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少了偏难、偏多的内容,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但对于某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学生受知识储备所限很难理解,违背了高中生学习规律。此外,教材中的一些知识过于说教与宣传,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很难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3)教师对自主学习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一直以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对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评估起着决定性作用。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相关理念应用于教学,挖掘学生潜力是每个教师的努力方向。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缺乏互动,很多教师只是让几个学生简单地进行讨论,学生难以总结课堂重点,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获得知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也受到一定限制。自主学习仅限于示范课堂或者表演课堂,平常上课时教师和学生习惯于传统讲授方法,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从根本上讲,教师没有理解自主学习的内涵,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时间一久,学生也就对思想政治课失去了兴趣。
(4)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是自主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态度决定高度,学生若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则很难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也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社会多样化文化的影响下,学生自我意识日益凸显,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向往绝对的自由及不受他人束缚等消极思想已经慢慢地影响着学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会引导他继续探究相关知识,并将其与自身发展相结合,遇到问题时能查阅资料、请教别人。否则,学生只是表面地、形式地掌握课程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题,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因材施教。比如在讲我国的政治制度时,可以运用清晰的思维导图,厘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出发深刻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政治制度,播放视频《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了解各国政治制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实践证明,学生若喜欢一位教师,便也喜欢这位教师所教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学科知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深奥的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可设计学生教师角色互换活动,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一些问题。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合理运用语言。
即使学生有自主学习意识,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实践活动。讲解实践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让学生寻找答案。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回答,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有思想,另一部分学生则会产生疑问:思想又从何而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扮演引导者角色,最后引出实践的基本概念。以毛泽东《实践论》中“人要吃一个梨子,他必须自己去拿”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的意义。接着教师可以提问:实践是不是非得自己动手去做呢?违法犯罪是不好的行为,那么每个人必须实践吗?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后,会努力寻求答案,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具有多元性的学科。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利用新闻报纸、网络新媒体学习相关知识,同时加强对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完善自身知识储备。此外,参加各种培训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管理学生的方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载体,而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教师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放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生活经历和常识联系起来,使其学会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深度挖掘教材,并将其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抓住学生能够看到或者感受到的东西,把学生的生活片段引入政治课堂,辅助教学。讲解文化与经济、政治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思考活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上网了解我国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论坛等国际交流会议,然后思考:我国为什么要举办或者参与这些会议?我国为什么能够举办或者参与这些文化盛会?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提高对国家发展的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