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张青松
(1.五邑大学 文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2.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我国古代的小学家如王念孙等人注意到语言中同步引申的事实,但是还没有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如:王念孙对《释诂》:“敦,大也”进行注释时引韦昭注:“敦,厚也,厖,大也。”引《商颂·长发》毛传云:“厖,厚也。”引《墨子·经》云:“厚,有所大也,厚与大同义,故厚为之敦,亦谓之厖,大谓之厖,亦谓之敦矣。”[1]同步引申理论是许嘉璐先生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词意义延伸的过程常常‘扩散’到与之相关的词上,带动后者也沿着相类似的线路引申。我们把词义的这种伴随性演变称为‘同步引申’。”[2]303“同步引申”说大大突破了传统引申说的局限,是对“引申”说的发展。此外,王小莘先生也对中古汉语词汇的同步引申现象进行了具体的分类与阐述。她将同步引申分为四种情况:“同义词的同步引申”、“反义词的同步引申”、“反义组合的同步引申”和“错综式的同步引申”。[3]66-68赵大明先生就现代汉语词汇的同步引申现象进行了举例说明,他认为:“在现代汉语词义引申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义的同步引申现象相当普遍。”[4]由此可见,同步引申现象在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中都相当普遍,值得我们重视与进一步研究。除了王念孙、许嘉璐和王小莘等先生在文中所举的诸多例子之外,我们发现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语,比如度量衡类词的词义引申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本文运用同步引申理论对度量衡类词的引申情况加以考察。度量衡类词有12个,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度】《说文·又部》卷三下:“度,法制也。”[5]65本义为计算长短的标准和器具。例如《书·舜典》:“同律度量衡。”陆德明《释文》:“度,丈尺也。”[6]127又如《汉书·律历志上》:“度者,分、寸、尺、丈、引也。”[7]839引申为丈量、计算。例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度,然后知长短。”[6]2671引申为推测、估计。例如《诗经·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6]454又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自度不能脱。”[8]
(二)【揣】《说文·手部》卷十二上:“揣,量也。从手,耑声。度高曰揣。一曰:捶之。”[5]253本义为量度(高低)。例如《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杜预注:“度高曰揣。”[6]2128引申为衡量(轻重)。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揣,量也。量者,称轻重也。”[9]601例如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衡所以揣其轻重。”[10]1186引申为估量、忖度。例如《韩非子·八说》:“尽思虑,揣得失,智者之所难也。”[11]168
(三) 【揆】《说文·手部》卷十二上:“揆,葵也。”[5]254段玉裁注:“揆,度也。各本作‘葵也’,今依《六书故》所据唐本正。”[9]604《尔雅·释言》:“葵,揆也。揆,度也。”[6] 2583本义为度量、测量。例如《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毛传:“揆,度也。”朱熹注:“树八尺之臬,而度其出入之景,以定东西。又参日中之景,以定南北也。”[12]引申为揣度、估量。例如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图画安危,揆度得失。”[13]又如《汉书·董仲舒传》:“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7]1913
(四)【测】《说文·水部》卷十一上:“测,深所至也。从水,则声。”[5]230王筠《说文解字句读》:“深,动字,谓测之也”[14]431。本义为测量。例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郑玄注:“测,犹度也。”[6]704又如《淮南子·原道》:“高不可际,深不可测。”[15]5引申为揣测、推想。例如《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6]1767又如《国语·晋语一》:“君之使我,非欢也。抑欲测吾心也。”[16]99
(五)【量】《说文·重部》卷八上:“量,称轻重也。”[5]169段玉裁注:“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9]388本义为用尺、容器或其他作为标准的工具来测定事物的长短、轻重、多少或其他性质。例如《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17]引申为测量物体多少的器物,古代多用陶或木材制作。例如《书·舜典》:“同律度量衡。”陆德明《释文》:“量,斗、斛也。”[6]127引申为衡量、估计。例如《论语·子张》:“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6]2533
(六)【概】《说文·木部》卷六上:“槩,杚斗斛,从木,既声。”[5]122《集韵·代韵》:“槩,亦书作概”[18]。本义为古代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例如《礼记·月令》:“(仲春之月)角斗甬、正权概。”郑玄注:“概,平斗斛者。”[6]1362引申为刮平。例如《管子·枢言》:“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19]引申为衡量、限量。例如唐皇甫湜《题浯溪石》诗:“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20]
(七)【衡】《说文·角部》卷四下:“衡,牛触,横大木其角。从角,从大,行声。《诗》曰:‘设其楅衡。’”[5]94本义为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引申为秤杆、秤。例如《国语·周语下》:“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律度量衡于是乎生。”韦昭注:“衡,有斤两之数。”[16]42引申为称重量。例如《墨子·经说下》:“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21]又如西晋陆机《演连珠》之二:“是以物胜权而衡殆,形过镜则照穷。”[10]1191引申为衡量、评定。例如《淮南子·主术》:“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高诱注:“衡,铨衡也。”[15]94又如清顾炎武《郡县论七》:“今则一切归于其县,量其冲僻,衡其繁简,使一县之用,常宽然有余。”[22]
(八)【铨】《说文·金部》卷十四上:“铨,衡也。”[5]296段玉裁注:“铨,称也。称,各本作衡,今正。《禾部》:‘称,铨也。’与此为转注,乃全书之通例。称,即今秤字……称锤以金为之,故从金。”[9]707本义为称重量的器具,即秤。例如《汉书·王莽传中》:“白炜象平,考量以铨。”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量,斗斛也。铨,权衡也。”[7]3013引申为衡量、鉴别。例如汉·王充《论衡·自纪》:“贤圣铨材之所宜,故文能为深浅之差。”[23]375又如晋葛洪《抱朴子内外篇·君道》:“詶谘以校同异,平衡以铨群言。”[24]
(九)【权】《说文·木部》卷六上:“权,黄华木。”[5]117王筠《说文解字句读》:“《释草》曰:‘权,黄华。’郭注以牛芸草当之。《释木》:‘权,黄英。’郭云未详。许君合二条为一,而以‘木也’定之,谓即是一物,两篇重出耳。”[14]202《尔雅·释木》:“权,黄英。”[6]2637《尔雅·释草》:“权,黄华。”郭璞注:“今谓牛芸草为黄华。”[6]2629本义于文献无征,典籍往往用作假借义。姑以“秤”义为起点,研究其引申系统。“秤”即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例如《论语·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何晏集解:“权,秤也。量斗斛。”[6]2535引申为称量。例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6]2670引申为衡量、比较。例如《吕氏春秋·举难》:“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25]又如《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冀州刺史王芬……谋废灵帝”,裴松之注引《魏书》:“太祖拒芬辞曰:‘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26]
(十)【称】《说文·禾部》卷七上:“称,铨也。”[5]146本义为称量、测物的轻重。例如《周易·谦》:“称物平施。”孔颖达疏:“称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物之。”[6]31引申为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秤”。例如《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27]引申为衡量、揣度。例如《孙子·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王皙注:“称,权衡也。”[28]又如《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四》:“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张纯一校注:“称,量也。”[29]又如《韩非子·人主》:“明主①者,推功而爵禄,称能而官事。”[11]861
(十一)【程】《说文·禾部》卷七上:“程,品也。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5]146段玉裁注:“品者,众庶也。因众庶而立之法则,斯谓之程品。”[9]327本义为古代长度单位,引申为度量衡的总称。例如《荀子·致士》:“程者,物之准也。”杨倞注:“程者,度量之总名也。”[30]引申为称量。《广雅·释诂三》:“程,量也。”[31]例如清魏源《皇朝经世文编叙》:“然无星之秤不可以程物。”[32]引申为衡量、估计。例如《商君书·战法》:“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敌众勿为客。”[33]又如《汉书·东方朔传》:“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 颜师古注:“程,谓计量之也。”[7]2161
(十二)【料】《说文·斗部》卷十四上:“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5]300段玉裁注:“量者,称轻重也。称其轻重曰量,称其多少曰料,其义一也。”[9]718本义为量、称量,引申为估量、忖度。例如宋玉 《对楚王问》:“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10]981
以上12个词都属于度量衡类词。作为古代的主要标准尺度,度量衡不仅衡量物质的长短、容量、重量,也衡量物质的价值、数目。许嘉璐先生认为:“同义词最容易形成同步引申。”[2]304因此,度量衡类词由衡量、度量引申为估计、揣测。引申轨迹大致为:计量的标准和器具→计算、测量、称量→估计、揣度。此外,还有4个词跟度量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也同步引申为估计、揣测。
(十三)【掂】《字汇·手部》:“掂,手掂也。”[34]本义为用手托着东西估量轻重。例如《红楼梦》第五十一回:“麝月听了,便放下戥子,拣了一块掂了一掂,笑道:‘这一块只怕是一两了’。”[35]引申为衡量、估量。例如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五回:“贾老儿掂量这个亲事倒还做得。”[36]
(十四)【估】《玉篇·人部》:“估,估价也。”[37]本义为估量物品的价值或数目。例如《新唐书·食货志二》:“税物估价,宜视‘月平’,至京与色样符者,不得虚称折估。”[38]引申为对一般事物进行估计、揣测。例如孙犂《澹定集·烬余书札》:“文稿尚未收到,估计明天可到,因印刷总要慢一些。”[39]又如梁斌《红旗谱》十:“我早就看见‘宝地’上有人割谷,估量就是你哥儿俩。”[40]
(十五)【计】《说文·言部》卷三上:“计,会也。筭也。从言,从十。”[5]53本义为总计。例如汉·王充《论衡·论死》:“天地开辟,人皇以来,随寿而死,若中年夭亡,以亿万数。计今人之数,不若死者多。”[23]267引申为计算。例如《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杜预注:“计所当城之丈数也。”[6]2128引申为估计、料想。例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问齐王何在,绐云:‘巳去,计当出境。’”[41]又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既尽飞卫之术,计天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42]又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井深数丈,计必死。”[43]
(十六)【算】《说文·竹部》卷五上:“算,数也。从竹,从具,读若筭。”[5]99段玉裁注:“从竹者,谓必用筭以计也。从具者,具数也。”[9]198本义为计算。例如《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书〉曰:‘先其算命。’”颜师古注:“《逸书》也。言王者统业,先立算数,以命百事也。”[7]832引申为衡量、称数。例如《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郑玄注:“算,数也。”[6]2508引申为料想、推测。例如唐孟贯《山中夏日》:“算得红尘里,谁知此兴长。”[44]又如宋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45]
综上,本文主要阐述了语言中度量衡类词的同步引申现象。度量衡类词有:度、揣、揆、测、量、概、衡、铨、权、称、程、料等12个;此外,跟度量衡密切相关的词有掂、估、计、算等4个。这16个词最后都同步引申为“估测”义。王小莘先生指出:“同步引申对构词法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由词组凝合成词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促进汉语双音词,尤其是联合式合成词的形成与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3]69-70。考察发现,由以上16个词组成的双音节复合词数量非常之多。例如:度量、度料、度程、铨度、铨量、铨衡、权度、权量、权衡、权概、衡量、衡铨、衡权、揣测、揣度、揣量、揣料、概量、概算、量度、量揆、测量、测度、测算、估计、估算、估测、估量、估度、料度、料量、料计、料算、称量、掂量、揆度、揆量、揆测,计度、计料、计量、算计,等等。这些词有不少为现代汉语所继承。明白了这些原本意义不同的词语后来都同步引申为共同的意义,对我们理解这些词语的词汇意义、语法构成及在语言中的运用都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注释:
① 四库全书本为“王”,通行本为“主”。此处以通行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