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雅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石嘴山销售分公司
在企业中时常会出现以下几点问题:在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观念与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需求出现极度不匹配的问题。其一是表现在缺乏重视度上,企业不愿意在这方面付出较多利益,因而培养进程也一度搁置或落后。其二表现在企业“名不副实”的培养方案质量上,许多企业在招新时给出看似优良的培养条件,但实际执行时缺乏效力。其三则表现为没有科学合理化的方案,许多企业即便开始重视起来,但空有重视力度和运作资金却没有科学有效的执行方式,也没办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次是培养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受企业整体的观念制约导致出现的执行方式缺乏科学性。在培养这一问题上,方法老套,同时没有与企业文化进行较好融合。最后是培训后续工作力度不够。许多企业只是单纯对一届员工进行培训,工作完毕后没有后续的反馈,以至于不知道员工的学习情况,也没有相应的如分享会等促进员工之间信息共享与交流,同时因为没有信息收集而导致下一次的培训依旧停留在原来的程度上。尤其在落实培训相关环节时,没有将培训与员工待遇挂钩,进而导致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降低。
总的来说要先有目标,再定战略,长期坚持,持续改进。技能型人才培养从目标与作为培养任务核心的战略开始,有针对性的后期调整。企业需要以人力资源战略为核心的大局观来准备人才培养。
这里所说的重视程度不仅是现阶段主要投放在中高层员工身上的培训,还包括对基层员工也要开展培训。首先从企业整体重视人才培养开始,建立全方位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提高对基层员工技能培养的重视度,从基中高三层整体提高企业的员工水平促进整体发展。企业的发展不仅是靠管理者的学习,还需要整体建立共同学习发展体制。在重视度提高基础上,还需要相应的管理者提高资金投入与加强和培训机构的联系与沟通,确立培训内容是与企业内部培养理念相一致,并且确定要求内容都有涉及,达到这些要求才算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现行的培养方案之中,很多内容设置都是重复的,大多培训只是理论学习走一个过场,却忽略了本身人才培养真正的理念。以往的培训只是针对理论和部分的技能知识展开教学,而现阶段还需要建立全面的培养体制(在情商管理以及压力调控等问题上都对员工进行培训);选择并结合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教材;搭配讲解者好的讲法(具备生动性、极大促进听者兴趣);后期培训反馈与经验总结等培养方式的具体优化措施,以更好效果的培训,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在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部分进行创新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加入一定的实操实训内容,需要员工自己上机操作的工作中,员工可以在培训中现场练习和实训,及时对不懂和不理解的部分现场提问,提高培训效率,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实现。还需要企业人才培养方面管理者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在培养过程中融入对企业不足之处和长处的讲解,哪怕是对于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都需要和员工进行信息共享以促进员工共同开发解决途径,开动脑筋,发挥创意。
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水平、不同领域的员工进行区分再开展学习。比如一次培训学习要考虑到包含在内的所有参与员工的不同水平和不同情况再进行规划和安排。比如理想状态的培训如果有三天内容则将针对部分人群的课程分一天内进行,不涉及的人员则继续回归岗位,如有交叉的人员则全程参与。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员工时间、提高效率。针对性不仅是指内容上的取舍和时间的安排,还包括绩效考评与工作安排这一问题上。现阶段企业往往会对参与培训的员工没有一定的绩效考评,以至于后期效果出不来。所以根据培训建立对应的职称晋升或加薪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员工积极性,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中去。
所谓“管理工作”就是指对员工的反馈收集以及效果查收,让员工对课堂进行意见反馈并由负责部门统一收集、统一数据,另一方面则针对员工展开结果验收,以考试等形式开展,确定员工的学习效果。将这一部分学习成果的数据与员工反馈数据相结合再确定能有效提高培训质量与水平的途径和关键点。在后续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挂钩是开展人力资源战略的有效保障。以合理有效的评估方式进行评估,并建立相应数据库后需要一定措施进一步提供保障。针对长期员工则有量身定做职业规划的必要,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自身能力体系,利用以后安排的固定长期员工的小组培训,以便更好在合作中发挥作用。
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是企业发展的精髓所在,好的培养体系才能保障企业不间断地提升整体水平。而现阶段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环节工作时存在诸多问题,如重视度不够、培养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以及培养后续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确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提高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创新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以及落实后续管理工作这五大措施与对策。相信企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落实这些措施并解决上述问题,以充足的思想保障、科学合理的方式保障等为开展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型人才,获得长期有效合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