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机制创新研究

2019-12-21 07:51:05费凡宁波财经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婺剧礼堂村民

文/费凡,宁波财经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浙江省自2013年以来积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和文化的需求,更是传承与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截至2017年底,浙江全省已建成乡村文化礼堂7916 个。

1 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农民精神家园

以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泽口村和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村为例,两村以自身文化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和建设工作,丰富了乡村文化礼堂的内涵,也为本村村民及村庄辐射范围内的群众提供了切实有效、积极向上的文化服务。

1.1 金华泽口村文化礼堂——积极探索传承婺剧文化

作为金华传统文化之一的婺剧,在当地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2015年婺城区蒋堂镇泽口村建成全省第一个农村婺剧文化园,同时该婺剧文化园也是金华市和婺城区的婺剧特色村和婺剧文化传承基地之一。园内组建的婺剧班充分利用节假日和非工作日时期在文化礼堂举办文艺晚会,剧目内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当地村民,减少家庭矛盾的发生。除此之外,泽口村还与当地学校形成合作,例如东市街小学在村里设有婺剧研学实践基地,一校一村联手把文化礼堂打造成为“德育课堂”,定期向在校学生开展婺剧普及、唱演观摩等各种活动。

1.2 杭州外桐坞村文化礼堂——仇氏孝道文化的传承地

近年来,外桐坞村依托于当地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村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外桐坞村还深度挖掘仇氏孝文化、朱德元帅红色文化和本土茶文化,再融合外桐坞村特色的艺术文化,实现了多种文化百花齐放。外桐坞村通过原有的历史民居和仇家祠堂建筑改建了农村文化礼堂,并修建了桐坞书院、聚贤堂、民俗文化馆、朱德纪念室、心理辅导室、志愿者工作室等设施,既避免大兴土木,又承接了传统文化的脉络,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2 高校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作用

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是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以青年学生为首的青年群体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以实际行动助力文化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当前青年学生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成果和作用逐渐凸显,形式也愈加丰富多样。例如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与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在2018年8月建立政校合作关系,共建高桥镇乡村文化礼堂服务指导中心,学校通过选派优秀教师担任“文化特派员”和组织学生开展文化帮扶活动等形式,深入参与高桥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学校也在文化资讯决策、人才培训、文化资源配送、活动指导、大型展会、文化交流与外事翻译等方面为高桥镇文化礼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同时,结合高校相关专业优势,在地方文化资源挖掘、文保文物修复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检测、保护与修复等技术资讯服务。

台州市天台县赤城街道田洋陈村的农村文化礼堂,是第七批“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挂牌单位,也是浙江工商大学暑假社会实践的定点单位,在家风家训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中创新性地注入大学生人力资源。对于田洋陈村来说,青年大学生的助力缓解了村里留守儿童问题,而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既锻炼了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将理论与实践达到了紧密结合,高校和乡村达成了双赢。

3 农村文化礼堂运行机制创新

3.1 提升村民参与意识,开放多渠道宣传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必须以农民群体为基础,让他们参与到文化礼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中去,因此要大力加强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重大价值,特别是对于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重要意义的宣传,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参与到文化礼堂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来,利用微博、微信,或是其他主流媒体对活动内容进行报道和宣传;要了解村民想要参与什么样的文化活动,开展适应村民文化需求的文化活动,来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3.2 丰富文化服务内容,打响文化礼堂品牌

文化服务内容的建设比文化礼堂实体建筑的建设更为重要,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是提高对村民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关键。除了在传统节日开展有关的系列特色活动外,可以加强村与村之间的文化交流,汲取邻村或相似乡村的特色文化活动;也可以基于特色的、本土的、个性化的文化,打响本村文化礼堂的品牌,让其成为村庄的新地标,从而扩大文化礼堂的社会影响,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更能激发广大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3.3 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专业性人才

高校平台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有利的助力平台。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及文化资源,能够弥补许多农村存在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同时由于高校学生多经过专业化培训,对文化礼堂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学术问题也能够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由此,乡镇可结合实际与周边高校建立联系和合作,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拓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更多可能性。

3.4 构建有效考核机制

为了确保文化礼堂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活动开展情况的奖惩制度,保证活动开展有人管,活动问题有人负责,活动情况有人反馈。同时,有必要建立起农村文化礼堂的利用评估机制,记录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实施月度或年度考核,将文化礼堂建设使用情况列入考查范围,建立村庄间的良性竞争关系。除此之外,村民对文化礼堂活动应有需求调查和满意度调查,以提高对活动类型和活动真实效果的了解。(此文为“挑战杯”参赛作品)

猜你喜欢
婺剧礼堂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24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关于婺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研究
魅力中国(2020年51期)2020-12-07 14:22:19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The Cultural Highland
文化交流(2016年1期)2016-03-25 09:16:30
Village Gala Shows during Spring Festival in Rui’an
文化交流(2016年2期)2016-03-18 06:27:03
Jinhua Opera in Our School
论表演者在浙江婺剧传承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