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土保持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2019-12-21 07:51:05孟龙莱州市水务局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护坡坡面

文/孟龙,莱州市水务局

1 海绵城市的相关内容简述

海绵城市概念的重点基点在于“海绵”的涵义,主要是指城市空间范围要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水和防水,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吸收、蓄存、渗透净化以及释放、利用的城市。海绵城市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功能调整,从而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生态优先原则是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遵守的首要原则,生态优先就是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进行有效结合,确保城市防洪防涝效果的同时,对雨水进行最大限度的存储、渗透和净化,从而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有效的水环境保护。

2 城市水土保持现状

城市水土保持是针对土地开发建设以及生态景观建设所造成的原地貌损坏及扰动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上考虑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有机结合,保证在短时期内遏制或减少水土流失,再利用植物措施涵水、保土,实现水土流失彻底防治。目前深圳市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主要是施工前考虑表土剥离及施工围挡,施工中加强临时排水及沉沙措施的建设,注意弃土弃渣的拦挡覆盖防护,施工后进行绿化工程的施工建设。简单来说,城市水土保持就是通过施工中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达到导流导排,防治扬尘等效果,把降雨及施工对工程及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 基于城市水土保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3.1 合理的规划设计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渗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只有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规划方案当中充分应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建设方案。同时还可以将一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充分应用到其中,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具体地质环境和地貌地形情况,对整个城市进行最为科学合理的布局。做到建筑群、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人口分布和整个城市相关功能的相互匹配。

3.2 生态透水路面

所谓透水路面,是利用具有渗透性和保湿性材料铺设的具有透水功能的一种新型路面,透水路面具有透水性,降雨时通过透水材料减缓降雨过程中雨水径流速度,并能快速降低路面的积水现象;当集中降雨时能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河流洪水泛滥和水体污染。生态透水路面是指综合路面、排水面、绿化面的多面性路面。水库为提高水库管理中心的绿化美化环境,在管理中心“人行步道和停车场”铺设嵌草砖,雨水通过透水砖路面渗透至地下,使地下水位得到提升。路面铺设嵌草砖使传统道路在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生态功能和排水功能。

3.3 建设绿色雨水基础

如果城市总是发生内涝现象,那么就可以要不断加强对绿色雨水设施的建设力度,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充分收集和利用。一般情况下对屋面和场地所采取的雨水收集方式都是绿色屋顶的模式来对雨水进行收集,初期的雨水往往都采取弃流或者是雨水花园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对地面雨水径流污染程度的有效把控,从源头降低了对水系统的污染程度,然后还可以充分利用生物滞留设施来对水系统实施净化和渗透功能对雨水进行处理。对于城市各大广场或者是道路上的雨水一般都是采用生物滞留池或者是透水性铺装方式来进行处理,并结合实际生活对雨水进行充分的利用。

3.4 生态护坡

生态护坡是采用砌块进行铺设坡面,砌块内有预留孔洞,在孔洞内置可采用草坡、卵石植草等形成的联合护坡。生态护坡是通过坡改平生态护坡砌块的特殊结构,把坡面划分为若干个小的“花盆”式的水平面,并栽植草、灌木等植物使整个坡面达到稳定和绿化美化的效果,坡面的土壤流失状况将会大大减少,甚至不流失,水库工程设计在内湖围坝内外侧和外湖围坝内侧坝坡进行植草生态护坡,这样既能延长水库等设施的清淤年限,又丰富了坡面绿化美化设计的内容和空间。

3.5 生态排水沟

生态排水沟区别于传统排水沟,是在沟底及沟壁采用植物措施或者是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防护的地面排水通道。浅草沟一般呈梯形或浅碟形布置,深度较浅,能够收集一定的径流量,具有输送功能,雨水首先尽量下渗而不是直接排入下游管道或受纳水体,是一种生态型的雨水收集、输送和净化系统。

4 关于城市水土保持配置措施的分析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除了以上所说的各种措施之外,相关的的政府管理部门还应该不断加大对水体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市民意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全社会都对其引起了重视,也就更好开展工作,从而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

4.2 进一步科学合理规划城市水土保持工作

在实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多个部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所以在开始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在具体规划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对城市的各个功能区进行最为科学合理的划分,保护好城市当中的水资源、道路以及园林等,使得整个城市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有机整体。在规划工作实施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并结合城市的水土流失方式和流失原因进行合理的规划,采用比较灵活的工作方式,最好是在各种生态资源没有被大面积破坏的基础之上实现规划目标,最终达到一个生态环境、人类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协调发展目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海绵城市和城市水土的保持中,要时刻关注前期的分析和评价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雨水控制系统,同时有机结合海绵城市的发展特征,采用科学的雨水控制理念结合不同的地形对水资源进行控制。在城市的水土保持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对于一些信息数据的监测和运用,结合低影响开发的先进技术理念。另外,还应该不断的推进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加快我国的海绵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护坡坡面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超音速流越过弯曲坡面的反问题
生态混凝土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村河道护坡治理模式及生态护坡应用探讨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研究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6:29
面板堆石坝垫层施工及坡面防护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环球时报(2015-11-25)2015-11-25 08: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