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实践
——以G高校为例

2019-12-21 07:51:05阳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管理系统

文/阳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 “双一流”建设内涵对财务信息化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双一流”建设中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能力逐步增强。特别是随着动态筛选机制的引入,“双一流”建设的资金分配依据高校的建设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高校“重申报轻建设”的问题,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国家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高校则加大支持力度。作为高校财务部门,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关键环节改革、优化经费报销流程、加快资金使用效率、完善财务监管体系,积极应对“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挑战。

2 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化存在问题分析

财务管理系统间不能完全整合兼容。当前,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与其他职能部门管理系统之间,例如财务数据与国资数据、人事数据、学工数据等尚未实现有效兼容,信息资源不能实时共享、同步更新。同时,国库系统的接口未对各高校开放,与其他系统未能实现对接,财政资金的日常支付现状依旧是人工逐笔录入。信息孤岛的存在,一方面降低了工作效率,耗费大量人力、时间进行数据的提取、核对工作;另一方面也不能发挥财务信息对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程度、提高财务管理服务质量、辅助学校领导层决策的作用。

财务信息化建设受到领导层的忽视。一方面,由于领导层普遍没有财务业务基础,缺乏基层工作调研,不能给财务工作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由于经费来源和学校性质的制约,领导们往往把主要经费和精力投入到学校基建、学科、科研等发展上,普遍重视经费的预决算和执行情况,而忽视了财务信息化在提高财务效率、辅助决策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成为导致高校财务信息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缺乏财务信息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目前各个高校财务部门多使用天财、神州浩天、用友等核算软件,较难做到二次开发实现与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对接取数来提高财务效率,也难以满足“双一流”建设对经费多元化管理的需求。长期以来,财务信息科的人员作为“非会计”人员,仅仅承担着财务核算系统的后台维护、系统升级等工作。高校普遍缺乏既能做系统开发又能理解财务业务流程,将财务知识通过信息技术准确呈现的复合型人才,今后如何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势必成为高校财务信息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3 G 高校实施财务信息化路径分析及建设成果

3.1 G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

近年来,G 高校致力于高校财务管理转型发展,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信息技术,结合自身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本文通过对G 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描述,旨在阐述已取得成效的同时,给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借鉴参考。

G 高校基于天财核算系统,针对自身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二次开发与升级,先后自主开发了预算管理、网络报账、薪资经费管理、合同管理系统等多个财务信息化系统,已逐步实现与人事数据、科研数据、国资数据、学工数据、教务数据的互联互通。规划路径还将开发项目库管理系统、内控风险管理系统以及基于以上所有系统基础数据生成的统一决策支持系统,最终将依靠大数据技术让海量数据成为有效数据,变核算数据为管理数据,提升数据价值,建立全面的成本分析和绩效评价体系,为辅助决策服务。

3.2 G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了财务管理效率。在常规预算编制方面,摈弃了传统的电子表格填报模式。通过预算系统实现校内各部门网上申报、编制、汇总、逐级审批、经费批量下达、拆分及实时进度统计,极大提高了预算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科学精细化的技术支持;在会计核算方面,网报系统结合学校财务制度、报销规则对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同类业务合并处理,自动生成会计凭证,核算效率倍增,并通过银校互联平台,进行批量支付。

信息化建设有力增强了服务功能。网报系统解决了传统报账模式“报销难、排队长、到账慢”等难题,基于用户体验的财务报销形式,实现了无预约等候、随时报销,特别是对于财政资金、科研经费等的执行进度得到有效提升。师生可通过标准化的填报路径实现轻松填报,财务人员集中接单,面对面沟通,减少往返,加快了报销审核速度。同时,通过微信推送处理进度,实现了信息畅通。其他系统如工资薪酬、经费查询、往来款管理、缴费等系统均为自助查询管理系统,师生员工可实时了解个人工资、奖金、酬金、年终奖、劳务费、科研经费等收支情况。

信息化建设有效防控了财务风险。预算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实现了经费的预前控制;网报系统、薪资经费系统、往来款及票据管理系统等实现了经费的过程控制。依托财务信息化技术,将业务流程、关键环节、岗位权限、防控措施等要素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实现了业务程序化和常态化,实现了不同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联、数据资源共享。过程可追溯,形成信息化内控合力,减少或消除了人为风险,使财务管理更透明、更可控、更体系化。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6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中国船检(2017年3期)2017-05-18 11:33:08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财经(2016年22期)2016-08-30 10:51:34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南方周末(2016-07-07)2016-07-07 07:59:31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
My Favourite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