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莉,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十分良好的发展和环境,但是随着进一步的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工业化也在快速发展,很多发展的思想中的弊端也为人们所发现。曾经为了快速发展经济而采用的粗放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已经逐渐的被发现。经济和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想在确保社会健康的前提下稳步发展经济,就需要整体考虑,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对于社会健康成本的影响效果,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
经济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依据,与综合国力以及军事力量等方面都呈现出密切的联系,也因此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工作的重点。然而纵观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成为突出特征,因此经济和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关系也因此日渐复杂。想要对经济的增长有一个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就不能单纯追求经济领域绝对的增量,而必须将经济的发展,放置于综合的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中加以衡量,唯有如此展开的判断,才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首先,经济的发展,对于科技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科技又从不同的方面关系到社会健康成本的变迁。经济的发展,首先会影响到生产领域的科技,这一方面的优化,首先会从环保的角度对社会健康成本施加影响。对于能源更为有效和深入的利用技术,本身必然意味着更低的排污总量,以及对于环境的更小的影响。同时环保技术的发展,对于污染的处理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同样会对于环境的优化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价值。除此以外,科技的发展还体现在医疗领域,医疗技术的发展,会实现社会健康成本的整体优化,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认为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健康成本存在压缩价值,并且也会有助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其次,经济的发展也会直接带来环境的污染,进一步造成居民生活环境的恶化,导致居民健康水平的整体下降。这种情况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早期,由于和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经济成为那一个时期的首要指标。这种经济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关部门对于经济发展给包括环境和人民健康等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忽视。对于资源的滥用,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都导致人民生活环境的整体恶化。污染的不断加剧直接导致社会健康水平的下降,区域环境内,社会健康成本呈现出差异化特征,进一步说明了污染对于社会健康的影响,并且必然会造成社会健康成本的上升。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以及社会健康,以及社会健康成本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多个方面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想要实现对于这个系统的优化,必须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本着对于整个系统的发展推动的态度,实现对于社会健康成本的降低,同时实现对于环境保护。并且进一步透过社会的多方面影响,来实现对于经济发展的有效衡量和考察,避免单一目标的不利发展。具体而言,想要实现对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以及社会健康成本的整体系统性优化,还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眼:我国经济的发展局面已经开始转变,曾经以能源、环境和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生产资料而依赖展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已经被否定,但是以经济发展作为区域发展主要衡量依据的考察方式仍然没有完全得以改变。这就造成了某些区域可能仍然存在对于环境以及社会健康成本等方面的忽视,而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增长。我国地域广阔,对于数据的采集,必然要依靠各个地方部门来实现,因此这些数据的准确性,作为客观反映经济增长以及其他社会诸多方面的重要依据,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经济增长的评估方式,会成为引导不同区域内经济选择合理发展模式的重要驱动力量。在当前我国经济格局转变的关键阶段,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评估方式,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和社会健康成本等方面均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必须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只是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并且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绝对不能以牺牲未来的发展机会和利益,换取当前阶段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应当保持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尤其是经济的发展绝对不能以人作为代价展开,对于社会健康成本的控制必须作为一个不能让步的重点对待。当前信息时代之下,海量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每个职能环节进行着忠实的反映,综合当前大数据等相关分析技术,如果能够对这些海量数据加以有效利用,必然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健康成本的控制都有积极价值,同时也能够形成对于经济增长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从微观的角度举例,社会医疗体系数据能够帮助发现区域环境中是否存在严重污染问题产生,虽然医疗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特征,但是却会发现潜藏于深入的问题。
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因为以往的粗放发展模式而面临了一些环境和健康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就需要正视经济发展的背景和现状,从综合角度上调整经济发展情况来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