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实践探索

2019-12-21 05:51:20吴佳萍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文/吴佳萍,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想要培养管理、服务、建设第一线的高端技术型人才,校企合作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其高职院校之间也达成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共识。在多年的发展下,在校企合作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我国正在建设经济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这个阶段,高职教育需要敢于承担责任,承担起现代产业系统建设的责任,从而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如低水平、浅层次、松散等问题解决。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实践探索相关内容分析

1.1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

为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各大高职院校应当针对当前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全局,对校企合作的相关关键点实施系统配置与统筹优化,从整体层面考虑落实总体构思。在学院外部,借助合作企业的行业办学优势,构建生产、学习、研发三者相融合的教学培养部门。而在学校内部,构建相关合作企业深度融合教育教学的校企合作“三级贯通式”开放性教学培养体系。如此这样,能够为校企合作体系的建立提供思路与方向,确保利益各方都能够积极参加到教学改革活动中,从源头上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实现校企合作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功能协调、结构统一以及思想一致,最大限度提高了高职院校办学的动力,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由理想化逐渐转变成现实化。

1.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基础构建

对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而言,其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时刻围绕其核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及关键(为企业服务为关键)来展开。具体来看:

(1)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与院校培养学生的质量直接关联,影响到企业是否聘用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更关乎到专业设置能否为区域经济提供所需服务。专业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构建、培训基地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每一个内容都涉及校企合作,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确保每个专业群都配备至少一个行业领域领先或者国际知名度高的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从而将先进技术、行业标准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将企业的用人规范当作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实现校企共建专业。以数控机床专业为例来看,学校应当与知名机床集团合作,共同构建数控设备维修与应用专业。同时,在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前提下,直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引入先进行业技术标准与专业先进技术;除此之外,在学校中构建汇集数控机床操作、调试、装配以及整机维修、营销、展示以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机床区域技术服务中心。着眼于教材开发与课程开发,结合不同工种岗位对专业核心能力要求的不同,充分利用企业与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与环境,紧密融合项目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出知识理论水平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贴合专业建设的校企合作,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探索校企实现双赢的契机点,从而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服务企业;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是校企双方建设合作共赢的源动力。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来看,各大高职院校应当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在于相关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企业全程参与实际教学的“三化教学模式”,也就是模具人才职业化、实践教学系统化以及校企合作机制化;同时在双方长期合作、培养、教育下,逐渐打造品牌专业。

1.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实践

1.3.1 “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校企双方结合市场与社会实际需求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用人订单,同时加强在办学条件、技术以及师资等方面的合作,应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反复在用人单位与学校开展日常实践与理论教学,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输送大量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

1.3.2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就是一种学生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突出特征在于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职业性、实践性以及开放性。对于学生而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走出课堂,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1.3.3 “整合—互动”式培养模式

“整合—互动”式培养模式主要指高职院校借助和相关企业在信息、物质、人力等方面资源的有效整个,举办研发、创新、学习以及理念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从而构建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将学校与企业两种单独存在的利益进行整个,形成整体利益;同时,能够将外部资源有效转化成企业与学校的内部资源。

1.3.4 依托企业的办学模式

这种教学培养模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同时能够解决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较差的问题。针对行业与业务运行的规律,确保学生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基本掌握该行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随时上岗就业。实际操作方法主要有:①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与专家进入合作企业担任技术顾问。②合作企业帮助高职院校完善与健全专业课程确定与设置工作。③合作企业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场所或者相关设备。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是强化高职院校办学能力以及形成特色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应当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入探索与研究适应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实际需求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从而为合作企业与学校自身的发展培养出更高专业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实践型人才,为学校与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