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倩 叶江彬 陈绵绵 钟秋凤 蒋怀滨
【摘 要】当下,手机成瘾的现象日趋严重且屡禁不止。基于沉浸体验理论(Flow Experience Theory)、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使用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及失补偿假说、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Self-control and Power Model)、“认知—行为”模型(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脑机制模型等理论的深刻探讨,当前手机依赖的理论模型分析角度眾多,各有其合理性,但并不全面。通过对以上理论的比较,以期对手机依赖的干预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手机成瘾;理论;述评
手机依赖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研究表明,手机依赖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着诸多危害。手机周围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并对心脏、内分泌系统和正常的细胞代谢等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长时间使用手机不仅会导致视力下降,造成颈肩和背部的疼痛以及手指的超负荷运动,还会导致个体的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意外事件,如促发交通事故或行人失足等。同时,手机依赖也会引起个体焦虑。本文基于对以下理论的研究比较,以期对手机依赖的干预提供防控及理论指导。
1 沉浸体验理论(Flow Experience Theory)
契克森米哈提出沉浸体验理论,该理论描述沉浸状态是一种自然发生且完全投入、自我享受的特殊状态。手机依赖者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其行为和意识融合,有明确目标和清晰反馈,完全自主地关注手机提供的信息然而无需努力控制,自我意识和时间感消失,对使用者而言,这一体验令人愉悦以至于人们会以更高的代价维持该状态,从而能够使个体陷入手机依赖问题。
2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计划行为理论框架由于过去信念影响未来的行为,在经典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基础上,研究者将过去行为作为预测行为发生的一项重要指标,认为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发生过的行为,尤其是乐于重复愉悦成功的体验。如图1-1所示。在获得愉悦体验并适应长时间手机使用后,不使用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的不适症状及手机依赖行为。手机依赖人群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需要不间断地查阅手机信息,导致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发生。
手机依赖成为长时间手机使用的预测变量。大学生使用后又会产生明显的自责、内疚心理状态,认为手机占据了自己过多的工作、学习时间。加入预期后悔变量作为解释长时间手机使用行为意向的可能预测变量。预期后悔作为一种情感变量没有成为计划行为理论解释行为意向和行为发生的结构变量,然而,这种情感会影响个体的突显信念,使个体在使用手机时有意识地控制使用时间。
3 使用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及失补偿假说
使用满足理论指出人们的需要诱发对使用的某种期望和动机,此种期望导致了方方面面的使用,并让使用者获得满足和愉悦体验。若个体过度依赖这种心理体验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控制,则最终会导致依赖行为。
我国学者高文斌等提出失补偿假说阐明依赖行为的心理机制,认为青少年在个体发展需求的动力下有着不同方面的需求,受到干扰因素阻碍后,发生“心理补偿”过程,通过满足发展需求来建立对自我的评价框架,形成自我意识[1]。方晓义等人按照需求获得满足的途径,将心理需求分为: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及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两个方面,并提出如果青少年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大于网络满足,那么形成依赖行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反之,如果青少年心理需求网络满足大于现实满足,将增加手机依赖行为的风险,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优势理论”[2]。
4 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Self-control and Power Model)
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的相关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尔和其同事于1994年提出的,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人的自我控制问题[3]。该理论提出影响自我控制力量的因素包括人格和个体差异、情绪和动机以及自我控制训练等。手机依赖者往往无法控制自身使用手机的行为,常常在克制自己手机使用行为时遭遇失败,手机依赖者的这种自我控制失败可以看作是自我控制资源缺乏的表现。
自我控制资源的缺失会造成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薄弱,进而导致冲动性问题行为的增多。手机使用过程中,抑制控制能力得不到训练,而根据神经系统“用进废退”的原则,无法得到训练的神经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修剪”,手机依赖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可能随着手机依赖个体对手机依赖程度的加深而下降,抑制控制能力的下降又会导致包括过度饮食、酗酒、吸烟等在内的偏差行为的出现,这就会导致手机依赖个体陷入抑制控制能力不足和手机过度使用行为的循环中,这可能是手机依赖个体手机使用行为维持的重要原因。
5 “认知—行为”模型(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戴维斯的“认知一行为”模型最初是针对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而提出的[4]。该模型界定和区分了一般 PIU 和特定 PIU,认为一般的 PIU 是指使用者对时间的控制性不强,特定的 PIU 是指对一些特殊的互联网功能的过度使用或者滥用。该模型强调非适应性认知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影响,非适应性认知是形成手机依赖的核心要素,网络非适应性认知反映的是个体对网络使用的不恰当预期和观念,是导致 PIU发生的充分条件。手机只是使人成瘾的工具,而不是成瘾的对象。该模型认为精神机能障碍是导致PIU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些因素包括抑郁、社交焦虑和药物依赖等。精神病理学因素位于PIU病因链远端,并非单独起作用,它只是必要的病理性诱因,可能会通过非适应性认知等因素进而影响手机依赖。同时,该模型还指出缺乏社会支持或社会孤立也会引发网络成瘾,认为成瘾行为是由个体的精神病理因素、生活事件刺激、缺少社会支持和非适应性认知等因素所共同作用产生的。从理论上讲,这是一个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比较有解释力的模型。
6 脑机制模型
陈健湘、胡元明等人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e,DTI)方法观察手机依赖组与正常被试组之间的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完整性的差异,探讨手机依赖症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改变的特征[5]。他们研究手机依赖者大脑灰质结构的变化,探讨手机依赖者大脑灰质结构改变的特征。结果发现,手機依赖者的前额叶及背侧前扣带回体积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在物质成瘾中扣带回体积的减小较为常见,作为执行控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扣带回具有认知功能、情感调节和自我控制的功能。研究结果与病理性赌博和物质成瘾具有类似性,冲动控制能力受损。这可能是导致手机依赖者控制能力及执行能力下降的原因。
7 负强化情绪加工模型(An Affective Processing Model of Negative Reinforcement)
负强化情绪加工模型从情绪加工角度解释了手机依赖在内的问题行为形成和维持的机制。除了自我控制不足外,负性情绪增多也可以解释手机依赖的形成。贝克等人基于新近理论和研究,提出了负强化情绪加工模型。该模型认为负性情绪是维持成瘾和问题行为的优势动机,负性情绪对诱发药物寻求和复发行为具有关键作用[6]。负强化情绪加工理论强调负性情绪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并试图从逃避动机角度分析由个体对负性生活事件感受的逃避所导致的问题行为。但该模型忽略了外部压力或压力线索导致负性情绪的机制问题,而压力等负性情绪体验也会影响到问题行为的产生。
8 综合路径模型(Comprehensive Path Model)
该理论假设至少有三条路径可以导致个体的手机依赖。过度安慰途径,冲动的反社会途径,还有开放性途径。其中第一条路径导致的手机依赖多发于低自尊、神经质、社交困扰的群体。此类群体依赖手机上网仅仅是为了维持同他人的关系并获得来自他人的帮助。第二条导致手机依赖的路径源于个体控制冲动的能力较弱,此类群体往往缺乏计划性并且自控水平较差。第三条导致手机依赖的路径来自个体强烈的社交动机和拓宽人际关系的需要导致的。
9 总结
手机依赖的诸多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阐述,生物学症状、社会学媒介交换和需求满足以及心理学中成瘾者认知行为等视角,各理论均有其合理性,但是仅从单一视角理解智能手机依赖尚不全面。手机依赖包含社会、心理和生理多方面因素影响,从社会角度考虑,手机依赖基于使用满足和失补偿假说;从心理角度考虑,手机依赖与个体的沉浸状态、计划行为、自我控制,负强化、非适应性认知等密切相关;从生理角度考虑,手机依赖可能基于大脑结构和神经递质等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96-603.
[2]方晓义,刘璐,邓林园,刘勤学,苏文亮,兰菁.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01):100-107.
[3]Baumeister,R.F.,Heatherton,T.F.,Tice,D.M.Losing control,How and why people fail at self-regulation[J].Genetics & Biotecbnology of Bacilli,1994,3,263-280.
[4]R.A.Davis.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2).
[5]陈健湘,胡元明,吕涵青,隆晓菁.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脑灰质密度改变的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10):1391-1395.
[6]Baker,T.B.,Piper,M.E.,Mc Carthy,D.E.,Majeskie,M.R.,Fiore,M.C.(2004).Addiction Motivation Reformulated:An Affective Processing Model of Negative Reinforcement.Psychological Review,111(1),33-51.